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宋墓

王村宋墓,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禮縣,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因處在黃河與長江分水嶺地帶的特殊地理位置,仰韶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匯,甚至還出現齊家、寺窪等多種文化對峙交融、相映生輝的人文景觀。尤其自然環境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的西漢水上游,不僅催生並托舉起了大秦帝國,還是蜀魏角逐、仇池割據的中心地區,更是氐、羌、吐蕃民族與中原王朝軍事對抗、榷場貿易的邊境重地。而北距禮縣縣城40千米、東距天水市約60千米的祁山鄉中王村,就處在西漢水上游的早陽溝流域。這一帶群山起伏,靈氣獨鐘,與祁山古戰場遺址隔河遙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村宋墓
  • 地理位置:甘肅省東南部的禮縣
  • 著名景點:王村宋墓
  • 類型:墓
基本概況,發掘,

基本概況

祁山鄉中王村在實施災後整村搬遷工程時發現古墓葬一處。禮縣文物局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力量保護現場,同時報告省文物局和縣政府,並迅速組織專業人員,對該墓周邊近3000平方米區域進行了鑽探,共探明古代墓葬5座(編號M1、M3、M4、M5、M7)、近代墓葬2座(編號M2、M6)。隨後,對5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出器物20件,其中:陶器6件,瓷器4件,銅器3件,翡翠飾1件,鐵質釵形物6件。另有銅錢15枚,鐵錢8枚。採集磚雕標本18件。

發掘

這次在該行政村龐集自然村東山二級台地發現的古墓葬,依地勢由高及低分布於兩塊平整的梯田地中。M1、M3並排處第二台梯田地東北部,兩墓間距7.5米;M4、M5、M7並排處第一台梯田地中部,M4居中,北與M5間距12米,南與M7間距9.5米。5座墓葬皆為中小型墓,東西向,在260°-270°之間,總體保存完好。其中1座為豎井土坑道土洞墓,其餘4座為豎井土坑道仿木結構磚室墓磚室墓。
豎井土坑道土洞墓1座(M3):方向260°,平面呈“甲”字形,墓道居西,墓室居東。墓道、墓室均平底,墓道呈豎井式東窄西寬梯形狀,墓道上口長2.14米,寬0.64-0.96米,現深2.2米,墓道南北兩壁有對稱腳窩3對,墓室長2.26米,寬0.9-1.08米,高1.1米,墓門、墓室系在生土層上鑿挖而成,頂呈拱形,以五花土夯填。單棺已朽,四周散落有一些圓帽四稜錐鏽蝕鐵棺釘。系夫婦合葬,兩具骨架保存較好,頭東腳西,南側為男性,北側為女性,面向相對,均仰身直肢,年齡不詳。墓室清理出灰陶罐1隻,白瓷碗1隻,半環形銅飾1件,鐵質釵形物6枚。
豎井土坑道仿木結構磚室墓4座(M1、M4、M5、M7):諸墓均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4部分組成,墓道居西,墓室居東,墓道大體都是規則的長方形豎井土坑,或平底或斜坡底(斜坡底式西端均有台階),墓門、甬道皆為磚券結構,單磚順縫壘砌,用條磚或縱砌或平砌封門,保存完好。墓室平面分三種類型:A型(M1、M5)為底面弧四邊形,B型(M4)為前後雙室底面“凸”字對接形,C型(M7)為底面長方形,用條磚或方磚鋪地。墓壁用條磚錯縫壘砌,黃泥黏結,內壁遍塗白灰,彩繪、雕磚保存完好。壘砌到一定層高后起券構造拱形頂。墓頂土坑壁與磚砌墓壁間距0.1-0.55米,墓磚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素麵青磚,長方形磚長32厘米,寬16厘米,厚5厘米,方磚邊長28厘米,厚5厘米,雕磚除外。
A型(M1、M5):方向均為260°,平面都呈“甲”字形,M1墓道平面為較規則的長方形豎井式,上口長3.6米,寬0.95米,現深3.2米,墓道西端有不規則台階4級,下底斜坡延伸至墓門,長2.8米。磚券過洞式拱形墓門,單磚順砌14層後起券,收為半圓拱形頂,甬道高1.2米,寬0.9米,深0.6米,條磚順縫平砌24層封門。M5因早期遭盜擾,墓道、甬道被破壞,未做清理。兩墓均於墓壁灰層上彩繪形成彩繪磚雕複合式四邊形疊澀盝頂結構墓室,M1墓室長2.2米,寬1.4-1.42米,高2.15米。M5墓室長2.2米,寬1.52-1.62米,高2.6米。四角均用平磚壘砌出分別高0.65米、10.5米的方形倚柱。柱頭以上四壁條磚砌出橫枋,枋以上起券結頂。柱頭上承彩繪重栱出耍頭三鋪作,柱頭間南北墓頂壁彩繪補間鋪作各一朵,結構同於柱頭鋪作。四柱將墓室下部分為四部分,每部分鑲嵌雕磚一組,內容均為現實生活題材(磚雕風格略有差異)。西壁:中間為甬道券門。北壁:左側砌一榻,飾紅色,榻頭磚砌一燈檠(M1飾紅色、M5飾灰色)。南壁:磚砌一方桌,兩側對稱砌兩把靠椅,均飾紅色,桌上砌有磚雕注子、茶碗和盞托,均飾灰黑色。北壁中間砌出假門(由倚柱、門額、立頰、門板、門栿等組成,M5門額正面還砌有三枚門簪),左右兩側豎磚砌築假窗(M1為直欞窗,M5為“田”字形方格窗),均飾紅色。南北壁上層補間鋪各一朵,結構同於柱頭鋪作。倚柱、柱頭俱用白、淺紅、灰黑三色塗繪草葉紋、蓮花瓣紋。兩墓屍骨俱朽,無葬具,據墓壁內容判斷皆為夫婦合葬。M1清理出醬釉小瓷盆1隻、耀州窯卷草紋青瓷碗1隻、敷彩陶罐1隻。M5清理出破碎陶燈盞1隻、天青翡翠殘指環1隻、銅錢15枚(開元通寶8枚、周元通寶1枚、祥符元寶1枚、天禧元寶2枚、天聖元寶1枚、熙寧元寶2枚)、宋鐵錢8枚(鏽蝕過甚)。
B型(M4):系前後雙室家族合葬墓,方向265°,墓道平面呈西窄東寬梯形狀,上口長5.24米,寬0.52-0.55米,現深1.7-2.1米,墓道西端有不規則3台階,下底斜坡延伸至墓門,長3.2米。墓門呈方形,甬道券頂,呈梯形,高0.74米,寬0.6米,深0.7米,條磚縱砌成丁字形封門,封門磚共7層。前後墓室底面呈對“凸”字對接形,有甬道連通,甬道券頂,呈梯形,高0.5米,寬0.5米,深0.6米。條磚縱砌成丁字形封門,封門磚共5層。前室長1.8米,寬1.36米,高1.2米,後室長1.4米,寬0.68米,高0.88米。前、後室四壁均用條磚錯縫壘砌,前室自12層起券,內收9層為四邊形疊澀盝頂,後室自7層起券,內收8層為四邊形疊澀盝頂。無仿木結構。惟其前室靠近後室甬道的南北兩壁對稱嵌鑲雕磚各2塊,其中3塊內容為雙柱頭斗拱上托欄桿下圍菊花點綴圖樣,南壁1塊內容為“父拖一子、母抱一女”圖樣,均用白灰塗飾。前室系夫婦合葬,單棺已朽,有散置棺釘及朽痕,兩具人骨架保存較完好,頭東腳西,北側為男性,南側為女性,頭向不明,均仰身直肢,年齡不詳。後室屍骨較凌亂,大體推斷有4具人骨架,無棺朽痕跡,無隨葬品,疑為遷葬。前室清理出灰陶罐1隻。
C型(M7):方向270°,平面呈“甲”字形,墓道為規則的長方形土壙,長3米,寬0.9米,底平。墓門平面整體呈兩梯形對接狀,通高1.73米、寬1-1.15米,上部用條磚雕磚錯縫壘砌成一斗二升托替木式門頂,高0.4米,寬1-1.15米。下部為磚券甬道,頂呈梯形,高1.2米,下底寬1.1米,深0.65米,條磚縱砌成丁字形封門,封門磚共8層。墓室底面呈長方形,長2.05米,寬1.64米,高2.7米,條磚鋪地。墓室四角條磚豎砌倚柱,高0.8米,呈半圓形,柱頭為一斗三升出耍頭托替木式,將墓室分為四部分,柱頭以上四壁條磚砌出橫枋,枋以上起券,內收15層為六角形疊澀攢尖頂,柱頭間墓頂四壁各砌斗栱一組,式同柱頭。四柱將墓室下部分為四部分,墓壁用雕磚鑲砌,用白灰塗敷,西壁為甬道、墓門,兩側各有倚柱;北壁磚雕一方桌;後壁有磚雕假門,一門半掩,左右兩側各砌雕磚雕銅錢紋花窗,東南角砌一磚雕燈檠;南壁有精雕櫥櫃。精緻蓮花、菊花紋磚雕規整鑲嵌墓壁中下部。墓壁雕磚遍敷白灰。兩具骨架已朽,葬式不明,系夫婦合葬,四周散落有鏽蝕鐵棺釘及單棺朽痕。清理出雲紋銅鏡1面,環形銅飾1件,粗瓷碗1隻、陶罐1隻、陶燈盞1隻。
依據各墓形制和出土隨葬品(特別是M5所出紀年物熙寧元寶銅錢)推斷墓葬年代為北宋。北宋早期中原、西北地區盛行土坑、土洞墓。北宋中期開始大量出現仿木結構磚室墓,且結構複雜的磚雕墓葬亦開始出現並流行開來。宋墓大體以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為界,風格大變,後期盛行複雜的仿木結構雕磚壁畫墓。所以M3年代為北宋早期,M4、M7在北宋中期,M5年代為北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因M1墓室結構與M5非常相近,故M1年代亦應為該時期。
諸墓均無墓誌出土,故墓主均非品官。北宋手工業、商業發達,地主、商人生活奢侈,據墓葬形制、墓室結構及出土器物可斷定M1、M3、M5、M7墓主應是當地中小地主或商人,即《宋史·食貨志》所載的“三等戶”。M4主人可能是平民。5座墓葬方向大體一致,位置鄰近,但各墓之間無長幼輩份排序可循,故該墓地不是家族墓地。
禮縣文物資源富集,先秦、秦漢考古成果顯著,特別是西漢水上游早期秦文化考古備受國內外考古界、史學界的關注,可謂獨一無二、馳名中外。但唐宋考古還是薄弱環節。此次考古發掘充實了這一不足之處,對探討研究禮縣乃至隴東南地區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及葬制葬俗等,均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