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捐軀拒俄聯英折代文悌作》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請捐軀拒俄聯英折代文悌作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奏為洋人脅求無厭,中國疆土瓜分,不忍坐視危亡,請捐軀拒俄聯英,少竭愚忠,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奴才世受國恩,待罪京外,頃者冒上封事,乾犯宸嚴,乃蒙皇上不罪而存之。感激聖明,益思報稱。本擬將生平所知所見,次第陳諸黼座之前,以酬歷年恩遇,今不暇矣。奴才於三月初一日,始聞俄人慾脅割我旅順、大連灣疆土,而廷議即將許之;惶駭錯愕,不解何故。我中國自台灣被割後,洋人接踵生心,不數年德遂割我膠灣,不一月俄又割我旅順。此何理也!俄為虎狼之國,有吞併大地之心。此言無月不見於洋報,天下所共知。奴才初尚謂其既興師拒日本,歸我疆土,彼異日不過奪我新疆西路,其為害尚小尚緩。奴才正擬陳奏設法以防備之,今乃有此異事;則前者與之聯盟,輸以鐵路,冀其保救,皆誤中俄人毒計。真如洋報所云,待其西伯利亞鐵路告成,一舉並我。即德人割我膠灣,亦全由備俄所致無疑矣。
俄人既不救我膠灣,反藉端取我旅順兩島;始於仗義,終於攘奪。事勢至此,尚復何說?若仍許之,英、法豈甘獨無利益?我土雖大,何堪洋人輪替屢割?我之危亡,翹足可待。奴才憂懼,三日夜不食寢,欲籌一策挽救,竟不可得。目下國勢已兆危亡,國若危亡,奴才豈能獨活?再四焦思,與其殉身於危亡之後,於國無毫髮之益,不若捐軀於此際,感敵人以忠憤,或免危亡。此誠所謂君辱臣死之秋,奴才將以一死報皇上矣!
昔杞妻一哭而崩城,包胥不食而復國。奴才雖不才,而自問肝膽氣血,古人有者,奴才亦有。奴才惟有叩懇我皇上格外天恩,暫緩割地;特派奴才持國書赴俄國,面見俄國君臣辨論此事。奴才當痛哭流涕,效法申胥九日不食,竭誠相感。倘俄國君臣翻然不索兩島,是則皇上之威靈、天下之幸事,奴才可歸覆主命。若俄國固執,不能解免,則立即自盡,效法魯連蹈海而死。使歐洲各國知中國兵雖不強,臣節尚固,士氣尚壯,或當少戢其鋒。是奴才身死而國安,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耳。
惟奴才死後,皇上仍可暫緩割地,遣使布告各國,雲奴才上有遺奏,求乞英國出而評論,此事惟英國之命是從。俄與英國、日本不兩立久矣。況俄曾托公義以拒日本,今乃取兩島而自有之,日本亦必不甘心。有奴才一死拒俄聯英,雖未暇求及日本,日本定出而同爭之。奴才聞正月間,英、日有合盟保中國主權之議。得此機會,英、日必出。奴才以死感動英、日出而助我,則於大局必無礙也。然後我皇上聯盟英、日,保中國十年太平,急修內政,急備戰守,事尚可為。奴才雖不及見,亦可無恨也
望皇上勿惜奴才區區一人,奴才無父母在堂,無妻妾在室;雖有二幼子,有奴才之弟、兵部筆帖奴才文恮可托。以死報國,奴才蓄志已久。死得其所,可以感動地球萬國,使外人知中國有固結之人心,使天下知祖宗有養士之厚澤,奴才可以見先臣費英東、圖賴等於地下矣。宋臣岳飛有言:文官不要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奴才於不要錢,人或有見有聞;今將以不怕死,再使天下共見聞之,激厲海內之豪傑,所得甚大。且奴才嘗聞,英、美昔年偕攻日本,日有自屠於敵軍前者,英、美感動,為之退師。我堂堂中國,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邦,豈可無此?奴才實因事急勢窮,出此奇策。求皇上赦其狂妄,鑒其愚誠,許奴才所請,以冀少裨國事。奴才不勝憤躍待命之至,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