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和社會變遷

《認同和社會變遷》是2006年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志明、丁毓玲、王連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認同和社會變遷》
  • 作者陳志明、丁毓玲、王連茂
  • 創作年代:2006年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定價:90.40 元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以跨國網路的角度,探討海外華人與華南僑鄉的互動關係,尤其關注海外和境外華人投資僑鄉的特點、僑鄉與海外華人的文化關係、宗族組織在海外華人與僑鄉關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書另一關注焦點在於近年來僑鄉角色的轉變,探討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僑鄉在經濟、社會福利等方面,如何逐漸從依賴向獨立轉型。此外,本書還分析轉型後的僑鄉如何建構僑鄉與海外華人之間新型的跨國網路關係。

作者簡介

陳志明,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孿系教授。JournalofChineseOverseas(海外華人研究學報)主編。主要從事海外華人與閩南僑鄉的研究。近著有ChineseOverseas;ComparativeCulturalIssues(海外華人:文化、課題的比較)(香港·2004),和SouthernFujian:ReproductionofTraditionsinPost-MaoChina(閩南:後毛時代中國的傳統再生產)(主編·香港,2006)。

目錄

鳴謝
編者、作者簡介
導論
跨國網路與華南僑鄉:文化、認同和社會變遷
第一部份:鄉土中國、宗族組織與跨國網路
居與游:僑鄉研究對[鄉土中國]人類學的挑戰
福建僑鄉的同姓組織與海外華人:石獅蔡氏宗族及其宗親組織的個案研究
邊陲僑鄉的歷史、記憶與象徵:雲南騰衝和順宗族、社會變遷的個案研究
第二部份:宗教、文化與認同
當代僑鄉家族的[迎祖]活動:儀式的象徵與傳統的變遷
祖神崇拜:東南亞華人與祖籍地文化紐帶之建構——以新加坡蓬萊寺的六個姓氏廟為例
境外華人和泉州南音的發展
第三部份:僑資與僑鄉經濟
海外華人對僑鄉的僑匯、善舉與投資行為從人類學角度看僑商的尋根經濟
僑鄉認同的建構與僑資走向剖析以一個流產的僑資項目為例
詩山跨境關係與經濟活動
第四部份:當代僑鄉特徵及其轉型
來來往往:變遷及轉型時期珠江三角洲的特徵
舊僑鄉的轉型:1978至2000年離散華人對番禺的影響
福建傳統僑鄉民間組織的角色轉變
都市僑鄉研究:廣州市荔灣區小區調查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