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掞

譚掞

明代凌迪知撰《萬姓統譜》載:“譚掞,字文初,北宋廣東曲江人,方髫齔與王安石同學,後安石為相,引為郎官,方行新法,掞不苟從,累遷廣文館學士。”其家學深厚,家風淳正。家中多人皆為聲聞一方之名人。

基本介紹

  • 本名:譚掞
  • 字號:文初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廣東曲江縣
  • 主要作品:《清淑堂》
人物生平,家風閒雅,結交好友,克己寬人,文行出處,結緣象州,品德淑行,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譚掞本人,生於宋仁宗天聖初年(1023年)。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譚掞舉鄉貢,被授廣南西路提舉常平、連州軍推官,後加為廣西經略司勾當公事。元豐七年(1084年),任戶部員外郎。元豐八年(1085年),隨王安石繼續修纂《字說》。元佑元年(1086年)由戶部員外郎遷廣文館學士。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被外放廣西,遷桂州府提舉常平(倉官)。宋紹聖元年(1094年)秋,知梅州(梅州太守)。宋紹聖三年(1096年),遷任廣南西路轉運副使。宋元符元年(1098年),遷廣南東、西路轉運副使。宋元符二年(1099年),再由廣南東、西路轉運副使,移遷為廣南東西路憲司(提刑點獄),知南恩州。宋建國靖中元年(1101年),降授為承議郎。宋崇寧元年(1102年),回家鄉曲江隱居。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獲賜特奏進士(《中華譚氏名人錄》)。

家風閒雅

其父譚昉,《廣東通志》(嘉靖)載:為曲江“刻苦積學”之士,曾“四上計偕”,但由於父母年老,家貧無以為養,因此,“不得已請補吏外台,久之,授海豐主簿……”後又轉英州司理、平樂縣令,再擢遷廣西潯州,出任知州……。時譚昉以“尤善楹聯詩對,特善箋表”,聲聞曲江(韶州)。於宋皇祐五年(1053年)登進士第(《中華譚氏名人錄》主編譚獻民)。
其弟譚昂,宋熙寧六年(1073年)癸丑余忠榜登進士第。仕至迪功郎。
其妻謝夫人,也是一名奇女子。鄭俠《西塘集》有“譚文初妻謝夫人,穎川汝陰人。居家雞晨以興,家之事無不遍視。舍此則讀書,觀古文,無事則書畫。二事皆精至,而於水墨,尤有閒淡之趣。”
譚掞一生所著的詩賦、文章頗多,但大多已散佚,現存僅遺有《邕管溪洞雜記》一卷。其逝後,有世人輯錄其詩詞,編成《譚掞詩詞全集》。

結交好友

王安石與蘇軾是我國歷史上有影響的文學家、詩人,都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二人與譚掞都是好友。
王安石跟隨父親王益在天聖八年(1030年)任韶州知府時,他只有九歲。他在韶州古私塾學堂“清淑堂”求學時,師從堪稱“舉師”的韶州教授譚昉。由此,譚掞及弟譚昂與王安石成為“同窗學友”。《廣東通志》載,“時益子安石方髫齔,與掞兄弟同學……”,其後三人都成材為官。譚掞曾以《清椒堂》賦詩:“群峰合勢曲江頭,二水交流夾一州。地有九嶷清淑氣,人無五嶺鬱蒸愁。”
後譚昉不幸因病去逝,時已身居相位的王安石,在百忙之中,特寫下輓詩《致仕虞部曲江譚君輓辭》:“同時獻賦久無人,握手悲歡跡已陳。它日白衣霄漢志,暮年朱紱水雲身。虛容劍幾今長夜,小隱山林只舊春。豈惜埋辭追往事,齒衰才盡獨傷神。”
宋神宗即位王安石為相後,開始推行變法。為使變法合乎禮儀,王安石以訓釋儒家經典《詩》、《書》、《禮》為由,編纂《字說》。元豐七年(1084年),譚掞到京都任戶部員外郎,跟隨王安石修纂《字說》。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卒後,譚掞以“不苟從累”,由戶部員外郎遷廣文館學士。
宋紹聖元年(1094年)秋,譚掞知梅州。當年,北宋大學士蘇軾被貶嶺南惠州。因梅州地近惠州,譚掞遂與蘇軾結交,並成為好友。蘇軾在為譚掞所書的《金剛經》作跋尾:“聞昔有人,受持諸經,攝心專妙。常以手指,作捉筆狀。於虛空中,寫諸經法。是人去後,此寫經處,自然嚴淨,雨不能濕。凡見聞者,孰不讚嘆,此希有事。有一比丘,獨拊掌言,惜此藏經,止有半藏。乃知此法,有一念在,即為塵勞。而況可以。聲求色見。今此長者,譚君文初,以念親故,示入諸相。取黃金屑,書《金剛經》,以四句偈,悟入本心。灌流諸根,六塵清淨。方此之時,不見有經,而況其字。字不可見,何者為金。我觀譚君,孝慈忠信,內行純備。以是眾善,莊嚴此經,色相之外,炳然煥發。諸世間眼,不具正見,使此經法,缺陷不全。是故我說,應如是見。東坡居士,說是法已,復還其經。”其中“孝慈忠信,內心純備”是對譚掞人品的高度讚賞。

克己寬人

譚掞在其一生仕途中,以在廣西的時間為最長。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至元豐七年(1084年)間,譚掞被授廣南西路提舉常平、連州軍事推官、負責糧食調劑和農田水利事務。不久,因工作認真負責,處事幹練,加為廣西經略司勾當公事。
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至宋紹聖元年(1094年)間,譚掞因“黨事”以戶部員外郎、廣文館學士,被外放廣西,遷桂州府提舉常平(倉官),負責糧食調劑和農田水利事務。
宋紹聖三年(1096年),譚掞從梅州遷任廣南西路轉運副使,重返廣西桂州,負責地方財賦及督察地方官吏的工作。任上譚掞"察奸慝,慎造獄",發現有奸邪、刁鑽的官員,或仗勢欺人的官吏,譚掞均“不避權貴,直言無隱……”;對一些一時犯錯的官吏,譚掞亦以好言相勸,能改則不罰。
宋元符元年(1098年)秋,譚掞遷廣南東、西路轉運副使,代朝廷掌管地方財賦、督察官員。
宋元符二年(1099年),譚掞再由廣南東、西路轉運副使,移遷為廣南東西路憲司(提刑點獄),主管廣南東、西路各州司法、刑獄和監察,兼管農桑。

文行出處

宋建國靖中元年(1101年),譚掞以“元佑黨事”由戶部員外郎、廣南東西路憲司,降授為承議郎。宋崇寧元年(1102年),譚掞離開桂林返回家鄉曲江,開始了其隱居生活。
在廣西為官期間,譚掞在地方官員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許多與其共事的官員和同僚,以及地方文士均成為其好友。因工作之便,或是與其愛好相關,他遍遊了桂林,並於多處留下題名紀念。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他在今桂林龍隱岩留下著名的摩崖石刻:“天下洞穴,類多幽陰,或遠水,清韻不足。龍隱岩高而明,虛而有容,復臨深溪,大概似碧落洞,而登覽之富則過之。”

結緣象州

象州“六祖岩”三字,是譚掞在廣西為官的第一個階段所書。即在元豐七年(1084年),任廣西經略司勾當公事期間。時到象州,參訪西山寺,上六祖岩、真隱岩,觀六祖隱修蹤跡,拜六祖聖像。因其身為曲江文人,對六祖慧能大師自是極為了解和崇拜。參訪六祖岩後,心情激動,當即揮毫寫下篆體“六祖岩”三個大字,並留下了“譚掞曲江文初書”及“元豐甲子歲”兩行小字。此即成為中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六祖岩”題刻。隨後譚掞即改京官,任戶部員外郎。象州舊志書中雖載有:“六祖岩,在西山寺後,登道盤紆,石穴空嵌,內可容數人,有石刻六祖岩三字。”但卻未點明作者,是為憾事。

品德淑行

宋代文人愛寫名字說,一般多為300--600字,唯鄭俠在《西塘集》中所書《譚文初字序》最長,達到了1142字。其中稱讚譚掞“……譚君名掞,君子人也!掞所以發揚乎人文,而非文之質也,君固有其質,而掞以文之故。吾字之以文初,稱其德而已矣。若夫由文之誠,足以輔佐堯舜……”
譚掞德厚才高,且高壽。公元1102年他離開桂林返回家鄉曲江開始隱居時,已年近8旬,而其同窗學友王安石則早在16年前已經過世。1138年獲賜特奏進士時,不知他是否還活在世間。如尚在,則已115歲。不論如何,都應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仁者壽”之說。

個人作品


   《清淑堂》
群峰合勢曲江頭,二水交流夾一州。
地有九嶷清淑氣,人無五嶺鬱蒸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