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均權制度》是胡漢民所著作品,出自於《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均權制度
- 作者:胡漢民
- 作品出處: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論均權制度》是胡漢民所著作品,出自於《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論均權制度》是胡漢民所著作品,出自於《胡漢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民國二十年十一月,我從上海到廣州,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和國民政府聯合紀念周中,曾講過這樣幾句話:滿清以集權而亡,以集權而死,今之人以集權...
均權,漢語詞語,讀音jūn quán,意思是力量相當。解釋 1.謂力量相當。2.猶分權;平權。出處 漢·劉向《說苑·君道》:“夫燕齊,非均權敵戰之國也,所以然者,四子之力也。”《後漢書·申屠剛傳》:“周公攝政,聽言下賢,均權布寵,無舊無新。”清·梁章鉅《退庵隨筆·官常》:“以中台不便於察外吏,...
《均權與均勢》是蕭公權所著作品,出自於《蕭公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獨立》二〇八號《論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一文裡面,陳之邁先生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問題。陳先生以為“自從秦代統一中國以來,我們一向的理想是中央集權的政制”。但是事實上“地方的官吏不一定是絕對服從中央的,不服從中央有...
論均權制度(1934)軍治黨治與同志對中國政治應有的自覺(1935)大亞細亞主義與抗日(1936)民族主義與自力更生(1936)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的民族主義(1936)函電稿 胡主席漢民致馮總司令玉祥青電稿(1927)胡漢民致陳濟棠蕭佛成鄒魯等函稿(1933)胡漢民致方振武函稿(1933)胡漢民致張學良函稿(1933)胡漢民致於學忠...
萬仲文(1911-1988),原名萬蔚程,曾用名黃漢興、萬劍峰,後改名仲文,海南儋州白馬井鎮人。歷任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大學教授,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名譽副主席,自治區政協常委等職。主要著述有《中國外交之史的分析》《均權制度的理論研究》《近代日本對策論》等。人物生平 萬仲文(1911-...
8.關於均權制度 9.組織新國民黨 第十一章 力主抗日,反對妥協退讓 1.對日侵華之警惕與自保之決心 2.反對妥協與我們的生路 3.關於抗日宣言與時評 第十二章 傳承孫中山學說 1.傳承三民主義不遺餘力 2.三民主義的連環性 3.建國方略與蘇聯建設比較研究 第十三章 詩人革命家 1.詩人之詩 2.讀書人本色 3.身後...
一、“建單一國,行集權制”:單一制下的均權思想 二、“各省聯合,互謀自治”:直接民主上的縣自治 三、均權主義的理論基礎和實際目標 第二節 均權制在制度上的確立 一、《建國大綱》對均權制的確立 二、均權制的評述與思考 第三節 現代國家建構新思路下的央地權力聚散 一、“以黨建國”:現代國家建構的...
提出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建國方略 在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製複決之...
①按照權力的控制程度來劃分,可以分為集權式、分權式和均權式領導。②按照領導者所管理的重點來劃分,可分為重事式、重人式和人事並重式領導。③按照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劃分;可分為:專斷式、民主式和放任式。3、領導方式與方格圖 (1)利克特的領導模式 1961年,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書中把領導方式歸納為...
39. 均權制度與地方政府 40. 憲法中人民之權利及義務 41. 我國憲法中個人自由權詮解 42. 選舉制度的研究 43. 中世紀的民治主義和選舉制度 44. 職業代表制與比例代表制之比較論 45. 直接民主政治的前顧與後瞻 46. 中國現行法令與個人自由 47. 憲法與教育 48. 國家對人民的賠償責任 49. 國家賠償制度概論 ...
十五、凡候選及任命官員,無論中央與地方,皆須經中央考試、定資格者乃可。十六、凡一省全數之縣皆達完全自治者,則為憲政開始時期,國民代表會得選舉省長,為本省自治之監督。至於該省內之國家行政,則省長受中央之指揮。十七、在此期間,中央與省之許可權采均權制度。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
余 拯 (1904~1968) 字博倫,湖北沔陽人。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黃埔軍校第六期步科、德國柏林大學國防研究院、台灣革命實踐研究院畢業。1968 年 3月7日病逝。著有《歐戰後中國政治演進與民族生存奮鬥》、《均權制度的研究》、《國防科學原理》等。人物經歷 歷任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黨部執行委員兼組織部長,第四十五師...
均權與均勢 均權與聯邦 論縣政建設 施行憲政之準備 憲政的條件 說言論自由 憲政卑論 憲政實施後之中央政制 怎樣研究憲草 憲政的心理建設 憲政二疑及其答覆 英美民主政治 中國君主政體的實質 一、中國君主專制政體的形成 二、專制政體的定義 三、中國專制政體的實質 四、中國限制君權的制度 五、限制君權制度的實際...
中華民國憲法是司法制度的根本大法。該法制定於孫中山所著的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的理論基礎上,司法制度獨立於其他行政、立法、考試及監察等,明確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許可權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中華民國法律的規定修訂,除特殊法例外,均須由立法院審議通過,由總統...
第五十九條 中央與地方之許可權,依建國大綱第十七條之規定,采均權制度。第六十條 各地方於其事權範圍內,得制定地方法規。但與中央法規牴觸者無效。第六十一條 中央與地方課稅之劃分以法律定之。第六十二條 中央對於各地方之課稅,為免除左列各款之弊害,以法律限制之:一、妨害社會公共利益;二、妨害中央收入之...
均權與均勢 均權與聯邦 論縣政建設 施行憲政之準備 憲政的條件 說言論自由 憲政卑論 憲政實施後之中央政制 怎樣研究憲草 憲政的心理建設 憲政二疑及其答覆 英美民主政治 中國君主政體的實質 地方民意機構的初步檢討 低調談選舉 制憲與行憲 論憲草中的國體 憲法與憲草 中華民國憲法述評 說民主 中國政黨的過去與將來 ...
為了明確中央立法權的許可權範圍,民國末期還以憲法形式實現了中央立法權與地方立法權的劃分。這一分權機制以孫中山提出的均權主義為指導原則,也充分學習與借鑑了西方中央與地方立法分權的經驗。這一糅合了中外不同理念與經驗的分權體制,有其自身的優點與長處,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問題。
論專家行政 釋“均權”都市與自治 走上憲政之路 談厲行考績 制憲與國民大會 一年來的國內政治 談談獨裁政治 地方制度的基礎 地方自治與市政 調整縣市軍事機構 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政治的諾言 中央行政與省行政 行政上的權責關係 國內經濟 論我國戰時及戰後的稅制 經濟自給與戰爭 我國的銀行界的新使命 戰後復興政策 財...
《政治建設論》,1942年重慶獨立出版社出版。《權能劃分及均權政制》,1946年重慶正中書局出版。《現階段的建國論》,194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近世民主憲政之新動向》,194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各國政治制度》,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近代國際問題與中國》,1929年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英帝國主義與...
(一)關於中央及地方之許可權,采均權主義。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不偏於中央集權制或地方分權制。(二)各省人民得自定憲法,自舉省長;但省憲不得與國憲相牴觸。省長一方面為本省自治之監督,一方面受中央指揮,以處理國家行政事務。(三)確定縣為自治單位。自治之...
均權主義,孫中山先生的一個偉大發明 可他老人家能 掌握這個均權的“秤桿”嗎?馬上“天子”靠軍隊與武力一統天下;馬下“天子”手提錢袋卻犯暈,不知所措。那么,究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的實質是什麼?一個具有憂患性的問題。1995年5月1日的《北京青年報》在“盛世危言”欄目 中列舉了“2000年中國目標系統的20個...
一、孫中山:從聯邦制到“均權主義”二、北洋政府:聯省自治、省憲運動 三、南京國民政府: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四、蘇區和解放區的立法 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立法 一、1949年到1954年:分散立法時期 二、1954年到1979年:中央集權立法時期 三、1979年至今的分權立法階段 第四節世界各國地方立法 一、單一制國家...
一、孫中山均權主義的自治模式 二、國民政府文本中的自治、自治權 三、國民政府民族自治實踐 第四章 近代以來自治權在中國的歷史演進(下)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地方自治思想與實踐 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地方自治思想的提出 二、邊區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權的自治政府 第二節 民族權利的嬗變:自決權到自治權 一、少數...
孫中山的均權主義思想 市場經濟下的政策大戰:一個亘古未有“奇觀”“飛去來器”第二章 典型案例:成敗得失話領導 三國的資源分配及管理比較 曹操的用人及法家治理 諸葛亮與法家及蜀漢的權力分配 東吳的內部結構 幹部體系建設的歷史經驗 兩周的包容:上層的堅凝 漢代政治權力的基礎:中層的堅凝 唐代的用人:中層的...
● 政府與大學關係縱論,理工高教研究,2002,5 ● 均權化:當今西方教育管理的新特徵,外國教育研究,2002,11 ● 百年回眸:外來影響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1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高等教育》,2001,7)● 比較視野中的中國一流大學建設,比較教育研究,2001,5 ● 國內外...
1924年,主張地方與中央“均權”的孫中山在《建國大綱》中提出中國地方政制應實行“省—縣二級制”,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遵奉“總理遺教”將其寫入1931年6月頒行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然而,“省—縣二級制”在運作中很快就出現了傳統性難題,即省級政區轄縣數量多,行政不便,也不利於“剿共”的推進。
6.2.5 確立了司法獨立的基本理念和制度 6.2.6 確立了現代財政體系 6.2.7 確立了基本的人權保障理念和法律制度 第七章 訓政的推展(二):未竟的地方自治 7.1 訓政前中國的地方自治 7.1.1 帝國末期的紳商自治 7.1.2 籌備立憲過程與地方自治 7.1.3 第一共和國的地方自治 7.2 均權制的地方自治理念 ...
(八)中央與地方之許可權,采均權主義,各地得採取因地制宜之措施,但省、縣所頒之法規,不得與中央法令相牴觸。肆、軍事 (一)軍隊屬於國家,軍人責任在於衛國愛民,確保軍隊編制之統一與軍令之統一。(二)軍隊建制應適合國防需要,依民主政制與國情改革軍制,實行軍黨分立,軍民分治,改進軍事教育,充實裝備,...
12.《試論英國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2期。13.《社會轉型時期教師創造素質的內涵與培養》,《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第1期。14.《民辦教育機構誠信機制的構建》,《教育發展研究》2007年第4期B。15.《均權化:已開發國家教育行政管理的趨勢與特點》,《教育評論》2003年第1期。16....
2.法治與均權 3.什麼是自由 4.憲政與妥協 (十)比較憲法:王世傑 1.監於先王成憲 2.憲法的分類 3.什麼是國家 4.個人權利和義務 (十一)文豪眼中的理想國:胡適 1.個人與社會 2.“好政府主義”的憲政觀 3.自由主義的法治精神 4.人權保障 四、三千年變局與千年往復 後記 《法治中國悅讀叢書》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