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湖風景區

象湖風景區

象湖風景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郊,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旅遊景區。象湖由南江、北江、東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匯聚而成,其平面圖頗似一頭大象,故得名象湖。而萬壽宮域址,正是位於象湖中的一座小島,總面積約60畝,被人們稱為“祈福島”。島上建築面積約4600平方米的建築群,就是道教聖地的正一派道場——南昌萬壽宮,它就像象鑲嵌在整個象湖風景區上的一顆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稱為景中之聖。象湖風景區集生態保護、遊憩娛樂、旅遊觀光、水上運動及垂釣、宗教文化等多功能於一體,具有中國古典園林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湖風景區
  •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羅馬壹號b區旁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7.81 km
  • 著名景點:南江、北江、東江、西江,以及青山湖
  • 特點:“觀賞”與“被觀賞”互為兼容
地理位置,主要景點,北線豫章台,象湖,湖心島,萬壽宮,萬壽塔,

地理位置

象湖風景區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城區西南角,面積7.81平方公里,其中一期、二期建設面積3.13平方公里,三期建設面積4.68平方公里。象湖風景區由環湖一條路,西南一座山,湖心一座島,湖中兩條堤,湖濱一片景組成。萬壽塔坐落於象湖妙濟山上,塔上還刻有1萬個不同書體的“壽”字,並點綴1萬盞長明燈,成為象湖景區一處標誌性景觀。此外,該塔是一座仿明代建築風格的樓閣式觀光塔,其平面呈八邊形,塔體沿中軸對稱。塔身由含兩層地宮的台基、五個明層和四個平座層組成,總面積1397平方米,塔高59.9米(含塔剎),含有二零零五年九九重陽節建成之意。 象湖萬壽塔建成後,將與北面的萬壽宮隔水相望,大大豐富象湖的遊覽景觀。同時,萬壽塔也將與繩金塔遙相呼應,成為南昌一個重要的標誌性景觀。

主要景點

南昌市象湖風景區園林建築包括亭、廊、榭、閣、台、樓、殿、塔等多種單體形式,極大地豐富充實了整個景區景點的建築形態,從整體上增強景觀的觀賞性和美感。概括起來,這些建築在景觀營造過程中表現出以下特點:

北線豫章台

象湖風景區
七孔橋
北線豫章台是為大型水上運動觀禮而設計建造的。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一直對其體量及效果存有疑慮,擔心建築會破壞北線原有的風光帶,因而在設計時,優先考慮既要滿足活動觀禮,又要與總體景觀相協調,故而採用適當尺度的民族建築形式來表現,其主樓採用十字歇山屋頂,兩邊設定的民眾看台分別與主樓連體成“樓台—廊一亭”的格局,看台四周以精緻的花崗岩石欄圍合,主樓高25m,明清皇家建築風格。駐足四望,周邊水景盡收眼底;環湖觀此樓台,感覺穩重而活潑,精緻而不華麗,為整個北線景觀營造出不少古樸氣息和詩情畫意。此景區以東300m岸線拐角處有一重檐六角亭,是靜心駐足的好地方,遊人坐下既可靜看遊船水中漫遊,又可讓人忘卻煩惱,而景亭挺拔的身軀掩映在柳絮春風裡,也是一幅美妙的圖畫。象湖萬壽塔以59.9m矗立於妙濟山之顛,為1300多年來南昌城內新建的第二座寶塔,昭示“太平盛世”之意。塔頂環顧,整個景區一覽無遺,給人以心曠神怡的精神享受。而塔身威武挺拔的身姿,規整優美的輪廓線成為整個景區一個明亮的閃光點,並使整個(妙濟山)萬壽塔景區增添了濃郁的神秘色彩和宗教意味,大大地提高了景區傳統文化品位。荷花池邊的藕香榭,是清式皇家園林建築,是一組廊榭連體,其主榭伸入水中,連廊也半在水中,半倚池岸,臨水側立而開敞,東側一觀景平台,雕花鏤空石欄三面圍合,猶如舟浮於水,平靜而安詳,水中看倒影,一幅極佳的水景圖畫。象湖景區內這些功能性古典園林建築,在給遊人提供良好的觀景視覺的同時,自身也以獨特的藝術造型成為象湖美景的一部分,給人欣賞品位,從建築藝術角度顯示出象湖景區古典園林的獨有魅力。

象湖

象湖在城南地區起著蓄水和泄洪作用,因而原有地形以堤擋圍合的大型水面和魚塘為主,規劃設計是在兼顧其原有水利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園林景觀打造。建設者通過大量的現場踏勘,在總體規劃上基本控制了各景區景點的地形、地勢的勾勒,園林建築在按景點建設需要和功能要求的基礎上,從比例、體量、形式諸方面去把握。象湖的單體建築及古建築群儘可能做到與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做到了與基礎地形、地勢、地貌的結合,總體布局依形就勢,並充分利用好地形、環境,恰到好處地表現自我,使之自然的融人環境中。建設過程中,按規劃設計各景點或景觀帶逐一回填造地,或取湖泥堆島,逐步形成北線、東線、西線、短堤、湖心島、長堤、桂花廣場、荷花池、西南山等一期景區基本用地框架。

湖心島

象湖風景區
湖心島
湖心島形似“腎”形,且北高南低,面積2hm2,在環漪閣仿古群的平面布局中,依照島的地形突出環漪閣主樓於北面高地,來寶軒、翰墨林、銘香堂等,依島自身平面曲線和地勢高程,在東、南、西面分別布設並形成院落圍合,東北角南北貫通的坡面上設有四方形重檐“松風亭”,與主閣錯落幾個台級,暢空的木廊從東、南、西三面依形就勢,分別對接來寶軒、翰墨林,銘香堂、松風亭並形成圍合,此外,生活小築餐廚則就勢設於西北坡角僻靜處,整個建築群有主有次,平面布局和高低座次均循其自然,不去刻意填挖。為節省回填資金,西南山回填後自然地勢為北高南底,東西按風水學的說法,堆“青龍”“白虎”二山,萬壽宮建築群的單體及其周邊廣場就是在總體把握坡度及現有位置的情況下就勢建設的。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宮門、戲台、真君殿、玉皇殿、玉冊閣,每個建築台明因前後地勢變化而南高北低;中軸兩邊的聖母殿、斗姆殿分別由東、由西朝中軸坐向,並按兩山之間現有寬度,向外移出6m坐落,其台明南高北低;外圍廊也因此在每個單體建築旁設立台級和拐折,其屋面高高低低、錯落迂迴,豐富了整個建築群的平面布局和空間層次。受地形限制及景觀上的考慮,景區內的所有管理用房和經營用房都是利用地勢的高低落差而設定的,因勢而建節省用地和造價,又不破壞自然景色,極為適用而美觀。
在數量和尺度方面,象湖風景區的園林仿古建築儘可能以景點建設需要和滿足功能要求為出發點,做到能少則少,寧小勿大。風景區的建設初衷就是力圖打造一個自然、野趣、和諧的城中景區,為忙碌而疲憊的市民、遊客提供一個自由輕鬆的休閒場所,緊緊抓住人們特別是城市居民嚮往自然、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願望,強調以自然山水為基調,以植物造景為主要手段,建築作為點綴,居於從屬地位。象湖一期,萬壽宮、環漪閣、章江曉渡、藕香榭、豫章台各種管理用房總面積1.5hm2,而一期總面積140hm2,約占1:100;二期有垂釣中心、妙濟山莊、萬壽塔和少量管理用房,共0.8hm2,而二期總面積為200hm2,不到1:200。萬壽宮作為一個道教建築群,其體量雖不小,但也為周邊山體掩映得若隱若現,環漪閣建築群立於島上,四面綠蔭如蓋,只有主閣屋面略有顯現;其它章江曉渡雖為遊船碼頭,其長寬比例與東線景觀帶相比,只是開了個小口,況且因臨水其最高點也基本控制在東線地勢變化以內;藕香榭除其本身體量就不算大之外,並且處於內外湖兩面空間裡,又有堤岸楊柳掩飾,極不顯眼。象湖風景區的園林仿古建築力圖遵循這種自然規律和造景法則,即“在大自然面前,建築物的相對體量和絕對尺度以及景物構成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彰現自然、和諧是風景區建設孜孜以求的目標和境界。
象湖風景區內的景點建築在設計之初就追求平面布局和空間組織的變化,豐富了景觀的層次和內容,也增強人們的遊憩情趣。妙濟山莊建於垂釣中心東北。建築形式為江西地方民居,其南面荷花池,東、西、北面設有馬頭牆,分別有出人口,牆面開有瓦花漏窗,院內單體建築30餘棟,分別從東、西、南、北四面圍合成一個大院,中間留有一自然水體,岸線蜿蜒曲回。北面建築兩戶一體共五組,整齊設定且均為單層,門前2m寬圓路垂直接入各戶;離東面圍牆15m處的內池水面上架設水上連廊,連線南北建築;南面建築或連體或單體,或雙層或單層,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平面和牆體互有進出,戶戶之間空有大小不一的景觀綠地,各式花園式道路通入各戶,連體建築內設定“四合”形式,成為院中院,;西面設有觀景亭和大門,並通過單牆,迴廊連通南北主體;內池與外湖水系連通,水中植睡蓮並放養各式錦鯉,中間地面架設曲橋,水中設有高低不等的人行汀步。行走於水上連廊,或漫步曲橋和汀步,或臨樓俯瞰,移步移景,平立結合,這種明與暗、虛與實、人工與自然之頻繁轉換,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景觀的神秘感,也大大提高了遊人的觀賞情趣。湖心島環漪閣建築群是一組明清皇家園林建築,主閣3層,門前有一石拱橋,其他建築分別從東、西、南三向圍合成小院,均為單層,主閣與各單體以空廊外環抱合,廊下水系交錯,廊地面為防腐地板留寬縫。水系交匯於島南面一人工水池,池中曲橋東西向設定,主閣東側有一進水池,進水口人工處理成“山間跌水”。池邊“松風亭”從西以青石橋與主閣相通,南下台階進入木廊。島內建築非牆即為長窗,如主閣三層均是,其它建築也大量使用。建築的平面布局引導著遊覽路線,其中大量使用的空廊、長窗也使空間過渡更為自然、緊湊、融和、協調,正是這種富於變化、生動活潑的具體建築形式,提升了島中建築自身魅力,也為遊人賞景創造了多樣的意境。

萬壽宮

象湖風景區
萬壽宮
象湖風景區的園林建築不僅形式各樣,色調明快,裝飾精巧且協調。萬壽宮建築群屬皇家建築形式,也是景區內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築。其主體建築屋蓋均為黃色琉璃,斗拱三重,梁面與斗拱均設宮廷彩繪,柱為大紅漆,所有外牆為土黃色,匾額、楹聯均為黑底金字,內牆施以壁畫,以許真君出道升天為題材,特別是古戲台天棚繪有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寓意繪畫,掛落鏤空後內外貼金。宮內所有菩薩及其神龕都為貼金彩繪,所有木雕、石作均平滑細膩,精緻而生動,盡顯皇家建築的莊重典雅和富麗堂皇。其東側道宅作為道士的生活區建築,與主體相比較為簡潔,屋面為亞光黑筒瓦,外牆土黃漆,內為白粉牆,梁、柱油紅褐漆,顯示出建築群內的主與次。湖心島環漪閣建築群雖為皇家建築形式,但總體而言,其色調更為明快,更像文人雅士呤詩作畫抒發隋懷的場所。其屋蓋為綠色琉璃瓦、梁面彩繪以山水畫為主,柱紅更為淡雅,所有長窗油為栗色,外牆裙為灰色漆,內牆不施彩色,整個裝飾格調輕鬆活潑,無拘無束。而妙濟山莊作為江南民居式建築在用材和色調上有較大的不同。其建築主體為青磚、山牆人字屋頂,瓦蓋為灰黑土瓦,山牆挑磚下彩繪為灰黑色的碳墨素描,木窗框油棕紅,梁面也是棕色調和漆,室內地面為杉木地板油清漆因而看上去總體感覺更為質樸、素雅、古拙。萬壽塔既是宗教建築又是全景區的觀光至高點。屋面為黑亞光琉璃瓦,斗拱、梁面均施以明媚彩繪,柱為紅褐色,所有長窗為栗殼色,天棚均施以古式吊頂並彩繪,“壽”字木雕和石刻精緻而清晰,遠觀塔體穩重而古樸,近看塔身光鮮華麗。綜上所述,象湖的園林建築在力求表現出整體古典園林風格的同時,充分緊扣各自的建築內涵和環境主題,在色彩和裝飾方面淋漓盡致地展現自己的特點和個性。
象湖風景區
萬壽宮

萬壽塔

象湖風景區
萬壽塔
萬壽塔位於象湖風景區西南角妙濟山上,設計為8角9層(明5暗4)、4出門的宋代仿古建築,塔身淨高36米,塔剎10米,底層建在15米高的山脈上,塔的實際高度為61米。萬壽塔主體占地面積為380平方米,塔內設有出自古今名人的匾額、楹聯、壁畫,並有9999個字型各異的“壽”字圖,塔身還設定9999隻輪廓燈,真正達到“白天是景點,晚上是亮點”的景觀效果。 萬壽塔的地宮內珍藏有識之士的經典信物、當代名優產品等,定期向遊客展示,不僅有珍藏價值,而且有觀賞價值。使象湖風景區形成一條山上有殿堂(萬壽宮)、空中顯靈光(萬壽塔)、湖面有橋樑(萬壽橋)的立體風光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