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公鄉

豆公鄉

豆公鄉,位於內黃縣城西北17公里處,是內黃安陽湯陰三縣交壤之地,安、湯、衛三河環抱,溝渠縱橫,樹林茂密。東部、南部瀕臨衛河與張龍鄉東莊鎮高堤鄉隔河相望,西南界湯河與湯陰縣境為鄰,西與安陽縣毗連,北與田氏鎮、石盤屯鄉為鄰。全鄉面積44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豆公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內黃縣
  • 下轄地區:晁寺村、北豆公村、前神標村、後神標村、李大晁村、崔大晁村
  • 電話區號:0372
  • 面積:44平方千米 
  • 人口:35101人(2017) 
  • 車牌代碼:豫E
行政,歷史沿革,基礎設施,水利,交通,農林牧漁業,文化教育,鄉鎮企業,商貿,地圖信息,

行政

豆公鄉代碼:410527210。2006年,轄前神標村、後神標村、李大晁村、崔大晁村、關大晁村、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東豆公村、西豆公村、南荊張村、北荊張村、仁厚屯村、晁寺村、田大晁村、元村、渡村、遷民屯村、孫村20個行政村。35101人(2017),耕地4.83萬畝。

歷史沿革

相傳因隋唐之交時,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曾在此屯兵,有惠於民而得名。1957年建立區級建制的鄉政府,因鄉政府駐竇公集而名竇公鄉,後為了書寫方便,將“竇公”寫作“豆公”。1958年建豆公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3.3萬。內安公路過境,轄豆公東街、豆公西街、豆公南街、豆公北街、東豆公、西豆公、南荊張、北荊張、仁厚屯、晁寺、遷民屯、孫村、李大晁、田大晁、關大晁、崔大晁、渡村、元村、前神標、後社標20個行政村。

基礎設施

水利

水利 電力 洹河橫穿鄉境,1975年在洹河下游兩次建閘,1995年在湯河入衛河處新建湯河閘,灌溉受益面積不僅有本縣豆公、田氏、楚旺、石盤屯還有安陽毗鄰村莊,該鄉三河(衛河、洹河、湯河)環繞,農業灌溉以河水為主,另有配套水井600餘眼,旱澇保收。
2000年,農電網改造全部完成,農村年用電量260萬千瓦時。

交通

交通 通訊 鄉境內安(陽)內(黃)三級柏油公路橫穿鄉境,1994年全鄉20個行政村全部修通了柏油路。同年,修通了豆(公)田(氏)公路,豆(公)辛(安陽縣辛村)路。建立了公路運輸管理站,被評為縣、市公路一類鄉鎮。
程控電話村村通,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基本普及。

農林牧漁業

該鄉三河(衛、洹、湯)環繞,排灌自如,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為全縣主要產糧鄉。八十年代豆公為全縣植棉大鄉。進入九十年代,因棉花重茬、病蟲害嚴重,產量下降,價格下跌,種植面積減少。以後逐年進行了種植結構調整,除仍種糧、棉、油外,把大力發展林果業作為發展農業的主攻方向。該鄉用材林主要樹種為楊樹。2000年以來,該鄉藉助優越的水利條件,堅持用材林與經濟林並重,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突出發展林果業。截止到2002年,全鄉擁有用材林200萬株,人均60餘株,木材蓄積量達30萬方,森林覆蓋率達62%,農田林網控制率98%;果林主要是蘋果、大桃,其次是紅棗、梨、杏、山楂、葡萄、石榴、柿樹、核桃等雜果,在蘋果發展上引進了紅富士、喬納金等優質新品種,全鄉經濟林面積達3.6萬畝,其中蘋果1.5萬畝,以桃為主的優質小雜果達2.1萬畝,年產優質蘋果3.5萬噸,年產優質大桃3.2萬噸。1994年,北豆公村被縣確定為“矮、密、早高產示範區”,1996年在安陽市首屆果品評優會上北豆公、仁厚屯村分別被評為金、銀獎。同年,豆公鄉的蘋果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洹水”牌商標。被國家果樹專家評價為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量。1998年推行蘋果套袋,PBO藥劑套用新技術,使蘋果向優質無公害方向發展,同年在安陽市第二屆果樹評優會上,豆公紅富士蘋果又獲金獎。2003年通過了河南省無公害蘋果、大桃基地認證,蘋果果品認證,是豫北林果之鄉。2005年、2007年、2010年連續三屆豆公工藝蘋果榮獲全國特交會金獎。2011年全鄉林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民來自林果業的收入人均達到510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為進一步提高豆公知名度,鄉政府、市文聯聯合舉辦了蘋果狀元鄉文學筆會,連續九年成功舉辦豆公桃花節。極大地提高了豆公林果的知名度,增加了農民收入,為近鄰縣市民眾提供了一個集賞花、採摘、遊玩寓一體的休閒好去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次被安陽市委、市政府譽為“平原造林綠化五佳鄉”、“安陽市林業工作先進單位”。

文化教育

境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晁寺村靖普廟碑,舊志載豆公南街有興教寺。鄉政府有文化室,村有舞獅、高蹺、秧歌、彩船、大鼓、吹奏等民間業餘藝術團體,逢年過節演出,鄉政府每年舉辦一次文化節,文化娛樂活動非常活躍。2000年首次出版了《內黃縣鄉鎮村志豆公卷》。該鄉現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1所,全鄉在校學生33460名,教職工236名,學齡兒童入學率100%,1998年,通過省政府“普九”驗收。2011年,在全縣綜合素質能力測試中,國小、國中均列全縣第一。

鄉鎮企業

境內有棉紡織廠、複合肥廠、旋皮廠(33家)、板材加工廠(237家)、膠合板廠、廢舊木材加工廠等249餘家,產值達1.5億元。形成了輻射四省,帶動周邊的豫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勞動就業等行業的發展。

商貿

豆公集為內黃傳統的四大集鎮之一。歷史上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到2012年除鄉村企業外,個體私營商戶遍布鄉村,加上幾十個經紀人服務農村經濟活動,大大方便了農民民眾的生產和生活。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