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井墓道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南約40公里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豎井墓道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南約40公里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豎井墓道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南約40公里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是講郭錡夫婦合葬墓的事情形容它的外觀和組成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航天東路航飛路南側規劃路——航天大道的建設工程中發掘了4座墓葬,其中編號M3的墓葬,為唐代郭子儀之孫郭錡及夫人盧士絢之墓。該墓位於航天東路標段北部,為一座坐南向北梯形豎井墓道土洞墓,方向185°,由墓道、...
元代的土洞墓,如:洛陽王述夫婦墓,墓主為元代懷慶府路總管。墓道為豎井式,墓室近正方形,四角圓弧,長3米、寬2.8米,為弧頂。室內放置三棺及隨葬器物40餘件。除一件瓷器外,余皆陶器,其中盤、燈、盒、香爐和瓷碗等為日常用具,鼎、敦、尊、豆和爵為仿古禮器,是元墓中很少見的特例。此墓為元至正十年...
其中1座為豎井土坑道土洞墓,其餘4座為豎井土坑道仿木結構磚室墓磚室墓。豎井土坑道土洞墓1座(M3):方向260°,平面呈“甲”字形,墓道居西,墓室居東。墓道、墓室均平底,墓道呈豎井式東窄西寬梯形狀,墓道上口長2.14米,寬0.64-0.96米,現深2.2米,墓道南北兩壁有對稱腳窩3對,墓室長2.26米,寬0....
第三節 豎井墓道橫穴土洞墓 第四節 長斜坡底墓道土洞墓 一 梯形墓室 二 長方形墓室 三 方形墓室 四 偏室墓 第五節 長斜坡底墓道磚室墓 附表 墓葬登記表 下編 第一章 陶器的類型學分析 第二章 墓葬分期與年代 第三章 葬俗 第四章 族屬 第五章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外來文化因素 第六章 陶器的製作工藝...
1986年發現古墓地並進行了清理,墓室呈“甲”字形,由方形墓室、甬道及生豎井式墓道組成。條石壘砌,石灰勾縫,墓頂覆斗狀,四角攢尖。墓室邊長3.5米,高3.3米,內有石棺床,四壁壁畫流光溢彩。大批陶俑已毀,殘存墓誌一盒及青瓷八系罐、雞首壺,豆、碗、銅鏡、五銖錢等。墓誌石刻667字,為典型的魏碑體。墓主...
東圈墓 位於昌樂縣朱劉鎮東圈村南峨山東北坡小山丘上,北鄰膠濟鐵路,西距縣城9公里。墓冢封土高大。1987年12月,由濰坊市博物館和昌樂縣文物管理所挖掘清理,系漢?川國王室成員墓葬。山坡岩石上,鑿有豎井式方口墓道,邊長4米,深9米,全部用邊長1米、厚0.2米石片充填。挖掘發現,墓內棺槨、漆器已焚毀,葬...
據安陽殷墟的經驗,“亞”字形、“中”字形大墓必為天子之墓,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墓只是個“甲”字形墓室,而出土1928件隨葬品的婦好墓只是個豎井,沒有墓道。從形制上說,“甲”字形墓比“亞”字形墓低兩個檔次、比“中”字形墓低一個檔次。到2009年年底為止,洛陽發現‘甲’字形墓10多座,至於‘甲...
1983年7月,俾失十囊墓在基建工程中被發現,陝西省博物館聞訊後前去清理。經探查,墓室與墓道大部分被摧毀,器物及墓誌全部被取出,器物的位及墓的形制已經難以復原。墓葬格局 俾失十囊墓被破壞嚴重,從殘存的遺蹟中可以看出,這是一豎井斜坡長道的土洞墓。墓南北向,偏東15度。墓道在墓室之南,稍偏於東,墓道...
墓葬形制以土洞墓為主。依洞室位置和形狀特點可分為縱向、橫向和偏向三種類型,其中絕大多數為縱向型洞室。墓道皆為長方形豎井式,洞口一般用土坯、石塊、磚、石板封閉以隔絕洞室,洞室平面形狀多為不規則的長方形,洞頂大多坍塌殆盡。較大墓葬有兩座磚室墓和一座灰石墓,均經前期遷墓擾亂,磚室墓的墓道已無存,...
所用磚少則十幾塊,多則一百餘塊,有長方形磚、柱形磚、三角形磚等式樣。在橫穴式的土洞內用空心磚砌成墓室,墓道多為豎井式。西漢前期多平頂單棺空心磚墓,西漢中後期多雙棺空心磚墓,頂部砌成屋頂式,模仿生人住房。空心磚一般都是素麵的或拍印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但在河南有不少空心磚上模印有畫像,其...
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長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見了。已知斜坡墓道 西夏八號陵 西夏八號陵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布置,和唐宋大建築群按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式是一致的。從單個建築看,八號陵也和唐陵一樣,有闕、碑亭、神牆、獻殿、...
塔內有深28米的豎井式墓室,另有走廊和墓道。塔周圍有圍起來的陵園,分布有庭院、祭殿和廳堂等。後來第4王朝第1代法老建造金字塔時將台階填平建成了四面錐形。再往後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的金字塔規模變小,形狀也有變化,塔內增加許多雕像、壁畫、碑刻和銘文,甚至金字塔和太陽神廟建在了一起。古埃及流行國王貴族靈魂...
墓道為長方形豎井式。墓門多數向南。葬式為直肢,部分墓尚存木棺痕跡。第二期墓室也是平頂的,但一般較寬大。多數為空心磚墓,少數墓的墓室為土洞或用小磚鋪地。墓室前端的一側或兩側鑿有簡陋的耳室。墓門多數向北。葬式亦為直肢,多數墓尚存木棺痕跡,個別為漆棺。第三期墓室絕大多數為弧形頂,只有少數為...
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長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見了。墓室的規模縮小﹐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唐墓﹐有豎穴式土坑...
安史之亂後,墓葬的地下部分開始簡化,豎井墓道基本取代了長斜坡多天井墓道。小龕也由墓道向甬道、墓室轉移,最終固定為十二個,以安置十二生肖。墓葬地下結構的變化可以分為.五期:唐初高祖至高宗前期、高宗後期至中宗時期、睿宗玄宗開元時期、天寶至德宗末、憲宗至唐末。唐代葬具包括石棺槨和木棺兩大類。早期沒有...
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取代斜坡式長墓道,不見天井和壁龕。墓室的規模縮小,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唐墓,有豎穴式土坑墓和磚室墓兩類,形制簡單,規模甚小。磚室墓多為長方形,有的兩...
第五章是結語,該章根據墓葬形制和墓內出土隨葬品,對墓葬等級進行了分析,對墓主身份進行了推斷,還對斜坡墓道洞室墓中“豎井墓道”及“天井”的演變與功用,合葬墓的性質與年代,家族墓葬及其排列方式,隨葬品中的文字及其所反映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主要內容 白鹿原漢墓的時代涵蓋了整個兩漢時期,在某種程度上大致反映了...
亞歷山大羅波爾古冢是公元前3世紀斯基泰人王陵 公元前3世紀斯基泰人王陵。位於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尼科波爾市附近。封土下有三座墓葬,都由豎井、墓道和墓室構成。墓曾被盜,但劫餘物品仍足以說明當初的規模。死者盛裝被金,佩以象牙雕刻的飾物。有奴僕和十四匹馬殉葬,馬具上也有極其豪華的金銀裝飾。墓室一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