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耳寺

象耳寺

象耳寺,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錦江鄉(原來叫江瀆鄉)象耳村,在距縣城以北十五公里象耳山中。象耳寺現在的主要建築有象耳寺(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兩殿中間,塑觀音立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耳寺
  • 外文名:Like ear temple
  • 所屬地區:四川省眉山市
  • 主叉道長:10華里以上
地理概況,人文歷史,地圖信息,

地理概況

象耳山層岩峭壁,神工鬼斧,奇態萬狀。"象耳"旁有一岩約十丈余寬,上刻"象耳"二字,字徑約二尺余。象耳風光迷人,寺周有象鼻山、象耳山、檫耳岩環抱,松柏茂密,斑竹萬竿 ,青翠欲滴。寺前太白湖,主叉道總計長達10華里以上,曲折迴環,
山水一色,蕩舟其間,靜得出奇。

人文歷史

天下名山僧占多。象耳山氣勢靈秀,地靈人傑。八百壽星彭祖家宅於此。象耳寺坐落在象耳根上。象為靈物,是佛教的吉祥物。相傳世尊釋伽牟尼的母親曾夢六牙白象入懷生釋伽牟尼,故佛教又名象教,佛法又名象法,這是初建於南北朝的大聖寺(今象耳寺)選址於此的主要依據之一。她不但位居川西南岷江水陸要津,而且在一千多年前就成為蜀中有名佛教勝地,吸引歷代名人留題吟詩。象耳山題刻很多,還有石窟、壁浮雕、壁刻等,“象耳摩崖”為舊時彭山十景之一。
北宋文同《題象耳山》一詩云:“轉谷縈岩路始窮,隔林遙望一門通。溪山俱在見聞外,台殿盡藏懷抱中。像閣罘(fú)崽明海日,輕幢瓔玲撼天風。”唐道量大師的《續高僧傳》和明如惺大師的《大明高僧傳》又記載說,在隋、唐、宋三代,樂山、眉山共出了四位高僧,其中三位就在象耳寺,他們是隋朝的法泰,唐代的道會和南宋的袁(圓)覺大師,皆德行高超,學問文章過人。現在象耳寺還有清代高僧大耳和尚之墓。
寺前是水庫,名太白湖,出寺沿湖前行,草叢之中有李白讀書台。 據《四川通志》、《蜀中名勝記》載,李白少時,遊學象耳,數載未果,欲棄學而去。行至寺下小溪,見一老嫗正磨鐵杵,甚奇,問:“磨杵何用?”曰:“磨針以使。”李白震撼,大悟,遂返。後常登此石勤學不輟,終成大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即典出於此,此石也得名“李白讀書台”。《太白全集》有詩為證:“象耳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據《彭山縣誌》載,台前石壁上,原有晚唐詩人杜光庭的題詩:“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晴嵐畫幛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 據說,老媼自言姓武,所以後來李白將溪旁一岩取名“武氏岩”,並將磨針處取名“磨針溪”。
象耳寺象耳寺
為了弘揚茶葉文化,展現茶葉與長壽的關係,就在象耳寺不遠處的江口古鎮茶樓子規劃了"武陽茶肆"。重現遠古時代的風采,並結合現代文化生活方式,展示出不同國度、民族的茶館和飲共民俗,有古代武陽茶肆、富士茶道館、蒙古奶茶、英美紅茶、茶文化博物館等近10種建築規劃。

地圖信息

地址:眉山市彭山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