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當今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人類語言在更廣泛交流中走向逐步統一的速度加快了,但人類各具特色的文化遺產的遺失速度同時也在加劇。在人類使用的六千多種語言中,有三千多種語言已經成為瀕危語言,並且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從人類生活中永遠消失。
為了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元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發起每年2月21日為 “
國際母語日”活動。多語言的使用,是國際母語日的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蒲晃一郎在2007年的致辭中說:“努力促進多語言的使用,尤其是在教育中的使用。這可以通過鼓勵人們認識和掌握三種不同熟練程度的語言來實現:即一種母語,一種國家官方語言和一種溝通語言。發展不同民族、文化和文明間的對話,可以有效的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同時他還呼籲“制定國家和地區語言戰略使之為世界所有語言創造和諧的環境。”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柳斌在北京“2007年國際母語日”活動致辭中說:“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語言及文化的多元性正在全球範圍內面臨巨大威脅。信息全球化一方面為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另一方面也為語言和文化多元性帶來了挑戰。一種語言可能會隨著一代人的離去而消失。世界現在僅有的6000種語言中有過半數瀕臨消亡。” “弘楊多元文化,共建和諧世界”成為北京“2007年國際母語日”活動中,國內外一百多名語言學者們針對這種現實所產生的共識。
語言的產生及分類
語言,是人類生存與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由於語言產生初期完全是自發性的,隨後才是會意性的模仿、延續和不斷完善;由於不同的群體及其部落所生存的環境不同,造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化和歷史背景;因此多元化的語言和文化現象,在人類產生文明前就形成了。
一般,我們將語言分為:
國語(Land Language):是指經過所在國家規範統一了的標準的,或公認了的所在國家的交流語言;在多民族多語言國家則是使用民族語言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語言;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則是由國家和政府規定的第一官方語言。
民族語(National Language或Native language):是指所在的本民族人之間內部日常使用的語言,其發音部位、語言習慣在本民族內部通用,但與其它民族語言之間不能直接進行交流;對於民族單一的國家來說,就是其國語。
方言(local language)或
俚語(Slang):是指在一些大的同一民族內部,不同區域的人內部使用的當地的地方口語交流語言;與當時統一了的標準語言有一定的差距,對於非本地或未掌握其當地語言的人來說,也許不能直接進行交流。
母語(Mother Language):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定義,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是一個人從出生後,所接觸到的第一種語言,用英語譯成First language比較確切;也有人認為應該是一個人從出生後首先學說的語言,也許是方言,也許是民族語,還可能是國語或別的語言,總之它是一種能夠進行交流的語言;還有人認為應該是在家庭和所在地的語言,但不一定能夠進行社會交流。對它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因此,為了便於人們進行交流,凡是強勢語言,都有自己的標準語言;如中國大陸的
國語和東南亞一帶的
華語就是被人們公認的漢語的兩個標準語,倫敦英語就是英國的標準語,此外儲如標準日語就是東京日語等等,
語言學家們為了便於研究,將各種語言按產生源和歷史時期分為多個語系,如:日爾曼語系、印度語系、歐羅巴語系、
漢藏語系等,其每個語系又分多個支系及語種,如
漢藏語系的
漢語、
日語、
藏語等。每個語系及支系之間具有一定的環境、地理、語言間的聯繫,這樣才有利於進行語言研究工作。
人類正在使用的語言按使用人口和使用範圍及頻率分為:強勢語言、弱勢語言、
瀕危語言和瀕絕語言。
在語言產生初期,語言首先是在群體內進行交流的。其群體越大,語言通過實踐,完善的就越快,因而標誌其達到文明之一的產物----文字就出現得越早。每個民族或部落,為了擴大自己的生存範圍,都要在交流中,推行自己的標誌語言。因此在不斷的實踐改進和完善規範著自己不斷變化的語言。使這種實際上是言語的交流工具,演變成為更有生命力的、規範的語言,所以文字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古中國創立的漢語和方塊象型文字,對漢藏語系產生了絕對的影響,涉及到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的語言和會意指事字,在歷史的變遷中逐步形成了印歐語系,幾乎對全球的語言和文字產生了影響。
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任何一個
民族或
部落,都不會自動放棄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及文字;這是各種語言延續和存在的基礎。正是有了這種基礎,才是形成人類語言種類多元化現象的重要原因。
由於民族或部落間的語言不通,給人們之間的交往帶來了不便。因此產生了一種人數不多且能互相溝通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人的職業,它就是叫做“翻譯”的,進行各種形式的語言間的交流;同時,同一民族內部使用的語言進行了一系列的統一規範和推廣;而對於不同民族間,無法接受和統一的語言,則規定了規範的第一官方語言、第二官方語言等等手段來解決語言溝通問題。還有許多弱小民族,由於不願受到強勢語言對其弱勢民族和語言的歧視,以及語言對等民族間的相互歧視,仍然使用著自己的語言;語言歧視便逐漸轉化成了民族歧視矛盾。
在
多元化的語言現象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情況下,為了解決語言間發生衝突和矛盾的問題,五百年來,先後又出現過三百多種人造的中立語言方案,但大都在推行中,由於沒有語言存在和發展的人文與社會基礎都相繼消失了;只有一些為數不多,且科學規範的語言方案,如:
伊多語(IDO)、
世界語(
Esperanto)等十幾種人造語言還在傳播和使用著,其中由
柴門霍夫(Zamenhof)於1887年公布的世界語(Esperanto)方案已經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廣。
因此,由於民族語言的表現形式不同,發音方法和部位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語言的民族、歷史文化、地理及不同時期的社會地位不同,承載的民族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也不同,造成了多元化的民族語言現象的局面。
一種語言走向瀕危、消亡,往往是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因此,搶救瀕危語言,就是搶救其民族文化和歷史遺產。如中國近年來對樓蘭、西夏語言及文化的發掘搶救就屬於這個範疇。
民族語言中言語的複雜性
民族語言是在
言語基礎上,經過規範了的交流方式;它更符合本民族大範圍的交流和文字記錄(相當於標準語);而言語是在群體語或部落語基礎上,自發地使用的語言,它是強行規範,或未達到當時規定標準的地方口語或土話,在外語中叫做:俚語(slang);因此,言語符合當地人們的口語生活習慣,但對於未長期生活在當地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和學習使用的。各地諺語笑話就是從其中整理出來的典型代表。一種民族語言具有一種或更多的言語形式存在。
任何一種強勢語言,都是經過多次規範了的當時標準語言,而其中的方言或口頭語,從大的方面說,就是其延續下來的言語或俚語,是不規範並人們經常使用的
口頭語言。
言語在同一種語言中,所表達的意思也可能不同,如在
美國英語(American English)中,白人英語(White English)和黑人英語(Black English)的某些意思甚至是相反的;
英國英語(British English)和
美國英語、
紐西蘭英語、
澳大利亞英語間的直接溝通也是很難實現的;即便在英國,人們把倫敦英語做為
標準英語,但它和愛爾蘭英語、英格蘭英語、
蘇格蘭英語也有區別。因為很多有經驗的同一種語言使用者,就能從對方的口語中,聽出未經專門訓練的人的地方語音。因此地域廣闊地區同一種語言的言語情況就更為複雜了。
由於言語的過於複雜,在人們不斷擴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的統一和消失要比語言快得多,因為在本民族文化、教育、交往中,言語間的溝通和人們的需要是一致的,而且言語雖有自己的特色,但並不存在民族語言間的根本利益衝突,所以言語的統一和語言的回歸現象在本民族內部反覆磨合是必然的。
對於使用同一言語範圍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利用言語進行交流和教育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美國華盛頓特區三一大學的Eirini Gouleta 博士在北京2007年國際母語日的發言中說:“一個人,掌握一種生活用語需要三到四年時間,要進行比較專門的交流,則需要六年以上的時間學習和使用才能掌握;如果讓一個孩子從受胎到六歲以前,能完全掌握一種最基礎的交流語言,在他進入國小學習標準語言時,就會容易得多了,遇到自己無法解釋的壓力和困難也就能夠用所掌握的語言消化、也不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了;而如果學校或家長在孩子沒有真正掌握母語及標準語言時,再讓他學另外一種外語的話,這對孩子來說絕對是雪上加霜,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及其以後的人生。如果讓他在國小前學好母語、進入國小後能學好標準語,到中學後再學另一種外語,效果會好得多;原因是他已經有了兩種相近語言的表達和思維能力了,再來學習外語就容易多了。”
掌握本民族語言的言語非常重要,對於語言和民族單一且人口少的來說就是民族語或國語;對於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來說,就是民族支語或民族方言,也有稱為母語的。它是國家或民族或地區的標誌,也是進行各種啟蒙教育的基礎。
我國多元化語言及複雜性言語現狀
我國是一個屬於世界上少數幾個語言種類繁多的國家之一;具有五十六個民族、六十一種語言、二十八種文字的多民族多語種、多文字國家;其中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強勢語言.近年來,隨著中國各項建設的發展和對外開放,漢語已經有了在全球推廣和使用的趨勢,預計漢語將與英語一樣成為全球流行語言。
我國的語言,除了漢語、維吾爾語、藏語、哈薩克語外,大多數語言為少數民族語言;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廣西、四川及西藏等西南幾個省、自治區。
在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中,藏緬語族的土家語、羌語,侗台語族標語、黎語的加茂(台)方言和杞方言、村話、錦話、布央語、仡佬語的多羅方言和哈給方言,苗瑤語族的炯奈語,南亞語系的京語、倈語,南島語系的回輝語,阿爾泰語系的錫伯語、塔塔爾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等十九種語言都已經被列為瀕危語言。“瀕危語言”是指兩三代人之內將要自然消亡的語言。如我國的鄂倫春族現有四千多人,在現代社會交往中,絕大多數人已經不能用自己的鄂倫春語進行交流了。
此外,我國藏緬語族的阿儂語、仙島語、業隆語、義都語、蘇龍語,侗台語族仡佬語的稿方言和阿歐方言、普標語、拉基語、木佬語,苗瑤語族的畲語、巴那語,阿爾泰語系的赫哲語、滿語等正在向基本瀕絕的方向發展。“瀕絕語言”是指由於使用人數和環境已經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和交流的語言。如滿族能說滿語的總人數已不到百人了。
此外,在我國廣西、貴州、雲南已經有十多種語言,因為沒有人會說已經消亡了。只是有人記得以前的老人說過這種語言。樓蘭語、西夏語就是這樣消亡的。
因此,搶救、研究和挖掘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瀕危語言的工作,已經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就其形成歷史來說,經歷了萬餘年的歷史變遷,有證可查的,從七千年前有了記事符號,到五千年前走向文明有了文字,再到秦始皇統一文字、明清時期規定的官話(腔),1920年規定的國語(華語)、1958年頒布的(大陸)國語,形成了多個漢語分支。
就
中國大陸地域而言,除了統一的國語外,就有東北話、雲南話、北京話、河南話、廣東話等等之別;就陝西方言來說,又有陝南話、關中話、陝北話的不同;僅陝北話,還有吳旗話、子長話、榆林話、神府話等等的言語差別;可以說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近年來,由於外語和計算機在全社會的推廣與普及,又有一種新的計算機漢語出現的趨勢。
新中國的黨和政府歷來比較重視漢語和其他民族語規範和統一工作,並在建國後,幫助許多解放前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創造了自己的語言文字;還幫助有語言文字的民族改進和完善了自己的民族語言與文字,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所難做到的創舉。
在多元化語言和地方言語非常複雜的情況下,如何長期運用、規範和使用這些語言與言語,並且保護和搶救這些瀕危語言所在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將是語言及歷史研究者的義務,也是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的共同責任。
(原文已在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7第二期發表p29,原文作者:呂應利,劉靈靈;)
我國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語言瀕危是一種全球現象。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的《全球瀕危語言分布圖》,在全世界現存的6000多種語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語言瀕臨消失的危險。中國雖然不在語言瀕危的熱點地帶,但至少也有數十種語言處於瀕危狀態。UNESCO將西南地區、東北地區、陝晉黃河中游地區列為中國瀕危語言最集中的地區。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開發中國家。除漢族外,已確定民族成分的有55個少數民族,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8.5%,分布在占全國總面積約55%的土地上。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全部使用漢語外,其他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正在面臨消亡的危險。儘管中國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最新調查顯示:中國正在使用的120餘種少數民族語言,使用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語言約占語言總數的一半;在1000人以下的有20餘種,它們基本上處於瀕臨消亡的邊緣。去年台灣最後一個會說巴則海語的人97歲的原住民潘金玉去世,這一語言隨之消亡。貴州的木佬語僅有一個90多歲的老人會說,已是名副其實的垂危語言。
即使使用人口超過1000人的語言,也並不說明它們有較強的生命力。例如,滿族雖然有1100多萬人口,但會說滿語的人卻已經不足百人,而能精通滿文的不到10人,他們都是年過八旬的老人;這些老人辭世之時,也將是滿語退出歷史舞台之日。有關人士擔憂:如果滿語消失,很多清代史實再也沒有解密的機會了。中國對滿語的保護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但還存在著一些瓶頸問題教學經費的投入、專業人員的培養、語言資料的保存等;因此保護滿語,仍需加倍努力。
對此,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指出: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網際網路等的衝擊,正處於逐漸消失的危險;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