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貝

象貝,也稱“浙貝”、“大貝”,為中國四大貝母之一,因產於浙江象山而得名象貝母 ,是一種具有止咳、寧喘、祛痰、潤肺功能的中成藥。清肺化痰,制酸止痛,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癰毒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貝
  • 外文名: Bulb of Thunberg Fritillary
  • 藥名浙貝母
  •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經: 歸肺;心經
中藥屬性,功效,套用,用法用量,用藥禁忌,選方,栽培技術,各家論述,

中藥屬性

別名: 浙貝母象貝、象貝母、大貝母
拉丁文名: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F.collicola Hance; F. verticillata Willd. Var. thunbergii(Miq.)Baker]

功效

清熱化痰;開郁散結。

套用

1、用於風熱、燥熱或痰熱咳嗽。本品功似川貝母而偏於苦泄。治風熱咳嗽,常配伍桑葉,前胡等。治痰熱咳嗽,常配伍瓜蔞、知母等。
2、用於瘰癧,癭瘤,瘡癰腫毒 ,肺癰等。本品能苦泄清熱毒,開郁散結,治瘰癧痰核,陪玄參、牡蠣等,如消瘰丸。治癭瘤,配伍海藻、昆布。治瘡癰,配伍連翹、蒲公英等。治肺癰,配伍魚腥草,蘆根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

用藥禁忌

寒痰、濕痰及脾胃虛寒者慎服。反烏頭類藥材。

選方

①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三錢,紫蘇二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癰毒腫痛:浙貝母連翹各三錢,金銀花六錢,蒲公英八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③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去蟲,研)一個、象貝(去心,研)一個。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末,加薄荷葉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內。 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經驗廣集》吹喉散)
④治對口:象貝母研末敷之。(《楊春涯經驗方》)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浙貝母對土壤要求較嚴,宜選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種植,土壤PH5~PH7較為適宜。忌連作,前茬以玉米、大豆作物為好。播種前,深翻細耕,每1000平方米施入農家肥3 000公斤作基肥,再配施150公斤餅肥和40公斤磷肥,耙勻,作成1.2米~1.5米的高畦,畦溝寬25厘米~30厘米,溝深20厘米~25厘米,並做到四周排水溝暢通。
2.繁殖方法
主要用鮮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但因生長年限長,結實率低,生產上較少採用。
(1)鱗莖繁殖:於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挖出自然越夏的種莖,選磷片抱合緊密、芽頭飽滿、無病蟲害者,按大小分級分別栽種。種植密度和深度視種莖大小而定,一般株距15厘米~20厘米,行距20厘米。開淺溝條播,溝深6厘米~8厘米,溝底要平,覆土5厘米~6厘米。用種量因種莖大小而異,一般為每1000平方米用種莖500公斤~600公斤。
(2)種子繁殖:種子繁殖可提高繁殖係數,但從種子育苗到形成商品需5~6年時間。用當年採收的種子於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種,播種則將大大降低出苗率。條播行距6厘米左右,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在灰土上,薄覆細土,畦面用秸稈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每1000平方米用種子10公斤~15公斤。
象貝象貝

各家論述

1.《本草正義》:象貝母蓄寒泄降,而能散結。《本經》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別錄》止煩、熱、渴、出汗,皆泄降除熱也。疝瘕以熱結而言,泄熱散結,故能治之。喉痹,熱之結於上者也。乳難之乳,即孳乳之乳,指產難也、貝母滑降,且能散結,故催生而治產難。甄權《藥性論》謂貝母作末酒服,治產難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無憂散一方,為催生保產靈藥,內有貝母,程鐘齡釋之謂貝母滑潤,久皆本此。而注《本經》者僅以為下乳汁,恐非真目。主金瘡者,苫降清熱之功也,不僅可以內服,亦可外作滲藥。居人以象貝通治陽證癰瘍,消腫退熱,殊有捷效,亦本於此。主風痙者,苦寒清熱,泄降定風之功也。《別錄》療腹中結實、心下滿,皆指邪熱窒塞之證,苦泄散結,皆能主之。洗洗惡風寒者,風寒外襲於皮毛,內合於肺,象貝清泄肺氣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為肝陽上乘,項直為風邪外感,舌降泄風,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氣,又痰熱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象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氣。故能除熱,能泄降,又能散緒。今人乃以通治風熱、溫熱、時氣熱邪,則寒能勝熱,辛能散邪也。主鬱氣痰核等證,雖辛散苦泄,開結散郁也,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餘義。至於治疸、治瘍、清喉咽,主吐衄、療痰嗽、通二便,種種功力,無非清熱泄降四中,足以賅之,要之皆象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貝,淡泊異常,斷不足以語此。
2.《本草正》:大治肺癰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鬱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陰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癧,乳癰發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倍。
3.《本草從新》:去時感風痰。
4.《綱目拾遺》: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突風火有痰者宜此。
5.《山東中草藥手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