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中原》是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樹國, 辛如記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4382696
- 作者:張樹國, 辛如記
- 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3月1日
- 頁數:352
- 定價:78.00
- 裝幀:平裝
《說唱中原》是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樹國, 辛如記
《說唱中原》是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樹國, 辛如記內容簡介本書歷時兩年,作者深入中原地區,力求展現中原傳統文化和中原曲藝的魅力。曲藝是中原文化龐大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介紹了豫劇、越調、四平調、墜子、...
《中原義哥》是由范英楠作詞作曲,張勝淼演唱的歌曲,於2017年發行。樂曲簡介 《中原義哥》歌頌河南中原家鄉!及河南人正義感的歌曲!樂曲歌詞 中原義哥 - 張勝淼 詞:范英楠 曲:范英楠 兄弟 弄啥嘞 俺出去柔柔玩去 咦聽說你最近混嘞不孬啊 還中還中你混嘞也怪好嘞 咱河南人都中 對咱河南人都中 對咱河南人...
暗光舉辦的“擦槍走火”mc battle 已成為中原地區最熱門mc battle比賽 也吸引了北京西安等地區的高手來參加。團隊演出活動 2013.4 舉辦河南第二屆擦槍走火mc battle比賽 2013.4 PACT巡演鄭州站演出嘉賓 2013.8 小老虎《逍遙客》巡演鄭州站嘉賓 2013.9 暗光西安光圈說唱專場 洛陽喜堂說唱專場 2013 10 暗光新鄉ARK ...
多少英雄豪傑逐鹿中原在此爭奪 得中原者得天下誕生幾朝帝王 建都在此只盼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而今中原崛起再次奏起新的樂章 一億河南人民齊聲同唱一個夢想 讓中國看河南讓世界看河南 只要團結一心勇往直前 啥都不算難 王樂/Wilber:當霧霾不斷的襲來 脆弱的我們拿著口罩當個盾牌 仰望灰色天空呼吸變得沉重 冒著黑煙...
河南省寶豐縣東部有以觀音祖庭——香山寺為代表的觀音文化,西部有以北宋汝官窯遺址為代表的汝瓷文化,南部有以馬街書會為代表的說唱文化,北部有變幻無窮的魔術文化,和以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群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中部有綿延數千年的寶豐酒文化。其中,說唱文化是寶豐最具典型...
建校13年來,已為全社會培養藝術人才數千名,其中30%的畢業生入伍部隊文工團,遍及全軍師以上文藝團體,山東中原藝校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業面向軍營輸送人才的藝術學校,連續6年畢業生就業安置率均在95%以上。名譽校長 趙連甲 著名曲藝作家、表演藝術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華說唱藝術研究中心常務理事...
本子故事,蒙古族說唱文學體裁。“本子”是漢語音譯借詞。“本子故事”的確切含義指源於故事讀本,由藝人口頭說唱的故事。大約產生在19世紀上半葉。本子故事的題材特點是只說唱中原故事,包括歷朝的治亂和戰爭故事,忠奸相鬥的故事,神魔鬥法故事,公案故事等。戰爭故事如《三國志演義》、《說唐前傳》、《說唐後傳》、...
“中原說唱演,非遺新體驗”、“打造河南人自己的小劇場”是非遺有范兒的奮鬥目標。自3月8號起,名家名角將輪番亮相。點茶、送花、響堂文化;聽書、賞曲、拍照打卡,非遺有范兒綜合多種體驗於一體。項目特色 非遺有范兒項目包括說唱有范兒,美食有范兒,文創有范兒等文化項目。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先生為“非遺有...
答嘴鼓是中原漢人南遷,結合中原相聲藝術,在閩南民間鬥嘴取樂的娛樂中產生的。有學者說,答嘴鼓是從唐宋時期的民間說唱,尤其是唐朝參軍戲中析出,與起源於宋、元時代的梨園戲及稍後的高甲戲丑角的插科打諢有密切的關係。此外,民間的和尚、道士做法事時也運用這種形式。可見答嘴鼓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
《為河南加油》是2021年河南省牛年春節晚會表演的一首說唱歌曲,由劉震、王園園演唱。歌手簡介 劉震,說唱歌手,玉合LRPZ成員 代表作《少林CLAN》等。歌曲歌詞 王園園:天地之中 活力綻放 大河之南挺起堅實脊樑 新的時代中原再啟航 出彩之路成就最美夢想 劉震:嗨喲 this is henan 出生於大河南 火到了荷...
中原文化傳播到各個地區,因為地域、文化、語言等的差異而演變出各種地方特色。木魚歌也是一樣,它大部分取材於中原的故事,為了適應當地的需要而加入方言諺語來演唱,讓廣大勞苦大眾接受。此外,還有本地人的作品,用木魚歌的形式把廣泛流傳的故事寫下來,這是為了更通俗易懂。木魚歌在道滘已經不再興盛了,它是民間的...
翼城琴書的音樂唱腔,分為北路派和南路派。北路為翼城本地藝人形成的唱腔及演奏,南路大多為河南墜子藝人來翼城後改唱琴書所形成的唱腔和演奏,外鄉風味明顯。二者的唱腔結構均屬於板式變化體,不同點在於北路曲目多取材于山西傳統文化,以頌揚忠孝節義為主要內容;南路曲目則以齊魯文化和中原文化為主要內容。翼城...
起源於武鄉農村,流行於武鄉、襄垣、榆社、左權、太谷、榆次等縣,約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傳說,武鄉琴書是由藝人將鼓兒腔和中原曲種鸚哥柳揉合,及吸收了當地小曲而成。藝人們稱之為“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哼哼”。最初,演唱以兩人一擋,以八角鼓擊節,用木胡伴奏,唱一段吉利詞賦,藉以乞食。到清代同治年間,盲藝人...
梅縣竹板歌因說唱者以竹板擊節伴奏而得名,又稱“五句落板”、“五句板”、“甲塞歌”,亦有稱“乞食歌”、“叫化歌”,是梅縣地區家喻戶曉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梅縣竹板歌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區的五句子,清朝末年隨著客家人的遷徙沿贛南、閩西,流傳到粵東客家話地區。最早竹板歌是以說唱藝人沿街乞討...
是北宋興起的一種新的說唱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紀勝》載:“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後只以兩腔互迎,循環間用者為纏達。”這種唱賺的腳 本在以後的中原地區沒有流傳,金元諸宮調中也僅有《醉落魄纏令》、《點絳唇纏》、《哨遍纏令》等曲牌出現,但已很難分出引子和尾聲,它們都和...
說書在中原大地淵源流長,且說書藝人在一定時期特定區域有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紀末,因農村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文藝媒介的不斷出現,以及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衝擊,說書這個古老的藝術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內鄉縣還有少數地方少數人對這門藝術依然情有獨鐘,遇到年來節到或婚喪嫁娶時會...
說書在中原大地淵源流長,且說書藝人在一定時期特定區域有著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紀末,因農村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文藝媒介的不斷出現,以及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衝擊,說書這個古老的藝術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目前在內鄉縣還有少數地方少數人對這門藝術依然情有獨鐘,遇到年來節到或婚喪嫁娶...
先後在《史學月刊》、《中州學刊》、《戲劇文學》、《中國戲劇》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獨立撰寫出版《二十世紀豫劇藝術研究》、《京劇藝術論》、《明清社會變遷對戲劇文化的影響研究》等戲曲研究專著;主持完成《二十一世紀豫劇發展問題研究》、《明清社會變遷對戲劇文化的影響研究》、《中原說唱伎藝諸宮調與中國戲曲...
《中國音樂詞典》“北曲”詞條云:“(北曲)其中有唐、宋以來的歌舞大曲,宋、金以來的說唱諸宮調,宋代流行的詞調,以及鼓子詞、轉踏、唱賺等說唱音樂或歌舞音樂,還有少數民族的民歌,尤其女真族的民歌占有相當比重。”另外,女真族的“臻篷篷歌”和太平鼓也傳入中原,“人無不喜聞其聲而效之者”;④ 至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