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篾席是我國南方普及較廣的生活用品,它質地纖細,編工細膩,平整滑爽,柔韌耐用,吸汗散熱,清涼爽快,尤以“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為著稱。象山篾席久用則越顯光亮平滑,顏色也由淡黃色變成棕紅色,是最宜夏季消暑使用的床上用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山篾席
- 特點: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
歷史,製作,製作工序,製作過程,工藝特色,今昔,
歷史
據《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記載,我國早在距今兩三千年前的良諸文化時期,已有葦、竹等類編織物。象山篾席在民間歷史悠久,但具體發源時間已無法考證。象山西部竹木資源豐富,依託竹資源優勢,竹業加工製造業,在民間十分興旺。千百年來,象山人民為了生存,就地取材,通過不斷實踐,選擇利用自然界中生長的毛竹,編織出各種生存所需的竹器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認識的加深,許多傳統的編織技法和原材料加工技術,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並沿革影響至今。
製作
製作工序
象山篾席製作複雜,上乘的“篾席”從擇竹至成品需經過:擇竹、截取、劈篾、熏蒸、晾乾、刮刨劃墨,編織等工序。
製作過程
具體製作過程為:首先擇竹。選擇直、無蛀洞,無疤痕,而且需是4-5年以上,約20斤左右的優質竹子為好。然後,根據篾席的大小、寬窄截出長短劃一的材料,一般以一丈2寸為基準。接著開始劈篾,一般好的竹子(指竹膛厚)可劈成8層,普通竹也需達到6層,其餘的廢棄作為柴禾。所需的篾片劈成以後,接著刮青、刨型,要掌握大小、厚度均勻,無竹節突出感。之後,把成型篾片圈成小圈,放置鐵鍋中進行煮滾,燒滾的時間越長越好,達到既殺菌又柔軟的目的。將篾片拿出來晾乾後,進行刮淨修正,使篾片達到可以加工成品需要,一般要經5-6刀刮,盡力刮刨到輕而薄、一致、均勻、掌握在寬度為5片1寸(魯班尺)。
工藝特色
象山篾席製作與其它工藝有所區別,儘管個人手法技藝不一,可以從頭到尾,亦可以從角到邊編制。但大徐鎮下岙村的蔣宏運師傅卻從中間向四方展開編制,均以墨為中心,以經緯“鬧六四化”展開,具體視產品“寬窄”度。編織紋路“千變萬化”,如交叉的、人字的、菱形的、花草型的、動物型的,也有事先把篾條染成不同顏色的,使作品更漂亮完美。最後,為了使四方周邊能成方,圓滑,不露篾頭,在邊緣包邊時需放一條結實的繩子作為填充物,並加雙層包邊,以增加牢度(現一般用尼龍繩替代)。
製作篾席的工具,一般用鋸,截材料長短用“快刀”和“篾作刀”,快刀用於扎、砍、斷之用,亦可以當做“篾作刀”用。“篾作刀”比快刀輕,一般用於劈篾、起層(掀條)等。為使篾片厚度寬窄一致、均勻,需配置“箭刀”(一種可調節的工具)和“刮刀”、“刨刀”(刮刀與刨刀通常是連在一起專鑄的)。另外,還需要尺、墨等之類輔助工具。
如果製作深空(比團箕深的竹製品),以及團箕、蒸籠、籮(分夾籮和篾籮、針線盒之類的),還需配置鏟鑿,大小鑽子等。
製作篾席的工具,一般用鋸,截材料長短用“快刀”和“篾作刀”,快刀用於扎、砍、斷之用,亦可以當做“篾作刀”用。“篾作刀”比快刀輕,一般用於劈篾、起層(掀條)等。為使篾片厚度寬窄一致、均勻,需配置“箭刀”(一種可調節的工具)和“刮刀”、“刨刀”(刮刀與刨刀通常是連在一起專鑄的)。另外,還需要尺、墨等之類輔助工具。
如果製作深空(比團箕深的竹製品),以及團箕、蒸籠、籮(分夾籮和篾籮、針線盒之類的),還需配置鏟鑿,大小鑽子等。
今昔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攀新,手工製作已轉向半手工、半機械,新產品不斷湧現,劈篾可用機械替代,薄而輕的篾席變成塊狀的,針棒型的,甚至出現了“麥稈”編織的“蓆子”,導致手工編織篾席的技術漸漸消失。尤其是“空調”的廣泛使用,一年四季的溫度得以調節,篾席這一傳統產品已被人們逐漸遺忘,像蔣寶宏師傅那樣健在,仍為篾席工藝製作的老藝人在象山已為數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