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是惲代英所著作品,出自於《惲代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
- 作者:惲代英
- 作品出處:惲代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 編者:劉輝
《讀《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是惲代英所著作品,出自於《惲代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讀《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是惲代英所著作品,出自於《惲代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者簡介惲代英(1895—1931),字子毅。原籍江蘇武進,生於湖北武昌。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理論家和傑出的領導人。1919年組...
《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是戴季陶所著作品,出自於《戴季陶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者簡介 戴季陶(1891—1949),譜名傳賢,學名良弼,字選堂,又字季陶,筆名天仇,晚號孝園。生於四川廣漢,祖籍浙江吳興。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主任教官。繼而到上海、南洋等地擔任報紙筆政。武昌...
1925年六七月間,戴季陶先後發表《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等小冊子。他反對階級鬥爭,認為國民革命“是主張各階級的人,要拋棄了他的階級性,恢復他的國民性”。他反對國共合作,認為國民黨的生存必須具備獨占性、排他性、統一性、支配性。但同國民黨老右派不同的是,他主張在行動上採取緩和...
回國後,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主任教官。繼而到上海、南洋等地擔任報紙筆政。武昌起義後,任孫中山機要秘書。歷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宣傳部部長、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校長,國民政府委員、考試院院長等職。一生著述甚多,於各報刊發表了大量文章,並著有《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等。
因此,這一理論中包含有合理的核心。歷史意義 《孫文學說》奠定了三民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建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進化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認識論。由於時代的限制,孫中山當時所論證的仍然沒有超出舊三民主義的範疇,但他的進化論的唯物主義思想,是新三民主義的哲學思想基礎。
第七章 三民主義的理論——哲學基礎 第一節 進化發展的普遍觀念 第二節 以近代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自然觀 第三節 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第四節 社會歷史觀點——“民生史觀”第八章 孫文學說的持久、普遍意義 第一節 體現了眾多國家與地區社會演進的必然趨勢 第二節 將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與世界密切聯繫起來考察 ...
讀《純粹理性批判》與《現象學的觀念》札記 一、理性與知性 二、自在之物與先驗統一 三、先驗現象學 海德格爾之何所道說 引言 一、生存論轉向 二、無家可歸 三、存在者之存在 四、通向允諾之有 五、去期備 六、棲留何處?辛亥革命與孫文主義之道統 一、立憲與革命 二、“國民主義”與“國族主義”三、...
孫中山贈宋慶齡的《孫文學說》是上海華強書局1919年6月5日出版的,封面上有孫中山用英文書寫的:“獻給愛妻,孫逸仙,1919年6月6日,上海”字樣。文物介紹 《孫文學說》是孫中山在上海期間撰寫的一部哲學著作,書中系統闡述了“知難行易”的哲學思想。該書出版後,孫中山先後向親友贈書。這本是專門送給妻子的...
《管子》書中有精氣學說,認為人的精神作用來源於天的精氣,說“天出其精,地出其形”。這是一種類唯物主義的觀點,但含有形神二元論的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題,明確肯定形是神的基礎,比《管子》更進了一步。漢代思想家進一步討論了形神關係。桓譚提出燭火之喻,說“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燃)...
《孫文學說》1918年底完稿,次年6月正式出版。是孫中山的哲學代表作。 全書共分8章,集中討論了認識論問題,以大量事例理論化了“ 行易知難”的觀點,提出:“此為救中國必由之道。”該書宣揚了“行而後知”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對“知先行後”和“知行合一”說有所批駁 。在當時對革命起了一定作用。《孫文...
中國《孫子》已成為國際顯學 孫子文化對華人世界產生重要影響 《孫子》世界性傳播有重大現實意義 《孫子》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傑出品牌”孫子是站在世界智慧巔峰的高人 瑞士謀略學家縱論《孫子》智慧謀略 美國學者稱為了世界而推崇孫子哲學 美國大數據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美國學者論孫文與孫武 西方學者談《聖經》與...
因此也就不能給中國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缺乏了完全意義上的民眾基礎。指導思想 太平天國運動——《三原》《三原》的主要內容是相互聯繫的,它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為 這三篇文章的中心課題,是要建立一個“ 公平正直之世” 的理想社會,即“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的地上天國。洪秀全在《三原》里,巧妙...
孫中山在這裡先後完成了《孫文學說》、《實業計畫》等重要著作;在這裡孫中山會見了中國共產黨人李大釗、林伯渠以及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越飛等,商談國共合作,為“聯俄 聯共 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確立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奠定了基礎。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和平...
1925年參加西山會議派活動,並發表《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等文章,歪曲孫中山學說的革命內容,反對共產黨和工農運動,為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製造輿論,形成所謂“戴季陶主義”。1927年南京國民黨政府成立後,長期任考試院院長。1948年任國史館館長。後在廣州自殺。戴季陶是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
1925年5月,在蔣介石的支持下,他在上海薩坡賽路慈安里設立了一個“戴季陶辦事處”,專門從事反共著作,先後炮製了《孫文主義的哲學之基礎》和《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兩本小冊子,宣揚所謂的“孔孫道統”,妄圖用孔孟之道歪曲孫中山的思想,曲解三大政策,閹割其革命內容。戴季陶主義一出籠,立即成為國民黨右派進行...
民權報》主筆。後開始從政,任大元帥府秘書長、外交部長。1920年與陳獨秀等人發起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旋即退出。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任中央常委、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等要職。1928年至1948年任國民政府委員兼考試院院長。代表著作有《孫文主義哲學基礎》、《孫中山全書》、《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等。
相反論者則認為在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上,孫中山堅持了自然科學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把物質看作第一性、本源的,把精神看作第二性的、派生的,二者是“體”與“用”的關係。蔣介石本人在談到三民主義哲學基礎的時候這樣寫道:“承認精神與物質均為本體之一部分,既不是對立的,也不是分離的,物質不能離精神而存在,精神...
第二代是1950年至1979年,代表哲學家為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第三代是1980年,代表哲學家有成中英、劉述先、杜維明、余英時等。其中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於1958年元旦聯署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強調“心性之學”為了解中國文化傳統的基礎,標誌著海外新儒學的真正崛起,同時意味著中國...
所開課程有本科生的“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文化元典導讀”、“史學原典導讀”、“十三經導讀”、“中國翻譯史”、“明清以來中西文化交流”等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研究生的“中國古典文獻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文化史”、“明清西學史”、“明清專題文獻研究”和“中國古代史專題研究”等學位課程和選修...
桑兵教授,現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198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1992年晉升教授。1999年10月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出版《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等專著。主編《...
”這說明金佛莊已初步接受了視物質為精神之基礎,同時又承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軍官的心理 1924年在黃埔軍校時撰寫,發表在浙江的《責任》周刊和上海的《新建設》雜誌上的長篇論文,深刻揭露舊式軍隊內部腐敗黑暗的上下級關係和軍官們的不良心理,為徹底改造舊式軍隊、建設新型的...
愛因斯坦認為:“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分類是形式邏輯範疇。在文化管制的年代,中圖法必須以毛主席語錄作為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辯證...
方覺慧喜好古玩、信奉佛教。著有《明太祖武功記》《孔子編年記》《國父開國紀年》《周秦學案》《兩漢學道哲學》《孔子論禮輯要》等。人物事跡 發動學潮 1907年,子樵先生與詹大悲、宛思演、何亞新等考人黃州府中學堂,並與武昌新兵的熊十力、黃岡綠營的梅寶鞏等組織“證人學會”,繼續發展革命勢力。當時黃州學堂王...
吳澤霖致力於社會學、民族學和民族學博物館事業的研究,對中國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學科基礎的奠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1990年8月2日在武漢逝世。曾任職務 中國社會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1922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學堂,隨即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蘇里大學主修社會學,1927年獲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曾赴英、法...
“生元”既是宇宙進化的產物,又是人和動植物構造的基礎。“生元”來源於物質世界,是無生命物質長期進化發展的結果,而生命起源於“生元”。“生元”構造人類和萬物,就像人類構造屋宇、車船、城市、橋樑,又如“空中的飛鳥,即生元所造的飛機”,“水中之鱗介,即生元所造之潛水艇”。孫中山認為,“生元”既構造...
社會學專業教育教學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了解、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和創新創業意識,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各高校培養學生熟練掌握社會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國際視野和國情意識,具備...
1986-1990任中山大學中山市分校——孫文學院首任院長。1987年當選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以後多次連任;曾是安徽社聯主辦的《學術界》和浙江社聯主辦的《浙江社會科學》的學術顧問,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開放時代》的學術委員;200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訪問學者。主要著作 《中國現代思想散論》《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