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實偏差是指當人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也就是說他們會很容易接受支持這個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這個信念的信息,甚至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認知資源貶低與他們看法相左的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證實偏差
- 外文名:confirmatory bias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認知證實偏差,行為證實偏差,具體事例,
認知證實偏差
認知證實偏差是指人們總是有選擇地去解釋並記憶某些能夠證實自己既存得信念或圖式的信息。例如當我們認為某個人是外向型的,以後對該人所表現出的與外向有關的品質注意的更多,並容易回憶起來。而對該人所表現的與外向無關的品質則不怎么注意。同樣,人們根據社會刻板印象去評價個體也是要證實個體與其頭腦中既存的圖式是相吻合的。證實偏差導致個體過分相信自己判斷的準確性,評價一旦形成便不輕易改變。這種偏差在錯覺相關效應中最明顯。如果兩種因素相互聯繫,人們就更容易注意並記住它們相互聯繫的信息,這種期望歪曲了人的知覺和記憶,使人將兩種因素之間聯繫知覺得比實際上更強烈。
影響因素
1.信念堅持:
人們會堅持相信他們的假設,即使這個假設與新數據相矛盾。總之,這種偏差對新數據都沒有足夠的重視。例如,如果人們相信有效市場的假設,即使出現顯著的反面證據,人們還是會繼續相信他,求證他,解釋他。載入,一旦你相信一個投資戰略叫另一種有利,你可能會不再注意那些負面的信息,這將導致人們基於一種微弱的證據而維持一種攝像,及時後續證據要求他們拒絕早期的信念。另外,當市場上形成一種“股市將持續上漲”的信念時,投資者往往對有力的信息或證據特別敏感或容易接受,而對不利的信息或證據視而不見,從而繼續買進並進一步推高股市。相反,當市場形成下跌恐慌時,人們就只能看到不利於市場的信息了,以致於進一步推動股市下跌。
2.錨定:
錨定往往也是導致證實偏差的心理因素之一。錨定並不是指人們誤解附加證據,而是指人們忽視附加證據。心理學證據揭示了這樣的現象:人們傾向於把證據理解為支持初始假設的附加證據。在解釋後續跡象時繼續原先的信念。這種效用包括這樣的傾向:回憶中具有這樣一種傾向,即將肯定的證據而且可靠的,而將否定證據視為不相關且不可信,因此在價值判斷中容易接受肯定的證據,而對否定證據則吹毛求疵。有了肯定的證據,決策者很快就減少了信息的複雜度,並且有選擇的記住具有支持性的印象。對於否定的證據,他們會繼續思考那些不至於破壞“選擇性解釋”的信息。他們甚至會把預期假設對立的模糊性和概念錯誤看做是對那些假設的基礎進行修正的提示。甚至一些完全不一致的或是隨機的數據被放置於一個合適的偏差模式進行加工時,仍能保持甚至加強某人的預期。
3.數據的模糊性:
證據的模糊性被廣泛認為時證實偏差和過度自信的重要媒介因素。KEREN(1988)認為視覺上不存在證實偏差,並認為,證實趨勢依賴於對問題的概括和界定程度(即解釋的需要),而不是簡單的視覺任務。定式思維使得我們根據先前的定性模式來解釋模糊的信息。一個教師常常能把學生的問題或答案解釋成有創造性或者是愚蠢的,而這種解釋往往是基於他先前對於學生的態度。
4.聯想:
人們通過估計不同現象間的相互關係來解釋求證問題。人們經常假想出事件的相互關係,而他通常可能並不存在。幻想的相互關係在證實偏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5.資料的選擇性蒐集:
證實偏差的一種形式是“基於審查”和“基於假說”的過濾。根據當前假設能合理解釋模糊數據時,人們傾向於“過濾處理”後的資料,不恰當的將它們作為進一步證明的證據。若一個學生針對一個明確的問題給出了不明確的答案,老師會因他先前對這個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假設而影響到期對答案的評價,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然而,根據對有可比性的答案的不同解釋打分之後,再用這些不同的分數作為進一步推斷該學生能力的證據,這樣做則是錯誤的。當資料的複雜性和模糊性要求運用先前的理論來解釋數據時,這種錯誤特別容易發生。
行為證實偏差
行為證實偏差是指人們對某人的社會行為總有一定的圖式,這種既有的因式會使該人交往時作出符合因式的行為,也就是說其行為表現符合他人對其行為的期望。它實質上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斯奈德等人(M.Snyder,E.D.Tankel977)讓一些男性被試在電話中與他們不相識的女人交談,事先告知一些被試,與他們談話的女人相貌很漂亮,告訴另一些被試與他談話的女人相貌不好。研究者分析了被試對電話中女人談話的評論,發現那些被告知很漂亮的女人的談話被認為比那些不漂亮的女人的談話熱情得多、可愛得多。原因在於,男性被試與"漂亮"女性談話時更熱情也更可愛,對方便作出了相應的反應。其實,與他們談話的女性未必真的漂亮,但男性被試關於漂亮女性行為的圖式引導了她們作出與之相吻合的行為。
具體事例
例如:文茜是一所重點大學的研究生,經過幾輪的面試,她擊敗了幾十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滿懷著勝利的喜悅來到一家大型企業,準備大展身手,可是四個月的工作經歷不僅使她希望破滅,而且跌入了失望的深淵。
不堪情緒的壓力,她來到了諮詢室。坐下之後,她就開始控訴自己的頂頭上司,宣稱上司故意冷落她,甚至給她小鞋穿。
她提出的第一個證據就是上司對她很冷淡,但是對其他的員工都比較和藹,比如早上見面,上司會向其他人熱情打招呼,可是就是不理自己。我反問文茜:“你主動向他打招呼了嗎?”文茜搖搖頭。我告訴她,上司沒有向下屬問好的義務,下屬倒是應該主動向上司問好。
於是文茜又說了一大堆“證據”,我沒聽完就打斷了她的話:“你是不是可以舉出幾十件類似的事情?”她點點頭。“這就是你的問題所在。”我說。
其實,文茜是陷入了自己製造的一個陷阱——用心理學的術語說,就是“證實偏差”。正如很多新人一樣,帶著對上司的敬畏,她進入了公司。這種敬畏使文茜對上司有一種莫名的敵意,把自己的上司妖魔化成一個“小氣”、“冷漠”的人。人們已有的觀念或期望會影響他的判斷和行為。他們總是有選擇地去解釋並記憶某些能夠證實自己已有觀點的信息,這就是認知“證實偏差”。
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者讓一些男士在電話中與他們不相識的女士交談,事先告知一些參與者,與他們談話的女士相貌很漂亮;告訴另一些參與者,與他談話的女士相貌不好。結果發現,那些被告知與很漂亮女士的談話,比與那些不漂亮的女人的談話熱情得多。原因在於,男士與“漂亮”女士談話時更熱情也更可愛,對方便做出了相應的反應——其實,與他們談話的女性未必真的很漂亮。
這樣就不難理解文茜的想法了,她在沒有與上司長期相處之前就設定了一個命題:上司故意針對她。於是在工作中不斷收集各種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證據”。更糟糕的是,她在日常工作中也秉承這樣的觀念與上司交往,這樣很可能會引發上司對她不滿,甚至是惡意的反應。
因此,我建議文茜換一個命題:積極地看待上司,並用積極的態度來交往。那樣,她就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