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的圖像

象徵的圖像

《象徵的圖像》是2015年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 E.H.貢布里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徵的圖像
  • 作者:[英] E.H.貢布里希
  • 原作品:Gombrich on the Renaissance:Symbolic Images
  • 譯者:楊思梁/范景中
  • 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31日
  • 頁數:448 頁
  • 定價:138.00
  • ISBN:97875494123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象徵的圖像》是E.H.貢布里希教授四卷本“文藝復興藝術研究”的第二卷。在這本書中,貢布里希將研究的焦點放在了“視覺的象徵主義”上。以“圖像學的目的和範圍”為開篇導言,其後是對波蒂切利、曼泰尼亞、拉斐爾、普森等大師的具體研究,並以對象徵主義的深入的哲學研究結尾,證明了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的觀點在今天依舊煥發著生機。
《象徵的圖像》不僅對研究文藝復興藝術與思想的學者不可或缺,它本身對藝術史學科的塑造也有所裨益。本書反映了作者對標準、價值及解決問題的途徑的持續關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與圖像解釋相關的基礎問題的廣泛興趣。

作者簡介

貢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勳團成員(O.M),高級英帝國爵士(C.B.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第6版,2002年),《秩序感》(1979年)。還出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的研究”四卷,第一卷《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徵的圖像》(1972年)、第三卷《阿佩萊斯的遺產》(1976年)、第四卷《老大師新解》(1986年),《木馬沉思錄》(1963年),《圖像與眼睛》(1982年),《敬獻集——對我們文化傳統的讀解》(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1987年),《偏愛原始性》(2002年)。

目錄

編者序
中譯本序(英文)
中譯本序(中文)
序言
為第三版寫的關於參考文獻的按語
導言:圖像學的目的和範圍 、27
意義的難以捉摸——圖像志和圖像學——得體原理——詞典謬誤——象徵體系的哲學——不同層次的意義?——心理分析的方法——代碼與暗示——各種類型
[附錄]安尼巴萊·卡羅為塔代奧·祖卡羅制訂的方案
多比雅和天使 / 56
波蒂切利的神話作品:對他圈子裡的新柏拉圖學派
象徵體系的研究 / 62
以跋代序
導言
《春》
以往的種種解釋——歷史的方法:菲奇諾致波蒂切利贊助人的信——阿普列烏斯對維納斯的描寫——對原典的誤讀?——阿普列烏斯著作中的描述和象徵——美惠三女神與解經問題——類型學的方法
柏拉圖學園與波蒂切利的藝術
菲奇諾與波蒂切利的贊助人——瑪爾斯和維納斯——帕拉斯和半人半馬怪——維納斯的誕生——萊密別墅里的濕壁畫——菲奇諾與藝術
[附錄]洛倫佐·迪·皮耶爾弗朗切斯科·德·梅迪奇三封未發表過的信
曼泰尼亞《帕耳那索斯山》詮釋 / 121
拉斐爾的簽字廳壁畫及其象徵實質 / 125
夢中愛的爭鬥 / 144
Ⅰ 布拉曼特和《波利菲羅的夢中愛的爭鬥》
Ⅱ 作為維納斯林苑的觀景樓花園
Ⅲ 朱利奧 · 羅馬諾和塞巴斯提亞諾 · 德爾 · 皮翁博
茶宮中的風神廳 / 152
普森的《俄里翁》的主題 / 169
象徵的圖像:象徵的哲學及其對藝術的影響 / 169
導言
Ⅰ 觀念的擬人化
Ⅱ 教諭的傳統
概念的社會——屬像——中世紀藝術中的描述和定義——里帕和亞里士多德傳統
新柏拉圖主義:賈爾達及其前輩
柏拉圖式的宇宙——基督教的解釋——偽亞略巴古的丟尼修——兩種方式——類比象徵——神秘的圖像
Ⅳ 各種傳統的匯合
徽銘的哲學——隱喻的功能——悖論和語言的超越性
Ⅴ 意義和巫術
象徵的力量——效用和真實性——怪像和異兆——藝術與信仰
Ⅵ 遺產
從賈爾達到伽利略——理性的時代——寓意對象徵——從克羅伊策到榮恩的新柏拉圖主義復興
[附錄]賈爾達《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象徵圖像》摘要
擬人化 / 252
藝術對象徵符號研究的用途 / 261
圖像志 / 278
關於圖像學的參考文獻 / 310
注 釋 / 312
編者後記 / 342
圖版、34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