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語言學家S.D.Krashen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且頗有爭議的二語習得模式——“監察模式”,它包括了五大假說,即習得與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控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
Krashen把當前的語言知識狀態定義為i,把語言發展的下一階段定義為i+1。這裡的1就是當前語言知識與下一階段語言知識之間的距離。只有當學習者接觸到屬於id-1水平的語言材料,才能對學習者的語言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如果語言材料中僅僅包含學習者已經掌握的知識或者語言材料太難,對語言習得都沒有意義。語言輸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腦中的習得機制,而激活的條件就是恰當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Krashen還強調,語言使用能力如口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大量的可理解語料之後自然獲得的,並且同樣也能獲得必要的語法。可見,可理解語言輸入是習得語言的關鍵,教師的最大職責就是讓學生接受儘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