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淵明詩》是宋 代詩人 李復所作詩詞之一。此詩相當於一篇讀後感,作者李復在讀過東晉陶淵明的詩集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了對陶淵明詩歌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借陶淵明的詩歌來抒發之際內心的情感思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陶淵明詩
- 創作年代:宋朝
- 文學體裁:雜詩
- 作者: 李復
《讀陶淵明詩》是宋 代詩人 李復所作詩詞之一。此詩相當於一篇讀後感,作者李復在讀過東晉陶淵明的詩集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了對陶淵明詩歌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借陶淵明的詩歌來抒發之際內心的情感思想。
《讀陶淵明詩》是宋代詩人李復創作的一首五言詩。此詩相當於一篇讀後感,作者李復在讀過東晉陶淵明的詩集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了對陶淵明詩歌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借陶淵明的詩歌來抒發之際內心的情感思想。作品原文淵明才力高,詩語...
《歸園田居》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
讀陶淵明責子詩依韻和之 《讀陶淵明責子詩依韻和之》是明代林大春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讀陶淵明責子詩依韻和之 灼灼池中蓮,花明摘其實。婉彼班生女,投機嗣史筆。誰雲烏獲身,不勝雛一匹。所思既匪彝,承家故無術。借曰猶未知,業非六與七。況復厭膏粱,行當樹榛栗。如之何勿思,甘為轅下物。
《讀陶淵明飲酒詩後》是詩人羅錦堂創作的一組詩。作品原文 其一 陶公名千載,境過常坎坷。偃蹇不得志,歸臥在山阿。愁來惟一醉,興起復高歌。晨興埋荒穢,歸後飯藜藿。塵俗不相擾,幽意吟詩多。笑傲東籬下,半世閒中過。其二 陶令歌五柳,環堵不備圍。嘯傲東皋上,閒看野雲飛。南畝春耕罷,戴月荷鋤歸。有...
《歸去來兮辭》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抒情小賦。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是作者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全文敘述了作者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隨世俗的精神情操。文章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
《讀陶淵明傳》是元代詩人周權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淵明任疏散,出處皆逍遙。悠然解縣組,不折五斗腰。晴川風日佳,歸舟喜搖搖。及門對妻子,不覺衣囊枵。居貧道則腴,念澹跡已超。時復會田家,興至不待邀。種豆在南山,種苗在東皋。投閒偶成趣,心逸身匪勞。孤懷托素琴,萬事付濁醪。樂天以乘化,內適何陶陶...
㉘黃:指黃帝。唐:指帝堯。陶淵明《贈羊長史》:“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莫逮:未及。逮,及,趕上。白話譯文 《時運》這首詩,是暮春紀游之作。穿上春天的服裝,到大自然中去領略和煦的春光;與影為伴獨自閒遊,內心交織著欣喜與悲慨。其一 四時運轉不停,春日晨光融融。穿上我的春服,前往東郊...
原鞍山師範學院教授鐵明:“《詠三良》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觀點,歌頌了唯君命是從的奴才思想,是一篇贊暴政贊殉葬的低劣作品。”(《優劣真偽值得一辨——對陶淵明詩〈詠三良〉之淺見》)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晉書》...
”陶淵明此詩“有會而作”,疑即有感於此而作。“斯濫豈攸志”以下四句,又是從“心”的方面說。詩人不僅重視生命的存活,而且更重視對生命意義的自覺把握。“斯濫”、“固窮”兩句,語出《論語·衛靈公》。詩人意謂在貧賤中有無操守,正涇謂分明地把生命的價值判然為二:君子高尚其志,安貧樂道,從而身處...
⑩伊何:惟何。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西漢劉向編、戰國屈原等作《楚辭·天問》:“其罪伊何?”東漢王逸注“其罪惟何乎?”⑪“時惟”句: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春秋《詩經·大雅·生民》:“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西漢毛亨《毛詩故訓傳》:“播百穀以利民。”時惟:是為。后稷,遠代堯舜時代農官,...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
讀詩·陶淵明 《讀詩·陶淵明》是2014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鐘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為...
這是一首送別詩,又是一首表達真摯友情的抒情詩,反映了陶淵明田園生活的一個側面。同陶詩的其他篇什一樣,這首詩也以它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讀者。按理說,送別詩完全可以寫得愁腸百結,纏綿緋惻,令人不忍卒讀,但這首詩卻以明白如話的詩句,舉重若輕,樸實無華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真是“一語天然...
此詩是吟詠陶淵明的詩作,屬於《慧人慧語之人生百誡》第二冊作品的一個中篇。讀史,可以鑑往知來。陶淵明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歸隱田園,古今稱譽。若人云亦云,縱然文筆比肩屈宋,亦毫無意義。本詩別出心裁,道出了陶淵明的聰明與失敗之處:安貧樂道災殃滅,好飲貪杯病患生;在詩結尾,作者臨紙...
《讀陶潛詩》是詩人馬祖常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伯夷恥粟餓,屈原避讒死。獨有柴桑翁,一不失張弛。所以百世下,風流激頹靡。遐觀八極表,浮榮何足數。作者簡介 馬祖常(1279―1338),字伯庸,世為雍古部人,居靖州天山(在今新疆)。高祖錫里吉思在金末為鳳翔兵馬判官,子孫因以馬為姓。曾祖從元世祖南征...
陶淵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雖讀經書,已有“樂讀”傾向。而在歸園田居後,又大有發展。這裡讀的就不是聖經賢傳,而是《山海經》、《穆天子傳》。《山海經》固然是古代神話之淵藪,而《穆天子傳》也屬神話傳說。它們的文藝性、可讀性很強。毛姆說:“沒有人必須盡義務去讀詩、小說或其它可以歸入純...
《桃花源詩》是晉宋之際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首詩。此詩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寧的生活,詩人以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切感受,突破了個人狹小的生活天地,從現實社會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難出發,結合傳說中的情形,描繪了一個與現實社會相對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全詩內容豐富,語言質樸,描寫具體...
千百年之後,仍有百餘篇詩文流傳於世,文中更沒有一字不清新純真。倘若東晉王謝兩大望族諸郎在,也比不上柴桑道上的塵土高潔。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年莫考。約作於慶元中,“慶元黨禁”時期,詞人閒居瓢泉時,讀陶淵明詩入迷,以至於愛不釋手,乃借小詞以遣懷。在宋代,經過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等人的極力...
逯欽立在《陶淵明事跡詩文系年》中就持非臨終絕筆說,認為陶活了六十三歲,而在五十一歲時大病幾乎死去,《擬輓歌辭三首》就是這時寫的。而吳小如認為,這三首自輓詩是陶淵明在大病之中,至少認為自己即將死去時寫的。至於具體的寫作時間,由於《自祭文》明言“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
陶淵明自己也是一個“欲有為而不能者”(《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少壯時既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憶我少壯時》)的豪情,歸耕後復多“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雜詩·白日淪西阿》)的悲慨,他在讀到這個神話時自然感觸極深而非作詩不可了。所以在這首詩中,也寄託著他自己...
4 五柳先生傳(晉 陶淵明).邵陽市第一中學 [引用日期2014-03-8] 5 張永剛 等.中國古代文學簡史與作品選(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1 6 陶淵明 著 劉繼才 編.陶淵明詩文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283-287 7 陶淵明 著 逮欽立 校注.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 8 朱一清.古文觀止賞析集評(三).安徽文藝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