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龍(1204-1287):名唐、繼,別名晉卿,號卿、南塘,字元龍。江西省寧都縣黃陂鎮楊依村人。南宋景定三年 (1262)壬戌特科狀元。是贛南第二個狀元。幼就讀于田頭牛石山房,勤奮好學,為當地舉人黃諒門下高足。紹定戊子科 (1228)中舉。初次會試,出於疏忽落第,經多年苦讀,方登金榜。曾任修職郎、隆興府 (今南昌)教授、湖北運乾權留守司公事兼翰林學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謝元龍
- 別稱:唐、繼
- 字號:卿、南塘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江西省寧都縣
- 出生時間:1204年
- 去世時間:1287年
- 主要成就:狀元
主要事跡,家庭成員,父親,祖父,曾祖父,墓地,
主要事跡
先世由河南徙浙江紹興會稽輾轉至江西撫州赤欄門,謝小郎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06-一820年)從赤欄門遷虔化(今寧都)蔡江雙溪。謝元龍即謝小郎的後裔。
自幼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讀于田頭牛石山房,為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甲子科舉人黃諒門下高足。
紹定元年(1228年),25歲的謝元龍參加鄉試,獲得舉人。(捷報傳至老家,父親聽到這個喜報後高興得直流眼淚,重病之母聽後竟喜極悲來赫然長逝。謝元龍接到母親去世的噩耗,聯想到父母的辛苦,痛心不已,長年黯然傷神無心讀書。自後多次參加會試,都被落選。一起參加會試考生,有不少是謝元龍的舊雨新知,如曾逢龍、何柬之、廖應、文天祥等。每次謝元龍落選後,慣例幾個人湊在一起敘述衷腸、彼此振作鼓勵。朋友的鼓勵使他沒有灰心,每次落選後仍回到牛石山房,老師在世時,虛心地向老師求教。老師去世後,一邊與舊雨新知相互切磋,鑽研舉子之業;一邊為後來的學子講學,講授舉子之業。除講學維持生計外,謝時刻勉勵自己不廢學業,聞雞起舞,幾十年如一日。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樣樣皆通。刀槍棍棒弓馬騎射,無一不精。直到有一天,已為刑部郎官的文天祥前來敘舊文經武略,酒後進行文學、武藝切磋,皆為文天祥輸,文天祥感嘆“晉卿必成大器”,辭別後則向朝廷力薦元龍。謝元龍講學牛石山房年間,長勝、田頭因為這個牛石山房而人才輩出,無不夸好。(至今,長勝、田頭附近村民仍留有好文、習武之民俗習慣。)據寧都江夏黃氏族譜載,先後有曾逢龍、何柬之、廖應和三名進士和狀元謝元龍等在牛石山房講學。
景定三年(1262年),59歲的謝元龍中壬戌特科狀元。所謂特科,在《寧都直隸州志·選舉志·進士特奏名附》審,引用了明朝天啟年間謝詔主編的《贛州府志》謝詔的加注說:“此外,又有下第願試武藝,及上書獻頌,直令赴試者,謂之籽科。贛縣池夢鯉、寧都謝元龍是也。”
景定三年(1262年),此時59歲的謝元龍飽學經書,心智寬宏。掃清不平,問鼎洲郡,大有閒雲野鶴之風。盜賊不敢冒然而犯長勝田頭。忽有時,謝元龍經常聽說蒙賊元兵入侵占地殺人,日夜輾轉反側憂心不已。經同窗好友勸說亂世當效忠朝廷保家衛國,正好時任江西提刑文天祥入宮覲見,謝元龍才得以批准參加會試、殿試。謝元龍一身學識與功夫便在此關鍵時刻大顯身手,不僅才識過人,還在武藝上力敵各路武官及御林軍將領,刀劍碰擊促使御林軍將領虎口迸裂、無力握劍,元龍考場所向披靡。並在朝廷當即上書獻頌一舉奪魁,獲得科考制度中每三年只錄考一個狀元的榮譽,被欽點為壬戌特科狀元。謝元龍金榜題名後,被任命在史館修職郎(相當於翰林院修撰)修撰史書,以鑑古治今。不久,調任隆興(今南昌)府教授(正七品),講學文蹈武略。因元兵已兵分三路大舉南侵,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謝元龍升任湖北運乾兼翰林學士權留守司事抗元禦敵,在謝元龍指揮下,運籌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引出了南宋末年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的悲壯之歌.終因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謝元龍殺出重圍呂文煥力竭降元.元軍襄樊大戰破宋軍以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家庭成員
父親
謝天錫(1224-1275),名英,字漢高,人稱黃積十二府君,母親廖氏;據《贛郡志》卷二十二“人物誌封贈”載:“謝漢高,以子(謝)元龍贈修職郎。”
祖父
謝吉,祖母曾氏;
曾祖父
謝郁二郎,曾祖母何氏。
墓地
逝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享壽84歲。葬長勝村圾中圍上,俗稱“鼓山上”。歿後葬於今長勝鎮長勝村下馬嶺鼓山。墓前原立有 “聖旨”和“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石碑。因有狀元墓,在墓前大晤旁豎著一個石牌樓,上刻“聖旨”二字,後邊有個小土山名“下馬嶺”,山下一個小村叫“下嶺村”由此得名。名入《世界客屬十二屆懇親大會名人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