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由諾貝爾獎得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抗癌協會、諾貝爾獎得主國際科學交流協會、哈佛大學醫學院MGH腫瘤中心等機構共同主辦。峰會邀請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王國強,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等領導與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十餘位中美院士,數十位國內政商領袖與近兩千名中青年骨幹專家就中西醫基礎和腫瘤領域進行互動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
峰會背景
峰會主題
組織架構
主席團
主 席 | 王國強 郝希山 |
成 員 | 孫 燕 甑永蘇 程書均 劉新垣 樊代明 曾益新 唐步堅 蔣國梁 於金明 詹啟敏 高國蘭 張豈凡 季加孚 王 瑛 王 平 吳 炯 Jack W. Szostak Richard J. Roberts |
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 Jack W. Szostak 郝希山 |
委 員 | 樊代明 曾益新 詹啟敏 於金明 姜文奇 丁 健 徐兵河 盛修益 林洪生 王長利 戎鐵華 蔡三軍 張志願 李 強 潘建基 季加孚 游偉程 石遠凱 步 宏 林東昕 湯靜燕 王 平 陳志南 曹雪濤王傑軍 王建祥 劉 奇 師英強 吳一龍 張 寧 欽倫秀 楊仁傑 倪泉興 張曉鵬 高 明 趙世光 吳沛宏 孫 莉 唐麗麗 那彥群 史安利 姜小清 石漢平 蔣國梁 王貴齊 Barry J. Marshal l Brian J. Druker Craig C. Mello Carl H.June Daniel A. Haber James P. Allison Richard J. Roberts Steve A.Kay Thomas C. Südhof Webster K. Cavenee Alan F. List |
組織委員會
主任委員 | 王 瑛 張 炬 王 平 季加孚 Steve A.Kay 曹正逵 趙 平 |
委 員 | 郭小毛 周 琦 於凱江 程 穎 羅婭紅 王成增 於金明 李耀平 宋張駿 陳學忠 魏少忠 唐金海 鈄方芳 應敏剛 毛偉敏 王建安 劉愛國 劉景詩 徐瑞華 黎樂群 譚 晶 羅開儉 樊晉川 郭曉光 王喜艷 周保利 強福林 李占全 孟威宏 赫 捷 王寧菊 程 剛 申寶忠 耿仁文 劉 斌 項永兵 張國君 李隆玉 羅榮城 許戈良 單保恩 高 明 趙 強 郝繼輝 張曉亮陳可欣 陳 敘 李樹業 任國勝 任 軍 王旭東 沈洪兵 支修益 朱思偉 蘇 琦 唐其柱 王 靜 王靜成 陳旭東 陳 元 陳 勇 郭亞軍 王兆發 韓明哲 黃福開 顧 晉 孫朝俠 康靜波 錢其軍 王松濤 楊繼辰 游偉程 汪 諍 徐 萌 周斌兵 宋啟斌 許建強 潘建基 周家民 楊 瓊 張居洋 吳 彬 吳 琦 謝定雄 |
參會嘉賓
傑克·紹斯塔克(JackW.Szostak,美國) 2009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學家,因發現了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 |
理察·羅伯茨(RichardJ.Roberts,英國) 1993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爵士,英國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因因斷裂基因的發現,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他開啟了利用計算機進行序列數據分析的先河。 | |
托馬斯·蘇德霍夫(ThomasC.Sudhof ,德國) 2013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 史丹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突觸傳遞研究知名專家。因發現“囊泡“運輸行為的原理,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
克雷格·梅洛(CraigC.Mello,美國) 2006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教授,因發現一種全新的基因調控方式—RNA干擾(RNAi),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 |
巴里·馬歇爾(BarryJ.Marshall,澳大利亞) 2005年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 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因發現了幽門螺桿菌(H.pylori)是導致大多數胃潰瘍疾病的主因,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 |
DanielA.Haber(美國)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美國MGH癌症中心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腫瘤學教授,腫瘤遺傳學專家。美國醫學協會、美國臨床研究協會和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董事會成員。獲得過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MERIT獎、MD安德森癌症中心EmilFreireich獎等諸多著名獎項。 | |
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美國) 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系主任,美國癌症研究所(CRI)科學諮詢委員會主任,DavidH.Koch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套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成功研發“免疫檢查療法”以及第一個通過FDA認證的轉移性黑素瘤治療藥物。 |
布萊恩·德魯克(BrianJ.Druker ,美國) 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癌症研究院院長,因研發抗癌藥物STI571,獲得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和德國邁恩堡癌症研究獎。美國《白血病研究》期刊JELD-WEN主編。 | |
卡爾·瓊(CarlH.June,美國)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癌症中心轉化醫學主任,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教授。美國海軍醫學研究院免疫學系主任,建立美國免疫細胞生物學計畫。 |
史蒂夫·卡伊(SteveA.Kay,美國) 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人文藝術科學學院院長,因對基因和晝夜節律的研究享譽世界。獲得過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馬丁吉布斯獎”。發表了超過200篇科研論文,被授予ISI“最高引用文章學者”榮譽。 | |
郝希山(中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津市腫瘤研究所所長、乳腺癌防治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亞洲乳腺癌協會主席及名譽主席,亞太抗癌聯盟主席。 |
劉新垣 中國科學院院士,烏克蘭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兼任浙江理工大學新元所所長。他是中國RNA結構功能研究和干擾素研究的第一人。 | |
詹啟敏(中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863高技術計畫“十一五”生物和醫藥領域專家組組長、國家79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腫瘤轉移)首席科學家、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 |
於金明(中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兼放療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和中央聯繫的高級專家。我國腫瘤精確放療新技術、新方法的開拓者。 |
峰會時間
日 期 | 內 容 |
5月8日 | 北京歡迎儀式 |
5月9日 | 開幕式/特邀報導/分論壇 |
5月10日 | 特邀報導/閉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