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202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作者:郝清傑
- 類別:馬克思主義哲學
-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 頁數:288 頁
- 定價:48.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 9787530986615
《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202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202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圍繞“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一創新見解,從三個維度加以深入探討和論證,將作者36年來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心路歷程和思考探究,與哲...
(三)以馬克思為光輝榜樣206 (四)不要讓婚姻成為“愛情的墳墓” 210 六、馬克思主義告訴我究竟如何休閒214 (一)必須珍惜來之不易的休閒時間214 (二)賦予休閒以文化含量217 (三)充分享受旅遊給我們帶來的愉悅220 (四)讓學習成為一種閒暇的生活方式223 參考文獻227 後記234 作者簡介 陳學明,教育部高校...
K.馬克思、F.恩格斯在創建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時,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兩個概念同時提出。他們指出,在社會生產的每個時代,都有“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頁)。馬克思、恩格斯還在其他著作中多次使用這一概念,用以揭示一定歷史時期的...
讓學哲學、用哲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以哲學化的方式去生活,解決“信仰危機問題”,重建精神家園。作品評價 《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對十個馬克思主義信仰重大理論問題作了生動解答,是一部富有思想激情、理論高度的通俗哲學讀本,作者將其畢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心得與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化為平實生動的語言...
他說,不論是納粹主義,還是法國的馬克思主義或極權主義,都是一種犬儒主義或奴隸主義,它們散發出的都是一種臭肉般的、令人噁心的氣味。由此,他主張人的存在必須體現在身體所投入的社會行動上,並堅持終生而樂此不疲。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基於對德國納粹集中營中的非人生活的切身感受和深刻反思,不僅建立了一...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2、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4、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5、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根本任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
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開闢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
總之, 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主要是從恩格斯晚年歷史觀和革命策略思想中發掘德國社會民主黨內修正主義的所謂“素材”。他們或者認為晚年恩格斯改變了走向社會主義的策略, 主張通過議會鬥爭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奪取政治統治, 對修正主義的出現負有“直接責任”; 或者認為恩格斯晚年通過強調思想意識形態和人的能動作用而修正了以...
面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危機,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積累固然是資本主義高生產和高消費所引起的生態危機的最終原因,但是,無產階級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當今無產階級的消費不再是馬克思所認為的維持其生命和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種病態的對奢侈品的消費,是一種消費異化。正是無產階級對奢侈...
新文化運動是塑造中國現代政治文化的關鍵時期五四時期「權利」觀念日益道德化,權利一開始被當作一種新道德,人們甚至用道德的種種屬性來評判權利。這種意義演變是以《新青年》為代表的部份知識分子拋棄自由主義、認同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因。權利的基本問題 1、 權利概念 “權利”一詞在古代漢語裡很早就有了,但大...
“將讀書和研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高校教師的職業本質上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注定與太多的喧囂、熱鬧無關,它很單純,也很純粹。”劉建偉有個近乎偏執的觀點:“讀書就是要單純點,如果複雜了,附著在上面的東西多了,終是走不遠。”所以,當學生問起自己適不適合讀博士的時候,他總是會...
第二,中國正處於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之中,市場經濟與私有制是不可分的,市場經濟發展下去,終將走向資本主義,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和資本主義文化的核心。第三,中國奉行開放政策,向西方學習,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大量湧入,滲透到科學技術、經濟思想、政治思想、文化娛樂、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各...
文章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唯物辯證法。它研究現實、反映現實、改造現實,是現實生活的靈魂和時代精神的精華,而不是傳統形上學和本體論;是以歷史、實踐為基礎的真正的智慧學,而不僅僅是知識或科學;是在認識世界基礎上改造世界的智慧,而不僅僅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更不是凌駕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