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死生》是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興勇。
基本介紹
- 書名:論死生
- 作者:吳興勇
- ISBN:9787216044837
- 頁數:306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討論生老病死的書。本書告訴讀者: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人只有消除了這種恐懼,才能延年益壽,活到人的自然壽命。本書包含許多有益的勸告,特別是融入世界上從古至今許多科學巨人、文壇泰斗的高超見解,使讀者能在輕鬆的心情下讀完此書,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
佛家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痛苦,本書意在告訴讀者,這四大痛苦實際上是一種十分自然的過程,人如果懂得順應這些過程,人生就會過得很愜意。“夫物芸芸,復歸其根”,來自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勿為生而喜,勿為死而悲,守分知命,順乎自然,是最好的人生態度。
大多數人從8—10歲起就知道他們也會死,此後死亡的憂慮就終生伴隨著一個人。這種憂慮十分有害,會大大縮短人的生命。有鑒於此,本書對人們忌諱談論的禁區——死亡現象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目的在使讀者能安心地享受人生的快樂,痛痛快快、瀟瀟灑灑度過有限的人生,使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過得有價值、有意義,不至於因人生短暫的憂慮而影響生活質量。
有哲人說:“活著是個瘋子,死了是個智者。”又有哲人說:“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過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本書中哲言警句俯拾皆是,充滿智慧,引人深思……
作者簡介
吳興勇,字魏生,1939年生,湖南邵陽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6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受教於陳寅恪、岑仲勉、劉節、楊榮國、梁方仲、陳序經、端木正等享譽海內外的一流教授、史學大師,因而在歷史學方面得到名家真傳,有很深的造詣。在文學和哲學方面也頗有建樹,為通識博知型學者。著有:《東亞風雲》(上中下三部曲)、《_代兵仙韓信大傳》、《馬可·波羅旅行記》等歷史小說;《卡耐基》、《海倫·凱勒》、《南丁格爾》等人物傳記;《炎黃源流圖說》、《鄧姓史話》、《魏姓史話》、《謝姓史話》等歷史學術著作;《死亡學筆記》等哲學著作;與他人合著《漢族的歷史和發展》、《帝王春秋》等歷史著作。此外還精通俄語和英語,譯著有:《靈與肉的煉獄》、《暴發戶秘史》、《美國史譯叢》、《作家之妻》、《形形色色的巫術》、《阿·托爾斯泰童話集》、《母親》、《卓婭與舒拉的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愛情》、《魯迅評傳》等。
編輯推薦
世界上有一種沒有腳的鳥,它的一生只能夠一直飛翔,飛累了就睡在風中,這種鳥一輩子才會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來臨的時刻。
死別的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們去活,哪一個更好,惟有神才知了。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死亡的恐懼,人只有消除了這種恐懼,才能延年益壽,活到人的自然壽命。本書從全新的角度對生命和死亡問題進行全面的論述,旨在消除讀者在這些問題上所感到的空虛、沮喪、悲觀、絕望和恐懼,使人們能採取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本書包含許多有益的勸告,特別是融入世界上從古至今許多科學巨人、文壇泰斗的高超見解,使讀者能在輕鬆的心情下讀完此書,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
目錄
前言
死亡篇
面對死亡
生者,行也;死者,歸也
梁啓超生死觀八說
儒家:敬鬼神而遠之
莊子:一死生
你整個的 生就是現在
生不知愛,死不知惡
——陶淵明為自己寫輓歌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靈鬼文學
夢·死亡·招魂術
夢與死亡
招魂術
《惡之花》:死亡旅行
死亡——文學的永恆主題
《金瓶梅》與《紅樓夢》
佛教與死亡
基督教與死亡
伊斯蘭教與死亡
純理性與非理性觀念的死亡與永生
永生意味著什麼
生存空虛說
上帝死了
健康比永生更有價值
未知生,焉知死
永恆的恐懼——存在主義論死亡
她選擇了哭泣,我選擇了“死亡”
死亡是一種日益迫近的不確定性
恐懼來源於虛無的意識
海德格爾“向死而在”與賈瑞照風月寶鑑
海德格爾的死亡理論
死亡的特有性質
賈瑞照風月寶鑑
誰自覺走向死亡,誰就是自由
人對死亡的反抗
死的價值
只有妖怪才不死
論自由地死
超越死亡
苦行僧
死亡給人的感受
詩人的心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現代人如何回應死亡的挑戰
“俄羅斯的良心”與《伊凡·伊里奇之死》
死亡對不相干的旁人的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的生死觀
《伊凡·伊里奇之死》
超越時空——兩個巨人的對話
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狄浦斯情結
愛與死的衝突
特殊的死亡——自殺
自殺之謎
詩人之死
自殺問題及其防範
葉落歸根
兩片葉子
“我們不久也要跟蹤前往”
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死亡主題
現代新詩的死亡意識
當代先鋒詩歌中的死亡意識
當代文學的死亡意識
死法
瀕死體驗
瀕死語錄
臨終詩篇
安樂死(優死)
安息所
日本人的生死觀
日本人對生死問題的探索與研究
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
印度人的生死觀
前世今生的對話
愛滋病:今天明天
關於腦死亡標準的爭論
自然之死與人類之死
突破死亡禁區
生命篇
人生的使命
理想的人生
人生悲劇的根源
馬騰教授的勵志哲學——戰勝逆境的方法
理想社會的人生
人生的意義
人生意義對個人行為的調節作用
個人幸福在於創造
悲觀主義哲學家論人生的意義
哀樂相生的人生哲學
生存過程中“淪為乞丐”的可能
愛情“天長地久有時盡”的可能
名位之危
重視個人的西方人生哲學
自由的虛無
存在先於虛無
虛無消解存在
虛無追求存在
自由的虛無
人類對自身的認識
純哲學認識並不能解決人生意義問題
不要迷信烏托邦
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仍十分有限
人與動物的區別
人的生物本質
人類道德的根源
人的社會本質
生命的尺度——人和人的未來
人生是人的社會本質和精神基礎完善化的過程
生命的尺度
死亡是種族進化付出的代價
老齡化國家和老齡化世界
消極性休息對老人無益
勞動使人忘記“老之將至”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
造人的構想是要把人變成魔鬼
凡是危及人類未來的科學實驗都應禁止
生育和性遭遇挑戰
死亡之死亡
克隆技術能實現長生不老嗎
受各界關注的生命倫理學
每人有自己的生命尺度
人的正常壽命
一個老年學家的玄想
生命的奧秘
生命是什麼
陰陽之氣,凝而為人
達爾文物種起源
細胞核的染色體——遺傳基因
釀酒酵母使人們發現了酶
奇妙的雙股螺旋線
大腸桿菌和人的基本結構相同
區分霉和鐵鏽的標準
衰老和死亡
魏斯曼的學說
長壽不是生物學上的有益現象
人類文明綿延不絕使人的精神永生
生物的壽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生長越快,壽命越短
多種影響壽命的因素
基因中的死亡密碼
魏斯曼學說的悲觀色彩
衰老是進化的消極效果
進化的目的在於增強抗老機制
生物體記憶體在著兩種機制
老年學應綜合化系統化
衰老的邏輯一數學模型
人體好比一台極複雜的機器
逃避死亡的假說
人的死亡秘密
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
衰老的原因在於不能及時替補損傷細胞
斯揣勒教授的長生夢
古今長生學說
古人的成仙夢
延長壽命的最佳方法是不要縮短它
我們活著是由於有些事情待我們去做
一段難以忘懷的人生經歷(代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