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民族間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移民雜居,戰爭征服等各種形態的接觸,都會引起語言的接觸。語言的接觸有不同的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詞的借用。語言接觸大致有以下幾種大的情況:1.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2.語言的融合。而語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又可以分為借詞和語言規則的借用兩種情況。語言接觸的一些特殊的形式,如:洋涇浜,混合語(例子:克里奧爾語),國際輔助語。
詞語
語言接觸使英語中的各類漢語借詞不斷湧現。代表中國歷史文化的詞語,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Tao(道/道教)、Tao Te Ching(《道德經》)、feng shui(風水)、Mandarin(官話)……這些詞語已經進入到英語的日常辭彙中。文體娛樂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極)”等詞更是隨著中國功夫電影的傳播而廣為人知。政治經濟方面:“lianghui(兩會)”一詞,是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早帶頭使用,漸漸地,這個詞逐漸成為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通用辭彙;我國的貨幣單位jiao(角)和yuan(元)也已被收入英語詞典,有趣的是, yuan這個詞在英語中又經歷了詞義範圍擴大的過程,現在,yuan還可以用來泛指錢(money)。“Tuhao土豪”有望攜手“Dama大媽”以單詞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這則訊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牛津英語詞典》中有二百餘個包含中文淵源的辭彙。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漢語借詞已經在英語辭彙系統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文化融合
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全球語言監督機構” 發布報告稱,自1994年以來加入英語的新辭彙中,“中文借用詞”數量獨占鰲頭,以5%-20%的比例超過任何其他語言來源。該機構主席帕亞克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由於中國經濟成長的影響,中文對國際英語的衝擊比英語國家還大。”中山大學周海中教授認為,以漢語為來源的英語詞語是漢英兩種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隨著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必然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