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口村

豐口村

豐口是古時安徽省黟縣的西大門。因為黟縣不但有厚牆重廓,而且黟城盆地方圓百里,高山環繞,層巒疊翠,可謂又一道屏障,黟城四面各有大嶺與外相通。其中西向有方家嶺,越嶺經美溪可通石台、池州、安慶等地,嶺下即豐口村,所以豐口是黟城通往縣外的咽喉之一。方家嶺巍峨曲折,綿延近五公里,隘口兩側高峰即近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豐口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黃山市
  • 政府駐地碧陽鎮
  • 電話區號:0559
  • 郵政區碼:245500
  • 地理位置:黃山市北部
  • 方言:吳語徽嚴片休黟小片黟縣方言
  • 氣候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總述,詳細介紹,地圖信息,

總述

豐口是古時安徽省黟縣的西大門。

詳細介紹

方家嶺西坡水經美溪入青弋江而匯入長江;其東坡水為豐溪,經漳水入新安江而匯入浙江。方家嶺兩側,宋代均屬黟縣懷遠鄉的豐樂里,里以豐溪而名,豐口即為里正所在地。宋朝歐陽修在滁州寫有《豐樂亭記》,內云:“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而這豐樂里,雖遠在黟西,而它的“豐年安樂”的含義即是相同的。豐樂里的山裡一片,以營林植茶為主;山外一片,即以農耕蠶桑為主,無不以豐年為樂。而豐口即為連線山里山外兩片的樞紐。豐溪即從豐口村中流過,溪中怪石嶙峋,水流清澈;兩岸民居幢幢,粉牆黛瓦。清朝歙縣學者、舉人汪宗沂曾游豐口,其詩句“溪外有山溪上屋,道人終日狎溪鷗”,即寫出了豐口村的風貌。
到明朝,改里為都,黟縣計四鄉十二個都份,原豐樂里也改為十二都,豐口仍為十二都的中心村。豐口村屬碧山鄉,人們仍然習慣叫十二都。過去有句民諺:“十二都,墊末腳,不是馱柴就馱料。”因為十二都為末位,所以戲稱為“墊末腳”。這民諺有的說是其他都份人譏嘲十二都人挑柴賣炭扛木料;有的卻說是十二都人不事機巧牟利,以辛勤勞動而自謙並自豪。儘管含義褒貶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即“挑柴運木料”。這也事出有因,話出有據。因為以豐口為中心的十二都,森林密布,盛產木材,而有“黟縣大興安嶺”之稱。據1989年出版的《黟縣誌·林業志》載:當時屬原十二都一部分的洪星鄉的森林覆蓋率為80.3%,立木總蓄量為578559立方米,均占全縣十三個鄉鎮的第一位。在豐口村南三里處,還有餘家山林場,建有營林區和苗圃,並指導全縣林業發展。所以在豐口一帶,可謂鬱鬱蔥蔥,一片青綠。由於林業的發展,所以過去十二都當地及外來從事森林保護、砍伐及木材運輸和挑柴賣炭的人也就多,而這民諺就成為這種艱辛勞動的真實寫照。以豐口為中心的十二都,不但山林發展,而且豐口村中自古有不少人家善於植樹種花,園林很有特色,並有一些奇花異木,留存至今。其中預園,建於清朝,花木扶疏,亭閣翼然,山村園林,別具風味。又如王建林家古植檜樹,樹冠高過樓房屋頂,青綠如染,樹齡已有百餘年。另外,豐口東向村口,有石拱橋一座,建於豐溪上,有如彎月;又有四門涼亭一座,建於通往古築大路上,以憩行人。青山綠水,亭橋襯以蒼松翠柏,雖為隨意點綴,卻收鄉村水口之勝。行人至此,無不駐足欣賞。
方家嶺為徽州通往池州的孔道,豐口為其咽喉,自古山路崎嶇,至明清時逐漸建成石板大嶺。到解放後,於1971年建成的黟城至美溪的山區公路,即從豐口方家嶺通過。所以,這裡後倚高山,前臨平原,過去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書記載,其中主要有清鹹豐五年(1855年)太平天國軍楊柳青部經宏潭、美溪、楊家墩,越方家嶺,過豐口,進軍祁門縣;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劉官芳部及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奉王古隆賢部又先後從方家嶺、豐口與其他各路配合,兩度攻占黟縣縣城,並轉攻祁門,給清軍曾國藩大營極大威脅。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1934年冬,由方誌敏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軍皖南,在柯村停留三天后,經湘口、楊家墩,越過方家嶺、釣魚嶺,過豐口,直抵黟城中心地帶。當先頭部隊行進到豐口東南的八卦鼎時,與國民黨政府黟縣縣長莊繼先率領的別動隊、自衛隊等發生激戰。從上午一直戰鬥到下午四時,斃、傷及俘虜敵軍多人,先遣隊僅犧牲戰士一人。敵軍慌忙逃回黟城,緊閉城門,不敢出戰。先遣隊即經豐口、古築、關麓,越西武嶺向祁門進發。沿途燒毀豐口泗洲庵及古築琉璃柱等處敵建碉堡,而對人民秋毫無犯,買賣公平,關心民眾,宣傳抗日救國主張,在黟縣人民中產生深遠影響。
豐口村中多為王姓,在明朝以前即遷來居住,並繁衍成村。古來就有讀書學有成就、從仕賑災、樂善好施而名著於世者。如王圭,明朝永樂戊戌(1418年)中式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好古博學,並工於書法,篆楷均獨具風韻,尤能習四彝書。王家瑞,清朝鹹豐己未(1859年)舉人,歷任直隸永平、東明知縣,光緒十九年(1893年)為在任知府候補。這一年,順直水災,他捐棉衣數千套以賑災民。經撫台奏請嘉獎“樂善好施”,並建牌坊於故里豐口村口。
豐口村右側,有山名相見山,又名吊愚山、釣魚嶺。明末,政治腐敗,有名士來此隱居。孫家符,字中孚,號不二,好讀《老子》,於明末入相見山,靜居二十餘年,足不出山,而相知者即前來談經論道。學者汪有光過相見山,訪不二山人,問道:“山以相見名,何也?”山人回答說:“易曰:相見乎離離,上于山,旅也!”“離”是八卦之一,象徵火,也是明的意思。“旅”,六十四卦之一,為山上有火,而“離”、“旅”象徵火,火能明,故萬物皆相見,故以名山。因此汪有光感慨地說:“釣魚山,釣魚于山,而山中無魚,不二山人志不在魚矣!而山又名吊愚山,因山人之明,故憫下愚也!”從不二山人隱居相見山,即釣魚山,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到清朝,古築詩人孫光啟亦來此隱居,曾寫有《相見山別業》一首:“幾株紅葉數家村,茅屋終年懶閉門。藜藿半籃書一簣,何勞山犬吠黃昏!”山居讀書,悠然自得。
在舊時,人們每遇劫難,無力抵禦,往往信神拜佛,以求解脫,所以寺廟應時而建。相傳唐代高僧泗洲大士來到豐樂里 持錫杖柱立而泉涌,百姓有所祈禱,皆靈應。到宋寧宗嘉泰年間,僧天庵奉敕募緣而建泗洲庵於豐口村西,以後香火不絕。到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更立碑以記。廟後圮毀。在舊時的豐樂里,無論是山里人營林還是山外人農耕,都由於封建王朝到國民黨政府的壓迫與盤剝,再加各種自然災害的肆虐,並不真的“豐年安樂”,即使求神拜佛,也不能擺脫苦難的厄運。直到解放後,人民當家作主,推翻了封建剝削壓迫制度,同時發展生產。在這裡,興修水利,豐口水庫建成,灌溉、養殖、發電,有利於農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營林護林並計畫砍伐,有利於生態平衡和水土保持。這些,無不造福於人民,而真正豐年而安樂。

地圖信息

地址:黃山市歙縣零零七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