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圖強: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內容簡介: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國家與民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於中國,對於全世界,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千百年來,許多仁人志士曾經從不同角度總結中華民族的歷史經驗,給我們留下了《史記》、 《資治通鑑》等一系列傳世名著。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我們不應割斷歷史,我們有責任總結和繼承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的歷史時期。各級幹部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迫切需要加強學習,以提高他們在修齊治平方面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方法固然很多,而認真學習和總結歷史經驗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唐朝名臣魏徵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我們編撰《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的目的,就是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提供一面鏡子,使他們用中華民族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照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提高自身修養,做出符合國情民意的決策。中國悠久的文明史,也是治亂興亡更迭的歷史。治亂與興衰,不僅僅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特徵,時至今日,它仍然關係到社會的進步與倒退、國家的統一與分裂、民族的興盛與衰亡。
基本介紹
- 書名:變法圖強: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趙祿祥
-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150428, 7562150427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一、商鞅變法
(一)落後就要挨打
(二)富國強兵
(三)遠交近攻
(四)秦王親政的新氣象
范雎
呂不韋
二、王莽改制的悲劇
(一)王莽篡漢三部曲
(二)托古改制與王田制
(三)六筅與幣制改革
(四)外部環境對變法的制約
王莽
劉歆
三、北魏太和改制
(一)均田制的頒行
(二)遷都洛陽
(三)漢化政策
(四)民族融合的新氣象
文明太后
魏孝文帝
李沖
元澄
四、宋朝:王安石變法
(一)貧弱的泱泱大國
(二)王安石的政治主張
(三)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四)三不足精神與元祐更化
司馬光
五、元順帝親政與脫脫“更化”
(一)即位前後
(二)親政與“更化”
(三)變鈔與治河
伯顏
六、從葉淇變法到張居正改革
(一)不幸留下“罵”名的葉淇變法
(二)斷斷續續的修補
(三)隆慶新政:全面革新的前奏
(四)張居正改革:帝國的最後一抹輝煌
文摘
前412年,魏軍占領秦國的繁龐。
前409年至前408年,魏將吳起率兵攻取秦國的臨晉、元里、洛陰、合陽等城。魏國取得這一系列勝利後,河西之地全部歸魏所有,秦國退守洛水。在這種弱肉強食的鬥爭,秦國真正嘗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滋味。
秦國落後挨打,並不能證明秦國社會發展停滯不前,更不能說明秦人不思進取。在中國這樣廣大的地區,各地發展是不平衡的。在戰國開始之時,秦國並沒有置身於當時社會變革大潮之外,秦簡公和秦穆公都進行過一些重要變法。
在秦簡公時代,秦國至少進行過兩項重要的變革:一是“初租禾”;二是“令吏初帶劍”。公元前408年(秦簡公七年)的“初租禾”,標誌著秦國第一次按土地畝數徵收田租,承認公田和私田的合法性。這一措施,與魯國的“初稅畝”一樣,對社會經濟基礎的根本變革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初租禾”頒行前後,簡公六年又“令吏初帶劍”,簡公七年“令百姓初帶劍”。從今天來看似乎是件小事,實際上則是關係到社會階級構成的重大變革。劍是表示高貴地位的佩飾,從前只有貴族才有權佩帶,一般的吏和百姓是不準佩劍的。但是戰國以來,不顧身份限制,身為吏和百姓的人竟然也佩起劍來。“令吏初帶劍”的重要意義,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當時社會早已有佩劍之風,秦國政府敢於明令讓貴族圈子以外的人也佩劍,確是一個破舊立新的大膽舉措,是舊的社會等級制度正在瓦解的標誌。
序言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新的歷史時期。各級幹部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迫切需要加強學習,以提高他們在修齊治平方面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方法固然很多,而認真學習和總結歷史經驗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唐朝名臣魏徵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我們編撰《新世紀幹部歷史文化讀本》的目的,就是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提供一面鏡子,使他們用中華民族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照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提高自身修養,做出符合國情民意的決策。
中國悠久的文明史,也是治亂興亡更迭的歷史。治亂與興衰,不僅僅是歷代王朝的政治特徵,時至今日,它仍然關係到社會的進步與倒退、國家的統一與分裂、民族的興盛與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