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是陳先達編著的政治理論讀物,首版時間是2018年4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 作者:陳先達
- 首版時間:2018年4月
- 類型:政治理論讀物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作為“2016中國好書”之《馬克思主義十五講》的姊妹篇,本書對理論領域和實際工作中最為關注的十個馬克思主義信仰重大理論問題作了回答:為何說馬克思是不朽的?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黨宣言》有何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何在?為何說未來屬於馬克思主義?如何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如何看待信仰危機問題與精神家園的重建?文化自信的本質與當代意義是什麼?如何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待中國道路?如何理解生活實踐中的信仰問題?全書重在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並最終落實到怎么用上來,說理透徹,行文流暢,既具有學術厚度又具有可讀性。
作品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講 不朽的馬克思
恩格斯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恩格斯說馬克思的逝世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無比悲痛。他在致威廉·李卜克內西的信中說:“我仍然不能想像,這個天才的頭腦不再用他那強有力的思想來哺育新舊大陸的無產階級運動了。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
一、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完美結合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締造者
三、以問題為導向是馬克思理論思維方法的精髓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以人民為中心
第二講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有人問我: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學說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當然是科學學說,但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共產黨來說,對馬克思主義者和一切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者來說,馬克思主義學說可以成為一種信仰。這裡所說的信仰,就是行為原則、理想追求、價值目標。
一、什麼是信仰
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學說還是信仰
三、科學信仰與宗教信仰的區別
四、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
第三講《共產黨宣言》的當代價值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中,《宣言》是篇幅較小但影響最大的著作。它可以被看作是其全部成熟著作的綱領和紅線,是理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關鍵。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是為實現《宣言》中的兩個必然性,為實現無產階級的徹底解放而進行的理論研究。
一、從《宣言》看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和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
二、是烏托邦還是科學社會主義學說
第四講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當代世界向何處去?如何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如何認識當代社會主義?特別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處理當代資本主義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與新興社會主義之間的關係?如何解決人類面臨的生態文明問題、貧富對立問題、公平正義問題?可以說,對這些問題的科學認識和合理解決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徵及其適用性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命力
第五講 未來屬於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際工作中,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這種狀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那么,如何認識這種變化?如何改變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的狀況?這值得好好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思想中的死東西和活東西
二、改變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的狀況
三、未來屬於馬克思主義
第六講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時代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一項重大歷史使命。在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兩個根本原則:一是問題導向原則;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一、問題導向與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二、中國道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發展
三、文化自信與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建構
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與當代學者的歷史使命
第七講 信仰危機問題與精神家園的重建
改革開放以來,物質豐富了,但上教堂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進寺廟燒香拜佛的人越來越多了,口誦南無,手捻串珠的人不少見。當然,信教是個人的自由,一個真正有宗教信仰、注重道德修養、一心向善的信眾是受人敬重的。但我們從這種現象中窺視到的不僅是宗教信仰問題,而是當代中國一些人正在尋找精神安頓之處。
一、科技與人文主導地位的嬗變
二、哲學在當代中國的暫時困境
三、精神家園的重建與中國哲學的前景
第八講 文化自信的本質與當代意義
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中就包括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包括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文化大國、文化強國。沒有文化的復興,也就沒有全面實現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會因缺乏精神和文化的支撐而後勁乏力。
一、文化自信:新時代的大問題
二、誰的自信: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自信
三、信什麼:中國文化特有的精神標識
四、文化自信的使命: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第九講 歷史唯物主義與中國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現代化必經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們對道路的自信,源自對文化的自信。中國不僅有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不僅是知識、智慧的積累,更是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一、中國道路與中國方案
二、中國道路之爭
三、中國道路的文化自信
第十講 哲學與生活實踐中的信仰
我們面對兩種哲學:一種是生活中的哲學,一種是書本上的哲學。我們不但要學習書本上的哲學,更應注意生活中的哲學。哲學既不能沒有形而上的問題即純哲學問題,也不能沒有形而下的問題即生活中的哲學問題。沒有形而上只有形而下,哲學就會變為生活常識;可沒有形而下,哲學就在天上,沒有著陸點,永遠與人的生活相分離。
一、讓哲學回歸生活
二、自由與任性
三、命運與時運
四、職業選擇與價值導向
版本信息
書名:馬克思主義信仰十講
作者:陳先達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4月
ISBN:978-7-01-019089-1
作者簡介
陳先達,1930年生,江西鄱陽人。哲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主任、第三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哲學學會會長、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哲學組組長。現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名譽會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務委員等。
著有《陳先達文集》(14卷本),出版《馬克思主義十五講》《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可信又可愛的哲學》《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的傳統與當代》《哲學與生活》等。著作和論文曾三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三次獲教育部優秀著作獎、三次獲吳玉章著作獎等多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