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69年畢業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微生物學學士學位;
1973年畢業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微生命科學博士學位,導師:G. Barrie Kitto。
獲得榮譽
2011年 贏得了Jacob Heskel Gabbay生物技術和醫學獎,被授予美國免疫學家終身成就獎;
2013年 獲得諾華公司臨床免疫學獎
2014年 與
本庶佑共同獲得第一屆中國台灣唐獎“生技醫藥獎”
2014年 獲得蓋爾德納國際獎
2016年 因其在人類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獲頒首屆“復旦-中植科學獎”;
2017年 獲得沃爾夫醫學獎和巴爾幹癌症治療免疫學方法獎(與Robert D. Schreiber共同獲獎)
人物生平
艾利森博士於1948年8月7日出生,是阿爾伯特·艾利森和康斯坦斯·艾利森三兄弟中最年輕的。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他十一歲時母親因淋巴瘤去世,他的兄弟於2005年死於前列腺癌,兩位至親先後被癌症奪走。受到8年級數學老師的啟發,他決定把科學事業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於1969年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了微生物學學士學位,當時他是Delta Kappa Epsilon兄弟會的成員。四年之後,即1973年,他又在該校獲得了生物科學博士學位,導師是G. Barrie Kitto教授。
1985年,詹姆斯被任命為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
免疫學教授和癌症研究實驗室主任,並在此做出了
諾貝爾獎的成果。2004年,他轉到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擔任該校路德維希癌症免疫治療中心主任、免疫學項目主席、免疫學研究的Koch主席。他還是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研究員,直到2012年。2012年他加入德克薩斯州立大學M. D. Anderson癌症中心。自2012年以來,他一直擔任M.D. Anderson的免疫學系主任。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醫藥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微生物學會和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會員、癌症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主任。此前,他曾擔任美國免疫學家協會主席。
艾利森博士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和20世紀90年代先後在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了闡明T細胞反應機制的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他和Jeff Bluestone的研究表明CTLA-4可作為抑制T細胞反應的抑制分子。1996年,他首次證明抗體阻斷T細胞抑制分子(稱為CTLA-4)可導致增強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和腫瘤排斥。這種阻斷T細胞抑制途徑作為釋放抗腫瘤免疫反應和帶來臨床益處的方法的概念為其它靶向T細胞抑制途徑的藥物的開發奠定了基礎,這些藥物已經被標記為“免疫檢查點療法”。這項工作最終導致ipilimumab(Yervoy™)的臨床開發,該藥物於2011年被FDA批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
艾利森博士的研究聚焦T細胞抗原受體複合物、共刺激受體和參與T細胞活化的其它分子的分子免疫學。他特別感興趣的是找到導致幼稚T細胞分化的信號以及確定抗原受體參與是否會導致T細胞功能性激活或失活的信號。一經確定,這些基礎研究被用於開發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免疫療法的新策略。最近,他致力於研究對免疫療法有回響的癌症患者的免疫反應。他在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了免疫治療平台,以研究癌症患者的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