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行旅圖

谿山行旅圖

中國北 宋繪畫作 品 。 作 者范寬 。 《 溪山行旅圖 》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 ,絹本 ,水墨 ,作者於樹傒間題“臣范寬制”4字,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溪山行旅圖 》繪巨峰聳立,下不見底,山澗中一線飛瀑直瀉而下,山下巨石突兀,溪水潺潺,叢林茂密,樓閣隱約可見,山路上走來一行毛驢馱隊,表現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構圖於飽滿中見出空靈 ,山 石樹木勾勒嚴整 ,以 雨點皴表現 山石的肌理效果,得其形貌質感。畫面渾厚壯觀,氣勢雄強,為范寬的代表作品。

作者,藝術特色,畫作介紹,

作者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山水畫的代表作,絹本,墨筆畫。這一巨幅立軸山水,繼承荊浩“善寫雲中山頂,四面峻厚”的傳統,構圖作正面的主峰,聳系冗立,占去畫面相當大的位置。明董其昌評此畫為“宋畫第一”。范寬是北宋前期最有聲望和影響的山水畫家之一。他本名中立,字仲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因為他性情寬厚,當時人們就叫他“范寬”。

藝術特色

中國的繪畫藝術,發展到北宋時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就是范寬,《溪山行旅圖》便是他的代表作。據史書上記載,范寬是北宋時期華原人氏,華原就在今天的陝西耀縣境內。中國山水畫始於五代時期,真正的崛起卻是在北宋。身為北宋畫家的范寬,更離不開向前人的繼承和學習。唐朝之後,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新的割據時代。由於戰亂,許多文人畫家都避居在山裡頭。范寬先後師從李成、荊浩,這兩人都是五代時期具有很大影響的大畫家。說起范寬畫山,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老師荊浩。這位大畫家常年居住在洪谷山,自稱洪谷子,與山的朝夕相處中對於畫山水畫有許多深入的見解。范寬直接繼承了洪谷子的成就。重要的是他不僅僅只學習老師的筆法,更注重領悟大自然給予的啟迪。後人總吉他的筆法叫“芝麻皴”,就是用很多小點點,一點一點組成一個面。只有這樣的筆法,才適合表現北方大山的質感與氣勢。

畫作介紹

范寬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濃厚的墨色描繪出秦隴山川峻拔雄闊、壯麗浩莽的氣概。這幅豎長的大幅作品,不僅層次豐富,墨色凝重、渾厚,而且極富美感,整個畫面氣勢逼人,使人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占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頭仰看,山就在頭上。在如此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人顯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條小路,一隊商旅緩緩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給人一種動態的音樂感覺。馬隊鈴聲漸漸進入了畫面,山澗還有那潺潺溪水應和。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就是詩情畫意!詩意在一動一靜中慢慢顯示出來,仿佛聽得見馬隊的聲音從山麓那邊慢慢傳來,然後從眼前走過。《溪山行旅圖》,好就好在靜止的畫面有一種動感,一幅空間藝術的繪畫卻有一種時間藝術的感覺。面對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繪畫,體味著畫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發出由衷的讚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