簡介
病原
豬囊蟲的成蟲體長2~7mm,頭節呈圓球形,上有4個吸盤和1個頂突,頂突周圍有兩排小鉤,總計25~51個。
頸節短而窄,後接未成熟節片,最後依序為正方形的成熟節片和長形的孕卵
節片。從糞便中排出的孕卵節片常常是幾個節片連在一起的,孕卵節片內的子宮有7~12對側支。
幼蟲稱豬
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或豬囊蟲,呈白色半透明的小囊泡,長6~10mm,寬約5mm,囊內含有囊液,囊壁上有一乳白色的小結,其中嵌藏著一個頭節。囊蟲包埋在
肌纖維間,外觀似散在的豆粒或米粒,故民眾常稱有囊蟲的豬肉為“豆肉”或“米肉”。
有鉤
絛蟲寄生於人的小腸,其孕卵
節片隨糞便排到外界,豬吞食了孕卵節片或節片破裂後散落出的蟲卵而遭感染。蟲卵在胃腸
消化液的作用下,卵殼破碎,
六鉤蚴外出,鑽入腸壁,隨血液被帶到周身各部,而以
咬肌、
心肌、
膈肌、
舌肌、前肢上部肌肉、
股部和頸部肌肉中,約經2個月發育為囊蟲。當人吃了未煮熟的帶有囊蟲的豬肉時,即遭感染。此時囊蟲翻出頭節,吸著在人的小腸黏膜上,約經2~3個月發育為成蟲。在人體內可寄生數年或十年之久,並不斷地向外界排出孕卵節片,成為豬囊蟲的感染來源。
人的感染主要是在不衛生的條件下吃人了蟲卵,或因患者腸逆蠕動(嘔吐)時,而使孕卵節片返入胃中,在胃液的作用下,六鉤蚴逸出,進入血液循環,再到各
組織器官發育為
囊蟲。當囊蟲寄生在人的腦、眼等部位時,常對人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
流行病學
豬囊蟲病呈全球性分布,但主要流行於亞、非、拉的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我國雖有26個省、市、自治區報導過本病,但主要發生於東北、華北和
西北地區及雲南、廣西與西藏的部分地區;沿海地區和長江流域地區已極少發生;
東北地區感染率仍較高。由於國家加強了肉食品的安全檢查和人民生活條件大為改善,本病的發生率已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豬囊蟲病主要是豬與人之間循環感染的一種
人畜共患病。人有鉤
絛蟲病的
感染源為豬
囊蟲,豬囊蟲病的感染源是人體內寄生的有鉤
絛蟲排出的孕卵
節片和蟲卵。感染豬有鉤絛蟲的患者每天向外界排出孕卵節片和蟲卵,且可持續排出數年甚至20餘年,這樣,豬就長期處於感染的威脅之中。
豬囊蟲病的發生與流行與人的糞便管理和豬的飼養方式密切相關,一般本病發生於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往往是人無廁所豬無圈,甚至還有連茅圈(廁所與豬圈相連)的現象,豬接觸人糞的機會增多,造成流行。此外,有些地區有吃生豬肉的習慣,或
烹調時間過短,蒸煮時間不夠等,也能造成人感染豬有鉤
絛蟲。
臨床症狀
1、患豬多呈現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般症狀,常表現為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阻,被毛長而粗亂,貧血,可視黏膜蒼白,且呈現輕度
水腫。
2、患豬腮部肌肉發達,前膀寬,胸部肌肉發達,而後軀相應的較狹窄,即呈現雄獅狀,前後觀察患豬表現明顯的不對稱。
3、患豬睡覺時,外觀其
咬肌和肩胛肌皮膚常表現有節奏性的顫動,患豬熟睡後常打呼嚕,且以深夜或清晨表現得最為明顯。
4、外觀患豬的舌底、舌的邊緣和舌的系帶部有突出的白色囊泡,手摸豬的舌底和舌的系帶部可感覺到游離性的米粒大小的硬結。
5、患豬眼球外凸、飽滿,用手指擠壓豬的眼眶窩皮膚可感覺到
眼結膜深處有似米粒大小的游離的硬結;翻開豬的
眼瞼可見眼結膜充血,並有分布不均的米粒狀白色透明的隆起物。
生前辨認豬囊蟲病,應根據豬的臨床表現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屠宰後在豬的肌肉(如咬肌、
舌肌、
膈肌、
肋間肌、心肌以及頸、肩、
腹部肌肉)中觀察到白色半透明,如黃豆大小的透明狀囊泡,囊泡中有小米粒大小的白點,即可確診,切不可以片面觀察豬的其中一點或幾點臨床症狀而確診,避免誤診。
診斷鑑別
生前診斷比較困難,可以檢查眼瞼和舌部,查看有無因豬
囊蟲引起的豆狀腫脹。觸摸到舌根和舌的腹面有稍硬的豆狀疙瘩時,可作為生前診斷的依據。
宰後檢驗
咬肌、腰肌等
骨骼肌及心肌,檢查是否有乳白色的、米粒樣的橢圓形或圓形的豬囊蟲。
鈣化後的囊蟲,包囊中呈現有大小不一的黃色顆粒。現行的肉眼檢查法,其檢出率僅有50%~60%,輕度感染時常發生漏檢。
人腦囊蟲病的診斷,除根據患者的臨診症狀外,可採用
間接血凝試驗(IHA)、
間接螢光抗體技術(IFAT)、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皮內反應試驗等免疫診斷法進行確診。近年來上述血清免疫學診斷方法也已被套用於豬囊蟲病的診斷上。
防治措施
無害化處理。豬肉要加強衛生檢疫檢驗, 嚴格按照檢疫規程操作, 不允許患有囊蟲病的豬肉進入流通、銷售環節, 且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對這些豬肉採取無害化處理, 如高溫、冷凍以及鹽醃等。採取高溫處理時, 規定肉塊重量必須控制在2kg以下, 厚度小於8cm, 一般採取高壓蒸汽法, 要求在1.5個大氣壓下持續處理1h, 直到切面變成灰白色, 且流出無色肉汁時即可;採取冷凍處理, 要確保深層肌肉的溫度也達到-12℃, 且至少持續處理4天;採取鹽醃處理時, 規定必須處理20天以上, 食鹽用量應達到肉重的12%以上, 處理後豬肉中的含鹽量必須達到5.5%~7.5%。
藥物治療。在豬群防疫中, 要進行該病的普查, 對於陽性豬要及時使用藥物治療。病豬可按體重使用60mg/kg氯苯咪唑, 添加在飼料中混飼, 一般在清晨空腹時投藥, 每天1次, 連續使用4次。也可按體重使用60~65 mg/kg丙硫苯咪唑, 添加適量的豆油或者橄欖油配製成6%的懸液, 然後進行肌肉注射, 或者按體重直接口服20 mg/kg, 每間隔1天1次, 連續使用3次。也可按體重口服50mg/kg吡喹酮, 每天1次, 連續使用3天, 或者添加適量的液體石蠟配製成濃度為20%的懸液進行肌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吡喹酮後會導致囊蟲發生膨脹, 因此症狀嚴重的病豬要減少用量, 並採取分次給藥, 防止發生死亡, 尤其是體弱豬及妊娠母豬更要慎重使用。也可在飼料中添加3g滅絛靈 (氯硝柳胺) , 在早晨空腹時混飼1次, 經過2h再口服20~30g硫酸鎂, 對於驅出的蟲體必須進行深埋, 避免蟲卵對大面積環境造成污染而導致人豬感染。對於該病的高發地區, 可在豬育肥前期按治療劑量投服丙硫咪唑, 用於驅除消化道線蟲以及其他蟲體, 既能夠加快增重, 還能夠預防感染囊蟲或者將其殺死。
加強飼養管理。養豬要從傳統的飼養方式儘快變成科學化飼養, 同時積極推廣規模化和集約化養殖。在豬採取圈養時, 要儘可能將人類廁所建在遠離豬圈的地方, 且飼餵合理搭配的飼料, 儘可能飼餵全價飼料, 促使飼養周期縮短。豬場內的尿液和糞便要經常進行清理, 且運到固定地點進行堆積發酵, 之後才能夠將其作為基肥在田間施用。養殖場周圍不允許犬科、貓科動物進入, 並定期進行驅蟲。另外, 豬場要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 確保生活環境清潔衛生。加強宣傳教育豬囊蟲病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增加人們對該病傳染途徑、危害以及防治方式的了解。
宰前檢疫
一般來說, 豬感染囊蟲病後在生前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 從而導致較難進行生前診斷, 但只要在日常加強對豬群的仔細觀察, 依然能夠通過對其臨床反應進行綜合分析來辨別是否患病。
體徵變化。輕度感染時, 病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嚴重感染或者寄生較多囊蟲時, 會導致肩胛部明顯增厚、增寬, 臀部和肩胛部肌肉隆起、突出, 類似於葫蘆狀。
臨床症狀。病豬被毛粗亂、失去光澤, 眼睛變紅, 拒絕走動, 經常臥地, 睡覺時會發出明顯的鼾聲。部分病豬會發出嘶啞叫聲, 呼吸加速, 且伴有短促的咳嗽聲, 心跳加快。一般來說, 根據蟲體寄生部位不同, 病豬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如在腦部寄生時會出現痙攣、癲癇;在咽喉肌肉寄生時會發出嘶啞叫聲, 呼吸加速, 且經常咳嗽;在四肢肌肉寄生時會出現跛行;在舌和咬肌寄生時往往會導致舌肌麻痹, 影響咀嚼等。
活體檢查。通常較難進行蟲體活體診斷, 主要是對豬的眼瞼和舌部進行檢查, 看是否存在感染囊蟲而形成的豆狀腫脹, 並用手在眼瞼和舌部觸摸, 如果眼瞼存在米粒狀隆起, 且舌部存在較硬的豆狀結節, 即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實驗室診斷
間接凝集試驗。該方法是指利用某些不會影響免疫反應的均一小顆粒, 將可溶性抗原 (或者抗體) 吸附到其表面, 與相關抗體 (或者抗原) 發生反應時, 就會在存在電解質的適宜條件下出現凝集現象, 包括間接血凝試驗、反向間接血凝試驗、卡紅凝集試驗以及碳凝集反應等。
酶免疫技術。該方法是最可靠的檢測豬囊蟲的一種技術, 且早期建立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 已經在診斷豬囊蟲病時廣泛使用, 且在此基礎上又建立抑制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生物素親和素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斑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宰後檢疫
現場剖檢。病豬胴體的肉色通常比較暗淡, 在瘦肉、肥肉以及五臟器官上都可能存在一定數量的米粒狀囊包。剖檢時, 重點是對豬胴體的咬肌、膈肌和深腰肌等處進行切割檢查, 通常切割厚度適宜控制在1cm, 每間隔1cm切一刀, 4~5刀之後對切面進行仔細觀察, 如果發現肌肉上存在水泡狀物, 呈石榴籽大小, 就能夠確診為囊包蟲。對內臟進行剖檢, 發現腎臟和輸尿管周圍的結締組織明顯增生, 並存在較多乳白色的黃豆大小的包囊, 呈圓形或者橢圓形, 且囊內含有大量無色的透明液體, 且囊壁內層連線有一個白色球形的懸垂狀頭節, 也能夠判斷為囊蟲。
蟲體微觀檢查。通過鏡檢發現蟲體呈橢圓形或者圓形, 囊體大小不同, 有些只有米粒大, 有些達到豆粒大, 均為半透明狀的乳白色, 但發生鈣化就會導致蟲體變成黃白色或者黃色, 裡面含有大量透明無色液體, 囊壁上存在一個乳白色、米粒狀、圓形頭節。取頭節進行壓片鏡檢, 能夠看到1個頂突和4個圓形吸盤, 頂突上存在幾十個角質小鉤, 呈圓環形排列, 直徑在5~8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