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

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

《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是2009年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

基本介紹

  • 書名: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
  • 作者:魯迅
  • ISBN: 9787500120902
  • 頁數:116頁
  • 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 16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浙江紹興人。出生於破落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後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五四運動前後在北京參加《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並開始大量寫作小說、雜文等文學作品。1927年後居上海,參與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實際領導者和旗幟。生前出版小說集三種,散文集二種,雜文集十五種,通信集一種,文學史著作二種。在翻譯外國文學和整理中國古籍方面也成績卓著。其著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彙編為《魯迅全集》(十六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四卷)。

內容簡介

《讀名著·學語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記述了魯迅從童年生活到青年時求學的不同階段的過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這lO篇文章基本上是以時間為順序的,從《狗·貓·鼠》到《父親的病》這7篇,以及《瑣記》的第一部分,記述的是魯迅在故鄉紹興的生活。魯迅的童年生活,我們可以在《阿長與》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清晰的了解。
我們可以在《阿長與(山海經)》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清晰地了解到魯迅的童年生活。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作者對保姆阿長媽媽的回憶是感人至深的。阿長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婦女,“懂得許多的規矩”。她讓“我”在正月初一的清早給她祝福、、吃福橘等,表達的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婦女對美好生活的最質樸的願望。但是童年的“我”十分痛恨她對自己的嚴格,特別是在“我”頑皮的時候。但是,這怎么都掩飾不了她對“我”的愛,她給“我”講故事,讓“我’,知道她“偉大的神力”。特別是後來,並不識字而且把“山海經”說成是“三哼經”的長媽媽,卻為作者買來了他一直渴望得到的繪圖的《山海經》。文章不僅展現了“我”對長媽媽的懷念,而且也從側面揭示了長媽媽的堅忍。她給別人當保姆,沒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底層,卻仍然保持著對生活和周圍人的愛。
而《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等篇,展示的是更為廣闊的社會生活的畫面。《瑣記》記述了魯迅在南京、日本以及回國後的部分經歷,記錄了青年的魯迅為了尋求救國的真理而闊步前進的足跡。作者對於在南京學堂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了封建頑固勢力的反動嘴臉,改良派軟弱無力、不可能成功的實質。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和過程,在《藤野先生》中作了清楚的交代。魯迅鄙視東京留學生中那些醉生夢死、守舊頑固的清朝派遣的奴才們,獨自去仙台學醫了。學醫期間,在“幻燈片事件”中,魯迅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痛感醫學不可能救治當時的中國,從此棄醫從文,投身於新文化運動,積極參加民主主義革命。作品在夾敘夾議中,也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媒體評論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然。
——喻小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曲譜寫幼年往事的優美樂章,在這一膾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詩的筆觸舒捲自如地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
——陳孝全

目錄

名師快速導讀
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
地位與影響
故事概要
藝術特色
典型人物形象
小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後記
專家品讀
藝術的生命在於真實——讀《范愛農》/張盛如
《無常》賞析/劉正基
於平實中見真情,於平實中顯憤懣——讀《藤野先生》/張麗
必備知識要點
閱讀自我測試
參考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