謜 ,讀音yuán 釋義:〔謜謜〕徐徐,緩慢,如“故謜謜而來。”
基本介紹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部首:言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7
- 五筆:YDRI
- 鄭碼:SGNK
- 筆順:見正文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信息
拼音:yuán 注音:ㄩㄢˊ
部首:言 部首筆畫:7 總筆畫:17
康熙字典筆畫( 謜:17; )
部首:言 部首筆畫:7 總筆畫:17
康熙字典筆畫( 謜:17; )
五筆86:YDRI 五筆98:YDRI 倉頡:YRMHF
四角號碼:01696 UniCode:U+8B1C
字形結構
[首尾分解查字]:言原(yanyuan)
[筆順編號]:41112511332511234
[筆順讀寫]:捺橫橫橫豎折橫橫撇撇豎折橫橫豎撇捺
[首尾分解查字]:言原(yanyuan)
[筆順編號]:41112511332511234
[筆順讀寫]:捺橫橫橫豎折橫橫撇撇豎折橫橫豎撇捺
基本解釋
謜
yuán
〔謜謜〕徐徐,緩慢,如“故謜謜而來。”
yuán
〔謜謜〕徐徐,緩慢,如“故謜謜而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 謜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0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元去聲。《說文》徐語也。引《孟子》故謜謜而來。今本作源。
又《玉篇》魚園切《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義同。
又《廣雅》度也。
又人名。《唐書》邕王李謜。
又《遼史·世祖紀》高麗王世於王謜來朝。
又《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銓。言語和悅也。
又《玉篇》魚園切《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義同。
又《廣雅》度也。
又人名。《唐書》邕王李謜。
又《遼史·世祖紀》高麗王世於王謜來朝。
又《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銓。言語和悅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謜
徐語也。從言原聲。《孟子》曰:“故謜謜而來。”魚怨切
『說文解字注』
(謜)徐語也。從言。原聲。魚怨切。十四部。孟子曰。故謜謜而來。萬章篇文。趙曰。如流水之與源通。據此。謜本作源。源古作原。葢許引孟原原而來證從原會意之恉。淺人加之言旁。如百穀艸木麗於地加艸頭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