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頭山

象頭山

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惠州市北部,博羅縣境內,距惠州市區18公里,緊貼北回歸線,是北回歸線上一片難得的綠洲。1998年12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象頭山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7月2日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0696.9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3635.6公頃,占總面積34%,森林覆蓋率88.4%;緩衝區面積為3996.6公頃,實驗區面積為3064.7公頃。屬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位置:廣東惠州市北部
  • 總面積:10696.9公頃
  • 森林覆蓋率:88.4%
  • 核心區面積:3635.6公頃
  • 緩衝區面積:3996.6公頃
  • 建議遊玩時長:3-5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生物種類,旅遊資源,山名由來,

簡介

1998年12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象頭山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7月2日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0696.9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3635.6公頃,占總面積34%,森林覆蓋率88.4%;緩衝區面積為3996.6公頃,實驗區面積為3064.7公頃。屬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野生動植物。同時也是東江重要水源涵養林
象頭山
象頭山在博羅縣境內東北處,東西橫亘60公里,南北30餘公里,其最高峰為貓兒雙,海拔1100公尺,屬花崗岩地質構造。象頭山形成於白堊紀的火成岩,具有岩壁聳立,雄偉奇峻的山勢,它是一個國家級森林保護區。區內層巒疊嶂,峻峭山峰多達165座,主峰蟹眼頂海拔1024米。山體基岩形成花崗岩特有的“石蛋”景觀,壘疊奇妙,物象逼真,遍布山坡、山頂、河床。山上有許多的象頭石、大人岩、小人岩、阿婆髻、石仙桃、蟾蜍落河、烏龜上水等石景,婀娜多姿仿佛是上帝別出心裁所造成,真可謂是自然界的傑作。
登頂象頭山線路豐富,車子可直開上山顛,也可從山路徒步14.5公里到達山頂,或沿小金河、良田河、榕溪瀝溯溪至頂,沿途山貌逶迤,樹木葳蕤,並有極罕見的鳥獸出沒,不論溯溪還是徒步登頂象頭山,都可以深切體會林深處的幽靜與探險樂趣。
象頭山群峰疊翠,雲繚霧繞,絕谷幽岩,仙壁神石,奇花異木,珍禽靈獸。早就成為博羅乃至惠州勝境。象頭山勝景尤以馬毛泉下之石船最為奇勝。石船,相傳是羅浮山地行仙黃野人之遺蹟。山中勝景,有獅子岩佛寺和曬穀石、和尚石、仙人跡,觀音岩等。象山南麓有明代“韓寅仲禮斗處”石刻及青羊洞、太極岩、懶雲床、爛柯處諸勝。
良田河深入8、9公里,那莽莽蒼蒼的原始次生林遮天閉日,深邃的峽谷亂石層層疊疊,又被溪水沖刷得千瘡百孔。這裡既有花崗石因垂直節理發育而形成的如劍劈斧砍的裂縫,又有花崗石特有的球狀風化形成的石蛋,也有流水夾帶礫石沖刷岩體形成的甌穴
象頭山沿溪流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庫和山塘,利於蓄洪削峰,不容易形成山洪。7級水庫從山腳一直建到山頂,湖光山色,雲蒸霞蔚,長溪怪石,幽谷靈岩,象頭山自宋代以來就吸引無數遊人前往觀賞,成為惠州、博羅一帶有名的旅遊勝地。

生物種類

保護區生物種類豐富。初步查明有植物種類1627種,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6種,如格木,華南栲,半楓荷,白木香,粘木,巴戟天,長葉竹柏觀光木,白桂木,毛茶,黑桫欏,金毛狗蘇鐵蕨,樟,紅椿等,還有蘭科40多種。華南特有種360餘種,如廣東潤楠,廣州追果藤,兩廣梭羅樹小果石筆木紅花荷,半楓荷,華南栲,華南青皮木光葉紅豆,廣東烏飯樹廣東山龍眼,毛茶等。廣東特有種18種,如長柄石筆木禿小耳柃匙葉草羅浮梭羅雙角杜鵑宿柱杜鵑四數苣苔軟弱杜莖山,博羅紅豆柳葉冬青,光果金櫻子等。其中博羅紅豆,柳葉冬青,光果金櫻子是1994年華南植物研究所陳邦余教授在象頭山新發現的兩個新種和一個變種。有陸生野生動物305種,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蟒蛇、雲豹;Ⅱ級重點保護動物32種,如虎紋蛙三線閉殼龜,蒼鷹,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水獺蘇門羚等;有昆蟲339種;有魚類72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30多種。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我國南亞熱帶地區難得的物種基因庫。

旅遊資源

象頭山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特點是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溪谷清幽,飛瀑急傾,高山平湖,玉帶明珠,一幅寧靜優美、自然酣暢的風景畫卷。據生態旅遊專家定性分析,有一級景點1處,二級景點15處,三級景點14處,其他8處,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象頭山在博羅縣境內東北處,東西橫亘60公里,南北30餘公里。其最高峰為貓兒雙,海拔1100公尺(米)。

山名由來

象頭山名的由來,頗有濃郁的神話色彩
據明朝黃佐所撰的《羅浮山志》載:"唐武后(武則天)遣使入山(羅浮山)採藥,至此(平雲閣)迷路,禱于山神。是夜群象踏山,遲明路開。大學士張文立碑以紀其事。"羅浮山神請天上神象為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採藥使者踏山開路的神話傳說,見諸志書。而正是這群象中,有一頭最為高大的神象依戀羅浮仙境,不願離去。驅象天使一步一鞭,這象卻一步一停。快到羅浮山脈東麓時,這神象索性長臥不起。任由鞭笞,就是不走。驅象天使無奈,只好將它一劍斃命。這神象面朝南海,龐大的身軀逐漸化為平坦的山谷,四肢和脊柱逐漸化為大小峰巒,堅厚的象皮也變為縱橫的阡陌,那象頭山化為高峰,卻依然高昂著回望羅浮山。後來,人們就稱這座大山為象頭山。
象頭山勝景以馬毛泉下之石船最為奇勝 象頭山群峰疊翠,雲繚霧繞,絕谷幽岩,仙壁神石,奇花異木,珍禽靈獸。早就成為博羅乃至惠州勝境。象頭山勝景尤以馬毛泉下之石船最為奇勝。石船,相傳是羅浮山地行仙黃野人之遺蹟。解放前出版的《博羅縣誌》記載如下:
"石船在象頭山馬尾泉下。石突起五、六尺,長丈余,玲瓏如船。"
"去馬尾泉數百步,大石當中流,宛如畫舫,謂之石船。兩岸石壁,若刀刻、若蟲蝕、凹者凸者,斷者續者......為山中勝處。"
"長溪中有石如畫舫,謂之石船,相傳為黃野仙遺蹟。"
山中勝景,有獅子岩佛寺和曬穀石、和尚石、仙人跡,觀音岩等。象山南麓有明代"韓寅仲禮斗處"石刻及青羊洞、太極岩、懶雲床、爛柯處諸勝。
象頭山之湖光山色,雲蒸霞蔚,長溪怪石,幽谷靈岩,自宋代以來吸引無數遊人前往觀賞,成為惠州、博羅一帶有名的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