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譚鐘麟(1822—1905),湖南茶陵人,清末政治人物。是鹹豐六年(1856年)進士,年輕時曾遊歷陝西,對陝西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同治十年(1871年),由陝甘總督左宗棠奏準調入陝西,出任陝西布政使,不久便護理巡撫。來陝任職前,陝西曾發生回民起義,回漢矛盾尖銳,許多回民難以為生。他到任後,解除了不許回民出城的禁令,並指示各府縣秉公處理回漢訴訟,贏得陝西回民讚譽。他重視教育,對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已有兩百餘年歷史、當時卻幾近關閉的
關中書院,下大力氣進行整頓,參照朱子
白鹿洞書院的規章和課程設定,修訂了關中書院的課程,並提出重躬行、講經義、稽史事、通時務、嚴課程五項辦學要求,使關中書院重新振興。他還注重實業,督導興修水利,疏通
白公渠;發放蠶種紙,鼓勵百姓種桑養蠶,使陝西絲織業大興。光緒元年三月十五日(1875年4月20日) 實授陝西巡撫,賞一品頂戴並賞頂戴花翎。三年(1877年)陝西大旱。譚鐘麟奏請緩徵蒲城、綏德等49廳州縣本年未征和舊欠錢糧;急調各州縣社倉庫糧賑濟災民;本省賑糧不敷,他通過朝廷向閩、粵海關借銀,解決向外省購糧、運糧所需經費。賑災中,他嚴禁囤積居奇,嚴懲肥私官吏,使災年平穩渡過。
光緒五年(1879年)秋調任浙江巡撫,加兵部尚書銜。他派人清查土地,核實漕平,更定厘稅,治浚河道,鼓勵商運,修築炮台,重建文瀾閣並珍藏乾隆帝賜予的“四庫全書”,名震一方。兩年後,調任陝甘總督。為準備新疆建立行省,他於八年(1882年)曾奏請在新疆南路設定丞倅牧令道員;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後,他為改變每年向新疆調運糧餉徵用大批民車的做法,專設官車局,減輕了百姓負擔。為解決鹽販哄抬鹽價問題,他制訂就場征課法,使食鹽價格下降。還在蘭州創建求古書院,在甘州(今甘肅張掖)創建河西精舍,選拔文人學者著書講學。十一年(1885年)
中法戰爭爆發。他上奏朝廷,請求率軍迎敵,未允。十四年(1888年)黃河決口,主動籌集60萬兩白銀援助河南修堤、賑災。任陝甘總督六年半,陝甘文化和經濟均有發展,庫儲銀百餘萬兩,各州縣積穀數百萬石,比他就任時增長十倍以上。同年(1888年)以目疾開缺回籍養病。
十七年(1891年)春奉旨入京,以尚書銜補吏部左侍郎,後歷任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閩浙總督、四川總督等職。二十年(1894年)加賞太子少保銜。二十一年(1895年)春調任兩廣總督,殘酷鎮壓了孫中山領導的乙未廣州起義。二十五年 (1899年),上諭令譚鐘麟赴北京覲見,次年李鴻章實授兩廣總督。三十一年(1905年),譚鐘麟逝世,終年83歲,諡文勤。
思想作為
反對法國擴大租借地範圍
1898年4月,滿清政府同意把廣州灣租借給法國。據《清史志》所載,原是指吳川縣屬南三都陸地上一個較大的村坊,範圍有20多平方公里(今湛江市郊燈塔鄉)。但是為了侵占更多的中國領土,法國妄圖擴大租界,有意拖延與兩廣總督譚鐘麟所派的勘界專員潘培楷談判。在勘定界址前的4月22日,法軍強占了海頭汛炮台,麻斜(吳川縣屬)等地方。法軍所到之地,放火燒村、搶劫財物、強占民地、傷斃人命、姦淫婦女,無惡不作,給當地老百姓造成嚴重災難。
時任兩廣總督的譚鐘麟,曾多次致電總理衙門,請求他們迅與法使交涉,要求法軍按原議勘界。1899年3月,法國向總理衙門要求“北至三水門頭,東至黃坡,西至舊縣村,南至大海,將硇洲、東海兩島全劃界內。”譚鐘麟、時任廣東巡撫鹿傳霖皆反對法國的劃界範圍,他們向總理衙門提出了一個縱橫30餘里,面積僅為法國要求租界範圍1/8的方案,請求總理衙門與法國交涉。但是由於法國堅持其侵略原則,達到最大限度占領中國領土的目標,不肯退讓,故從6月至8月的潘培楷與法方代表談判勘界毫無結果。
另外,為了實現其租界範圍的目標,法國曾多次武裝攻擊黃略、新埠等地,但清政府不予抵抗。1899年10月到11月,遂溪人民同仇敵愾,組織團練義勇抗法守土。
但最終遂溪人民抗法鬥爭失敗,清廷所派的勘界大臣、廣西提督蘇元春與法國代表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間的重要海港(今湛江港)及兩縣所屬的360平方公里土地劃入法國租借地,大大超過了原來吳川縣屬廣州灣的範圍。不久,清廷按照法國的要求撤換了反對法國擴大租借地範圍的兩廣總督譚鐘麟,並將遂溪知縣李鐘珏革職。
因循守舊,反對戊戌維新變法
譚鐘麟曾因“泄沓因循”而遭人嚴旨苛責,並為後世學者認為是維新變法的“觀望者”。譚鐘麟是當時公認的守舊派,曾不遺餘力地反對洋務運動。可知在當時洋務最為活躍的廣東,時任兩廣總督的譚鐘麟無疑在洋務方面無甚作為,更別提贊成“離經叛道”的維新變法了。梁啓超在1896年底回粵探親,致函汪康年論及廣東新政時說:“近日報務日興,吾道不孤,真強人意。惟廣東督撫於‘洋務’二字,深惡痛絕,不能暢行於粵耳。” 一年後,劉學海從廣東致函汪康年對譚鐘麟之固守表示不滿:“所最恨者,我粵通商最早,本習聞西學,奈此邦人士皆持守舊之說,深閉固拒,不少變通。居上者又與西學為仇,莫為提倡,殊可痛也。”而皮錫瑞也在1898年5月從廣東友人來信中得知:“文帥雙目瞽,兩人扶掖,惟痛罵洋務,而洋人要如何便如何”,對此,皮感慨道:“可笑可恨!何苦用此殘廢人斷送兩粵也”。可見,譚鐘麟之守舊,眾所周知。譚鐘麟反對革命並殘酷鎮壓革命,1895年殘酷鎮壓了孫中山領導的乙未廣州起義,殺害了陸皓東等革命黨人。
由於譚鐘麟有濃厚的忠君保國意識,對洋務維新運動持反對態度,戊戌時多次上疏反對變法,受到慈禧太后寵遇,次年因對慈禧太后租借香港九龍於英國事件不滿,不久便以年邁為由告老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