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句讀》是2024年9月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左克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句讀
- 作者:左克厚
- 出版時間:2024年9月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24912
- 定價:78.00 元
《論語句讀》是2024年9月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左克厚。
《論語句讀》是2024年9月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左克厚。內容簡介本書本書系左克厚先生“經典句讀系列”之一。本書從字到句再到章深入解讀《論語》,努力還原孔子思想的語境,把握孔子思想的本義,避免誤讀。既有同情地理解...
總的來說,該書是一部從語言文字角度來討論《論語》文句的通俗講義。全書分為七章。第一章重點討論為什麼叫《論語》,《論語》的“論”字為什麼讀lún,以及《論語》的編撰和流傳的過程。第二章討論與《論語》的閱讀和理解有關的五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一、版本、校勘;二、分章;三、句讀;四、詞語的理解...
《〈論語〉導讀》是201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原文《論語》版本較多,個別字詞與句讀在不同版本中不盡相同,《〈論語〉導讀》不定於一個版本,而是儘可能比較不同版本,選擇其中最優者錄入。注釋對比較冷僻的或古今異義的詞語注音釋義,注音採用漢語拼音字母,釋義大多先講本義(或基本義),再按...
《論語新注《閩南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人文社會)叢書》》是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毅婷,曾振宇。內容簡介 1,校勘:以中華書局出版的《四書章句集注》點校本為底本,選取傳世的相關善本及出土史料,與之相互校勘,反覆比照,擇善而從。2,注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本,參考歷代經典注本,凡...
《論語貫通》是2024年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論語貫通》是一本獨特的書籍,它不僅提供了《論語》的原文,還對原文進行了句讀新解、延伸閱讀和詳細的註解。這樣的結構使得讀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論語》的內涵,並在現代背景下對其進行新的解讀。在“句讀新解”部分,作者展示了對《論語》獨特的見解。...
三、馮氏說解對深入理解《論語》原文大有幫助。如諸書對《陽貨篇·陽貨章》的斷句各行其是,以致歧見紛出而又莫衷一是;至於人們讀後也確實覺得雲山霧罩,不得要領。但馮氏說解中僅一句“記者於此方著個‘孔子曰’” 云云,即可解決問題,因為這種正確的句讀立馬使人憬悟孰是孰非。又如在對《憲問篇·南宮适問...
論語一條 孟子一條 漢書十一條 荀子一條 準南子一條 法言一條 三 當屬上讀而誤屬下 凡四十五條 尚書一條 詩經一條 周禮一條 禮心五條 左傳六條 公羊傳一條 論語二條 孟子四條 爾雅一條 史記一條 漢書十七條 荀子四條 呂氏春秋一條 四 當屬下讀而誤屬上 凡四十一條 尚書三條 禮心一條 左傳十一條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論語·泰伯》,傳統句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處 《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類似 《管子·法法》:凡民從上也,不從口之所言,從情之所好者也。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尊德義》)上不以其道,民...
出自《論語·第八章·泰伯篇》原句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釋義 由於古漢語沒有斷句,所以人們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按照不同的斷句,對此句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釋義一 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句讀古之有之,並不是文化大革命的發明。文化大...
例△有美玉於斯,韞@②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表示姓氏,讀jiǎ。後來由於有了“價(jià@③)字,才分擔了“價錢”這一義項。3.許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讀音,與今音異讀。如“食”、“其”等,在用於人名時,“食 ”讀yì,“其”讀jī。例△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
所謂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這裡的“說”是“悅”的通假字,因此,就應該讀成它所通的“悅”字音“yuè”, 而不能再讀它的本音“shuō”了。古音異讀 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知:懂得。其為惑也:它們作為疑惑。其,它們,指不跟從老師學習而遺留下的問題。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當於“於”,...
子在川上曰是出自《論語》的語句,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有這個背景,故後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然亦有一解,認為“逝”通假“誓”,學習聖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河流一樣,從“聞其道”的源頭開始,後浪推前浪,...
[42]題為“孝哉閔子騫”二句:《論語·先進》:“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43]破:破題,為八股文程式之一。起首兩句必須概括剖析全題,因稱。[44]月旦:品評。語出《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45]...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出自論語《子罕》。傳說孔子在2500年前聞聽呂梁洪(今徐州呂梁山)乃四險之最,帶得意弟子數人,前去觀洪。不料孔子同弟子快馬加鞭路過一個山旮旯時,因山路崎嶇,車軸“...
⑧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何……之有”可譯作“有什麼……”,“何功之有”即“有什麼用處”,是反問句。其用法特點是:何+名詞+之+有。“何以……為”、“何……為”可譯作...
如《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鄭註:“弗畔,不違道”。俞氏認為:“畔”即是“畔喭”,本是疊韻字,急言之則或曰“喭”,“由也喭”就是這種現象;或曰“畔”,亦可以“弗畔矣”就是這種情況。《詩·皇矣》中“無然畔援”中“畔援”即是“畔喭”的意思。《玉篇》...
論語集注卷九 論語集注卷十 孟子序說 孟子集注卷一 孟子集注卷二 孟子集注卷三 孟子集注卷四 孟子集注卷五 孟子集注卷六 孟子集注卷七 《四書章句集注(下冊)》目錄:孟子集注卷八 孟子集注卷九 孟子集注卷十 孟子集注卷十一 孟子集注卷十二 孟子集注卷十三 孟子集注卷十四 四書家塾讀本句讀 四書章...
11.服:《書·禹貢》:“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書·酒誥》:“肇牽車牛,運服賈。”《論語》:“有事,弟子服其勞。”《墨子·尚賢》:“以德就利,以官服事。”這裡用為從事、致力之意。12.率:《書·伊訓》:“於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詩·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凡呀凡訓蒙呀,須呀須講究呀,詳呀詳訓詁呀,明呀明句讀呀,為呀為學者呀,必呀必有初呀,小呀國小終呀,至呀至四書呀 論呀論語者呀,二呀二十篇呀,群呀群弟子呀,記呀記善言呀,孟呀孟子者呀,七呀七篇止呀,講呀講道德呀,說呀說仁義呀。作呀作中庸呀,子呀子思筆呀,中呀中不偏呀,庸呀庸不易呀 作呀作大學...
凡呀凡訓蒙呀,須呀須講究呀,詳呀詳訓詁呀,明呀明句讀呀,為呀為學者呀,必呀必有初呀,小呀國小終呀,至呀至四書呀 論呀論語者呀,二呀二十篇呀,群呀群弟子呀,記呀記善言呀,孟呀孟子者呀,七呀七篇止呀,講呀講道德呀,說呀說仁義呀。作呀作中庸呀,子呀子思筆呀,中呀中不偏呀,庸呀庸不易呀 作呀作大學...
清黃宗羲撰。宗羲有《易學象數論》,已著錄。是篇以其師劉宗周於《論語》有《學案》,於《大學》有《統義》,於《中庸》有《慎獨義》,獨於《孟子》無成書,乃述其平日所聞,著為是書,以補所未備。其曰“師說”者,仿趙汸述黃澤《春秋》之學題曰《春秋師說》例也。宗周之學,雖標慎獨為宗,而大旨...
由此亦使書文失其真,如漢石經殘碑《尚書》、《論語》中邦字多改為國,是避漢高祖劉邦諱;《漢書》稱莊子為嚴子,是避漢明帝諱;唐人稱《四民月令》為《四人月令》,是避唐太宗諱。校書者必須熟悉歷代諱字及其避諱方法,始能校正。陳垣著《史諱舉例》(1933)8卷示例,也是有關校勘方法的重要著作。廣義校讎...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曰平上,日去入。此四聲,宜調協。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
《論語註疏·為政》舊注的內容 舊注的內容很廣泛,主要包括解釋詞義、註明音讀、疏通文意、闡明思想、分析句讀、講解語法、說明修辭手段、詮釋典故、校正文字、考證人名、地名等,例如:解釋詞義例 《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毛傳:“靜,貞靜也。女德貞靜而有法度,乃可說也。姝,美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