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悲

詹大悲

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又名翰,字質存。,湖北省蘄春縣田橋鄉(現已與檀林鎮合併)詹山村人。記者,革命家,中國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先驅。

基本介紹

  • 本名:詹大悲
  • 別稱:培翰
  • 字號:質存
  • 所處時代:近現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蘄春縣田橋鄉詹山村人
  • 出生時間:1887
  • 主要成就:記者
人物簡介,興辦報業,歷任職務,反蔣行動,詹大悲中學,《革命先驅詹大悲》,

人物簡介

詹大悲(1887-1927),原名培翰,又名翰,字質存,湖北蘄春檀林鎮詹山村人(原田橋鄉詹山村)。著名的革命派報刊活動家。1907年考入黃州府中學堂,加入證人學會,倡言革命。1908年到漢口,加入革命團體群治學社,並與宛思演等人接辦了漢口《商務報》,使《商務報》成為“湖北革命團體創辦的第一個機關報”,詹為主筆。1910年12月任《大江白話報》主筆。詹大悲與孫中山關係非同一般。
1913年,任國民黨漢口交通部部長、湖北省議會議員。宋教仁被刺後,力主武力討袁,並聯絡原文學社社員楊王鵬等,組成改進團,密謀在漢首先發難。“二次革命”期間,在江西、南京積極參加討袁軍事活動,失敗後亡命日本。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與王憲章等回上海策划起義,事敗,再度避走日本。翌年護國運動爆發後返國,擬策動湖北討袁起義,抵滬時被捕入獄,袁世凱死後獲釋。1917年7月南下廣州,參加護法運動,嗣由孫中山派往四川,爭取川軍劉湘援鄂,出任四川援鄂軍鄂西總司令部參贊、秘書長,參與援鄂戰事。1920年協助孫中山重組軍政府,並任桂林大本營宣傳員。1922年曾追隨孫中山討伐陳炯明。次年任廣州國民政府參事、刑事審判委員。1923年1月,詹姓續修宗譜,詹大悲請孫中山撰寫了譜序。1923年10月,他參加起草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此前,詹大悲通過湖北同鄉李漢俊參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活動。
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因為詹與孫中山的關係較好,在社會上影響大,因此大家認為他不公開為宜,一般也不參加黨的會議,黨的指示精神由聯繫人傳達,詹大悲以後就一直按這種方式執行黨的任務。

興辦報業

詹大悲1907年以第一名考入黃州府中學堂,加入證人學會,倡言革命,1908年赴漢接辦《商務日報》,並與革命團體群治學社建立聯繫,使《商務報》成為群治學社的機關報。1910年任《大江白話報》主筆,1911年改《大江白話報》為《大江報》,任經理兼主任,自任主編兼經理。參與組建革命團體文學社,任文書部長,起草社章,《大江報》亦成為文學社的機關報。7月26日《大江報》發表黃侃所作《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一文,號召激烈改革,遭查禁,詹因此被捕判刑。武昌起義後出獄,任漢口軍政分府主任兼管軍事處,率民軍在漢口與清軍激戰。漢口失守,轉赴煙臺,輔助山東都督胡瑛。1912年任國民黨漢口交通部部長,負責聯絡川、湘、皖、豫諸省黨務,12月當選為湖北省議會議員。武昌起義爆發後,組建漢口軍政分府並被推為主任。中華民國政府期間,任孫中山大本營宣傳員,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參與起草《國民黨改組宣言》。

歷任職務

1924年1月李大釗通過孫中山指定其為湖北代表,參加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參與大會重要檔案的起草工作。1925年3月又以鄂軍特別黨部代表的身份參加國民黨二大,並在二大上擔任代表團聯合辦事處主任,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19 26年後,歷任廣州國民政府駐滬代表、國民黨中央執委暨國民政府臨時聯席會議成員、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武漢分會委員、湖北省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建設科長、財政委員會委員代理財政廳長、官錢局產業委員會主任、象鼻山鐵礦局局長、漢口特別市黨部常務委員兼組織部長、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市政府委員等職。

反蔣行動

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他聯合惲代英吳玉章、毛澤東等共產黨人,促成會議作出一系列決定,繼續發動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打擊蔣介石的囂張氣焰。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公開叛變國民革命,詹大悲一面利用自己的身份將“在漢被捕的共產黨嫌疑分子二三百人全部釋放”,一面在《漢口民國日報》、《楚光日報》等報刊上反覆揭露反動派的罪行,高呼“國共兩黨合作萬歲”。
12月17日,詹大悲被兩湖清鄉督辦胡宗鐸以“赤化分子陰謀暴動罪”逮捕,當晚9時許,詹大悲、李漢俊同時慷慨就義。大批清洗捕殺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詹大悲、李漢俊二人於同年12月被捕殺害。次年歸葬故里。

詹大悲中學

民主主義革命先驅詹大悲家鄉,1960年創辦了“田橋高級中學”。學校地處大別山南麓海拔1200米的將軍山下,這裡原是蘄、太、英三縣交界的田家橋鄉政府所在地。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縣人民政府將學校命名為“蘄春縣詹大悲中學”,原中顧委肖克將軍親筆題寫了校名。
學校占地面積30190平方米,建築面積9560平方米,校前矗立詹大悲紀念碑,環境幽雅。學校設有理化生實驗室、圖書館、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及詹大悲事跡展室。學校有專任教師43人中,其本科畢業5人,專科畢業32人,高級教師1人,在校學生1000多人。
學校建校以來,輸送大學生2000多名,其中考取北大、清華、北航等大學百餘人,研究生50人,博士生20人,出國留學15人。
該校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成為縣內一所優質中學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方法:
1、繼續強化普及教育。他們把普及教育始終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松、溫度不降,把控制流失生落實到班級和個人;有的學生因家庭困難想輟學打工,班主任就三番五次地上門做工作,幫助解決困難,終於令其返校。
2、在教育質量上下硬功夫。學校制訂了領導和教師分工負責制、獎勵制度和嚴密的組織紀律,制定了教師考評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補差培優制度,同時鼓勵教師進修、培訓,獎勵老師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開足開齊各科課程。促使學生既能達到全面合格又有各自的特長。學校大力利用黑板報、校園網路進行宣傳,創造人人爭優的新風。詹大悲的侄孫子詹書芬(副校長)上家庭困難的“半邊戶”,愛人病了多天,他不誤教學時間,嚴於律己地,為人們做出了榜樣。
3、建立貧困生求助制度。該校處於大山深處,貧困學生較多,為解決學生的後顧之憂,學校免其書雜費、課本費,還給予生活補助。
4、開展立德為先、德智結合的教育方法。設立教育基地,開專門課程,不定期請專家教授、英模人物來校作報告。2006年請來了活的“羅盛教”抗美援朝英雄黃治富來校作報告,他給學生講述了自己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勇救朝鮮落水兒童的事跡。
不斷探索新型教育模式,詹大悲中學贏得累累教學碩果。幾年來,該校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有31篇教學論文獲獎,國家級12篇,省級14篇,市級30篇,縣級50多篇,有20節課獲優質課,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單位”、“先進單位”、“先進學校”、“綠化合格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最佳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

《革命先驅詹大悲》

2008年9月《革命先驅詹大悲》首發式莊重而熱烈。蘄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田文國參加會議並發表激情洋溢的講話,號召人們發揚大悲精神,為建設文明和諧社會而奮力拚搏;副縣長詹習文鼓勵有識之士研究詹大悲,開發詹大悲這一具有極高價值的人文資源,為創建美麗富繞文明的新蘄春而努力!湖北省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詹玉華、秘書長詹敬銀,以及湖南省、江西省、紅安縣都派來代表參。
《革命先驅詹大悲》史料珍貴,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主編張梁森同志從事蘄春文史研究多年,他為大悲烈士為國捐驅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故而廣泛收集、整理和編印出版了這部書稿。在收入這部書稿的文章中,有的是詹大悲先生的親屬故友的現實記敘;有的是他的戰友同仁的親身經歷,有的是歷史學家研究詹大悲的史料綜述;有的是詩人學者對先生的歌頌讚嘆。如原國家主席董必武寫的《憶友人詹大悲》和《詹大悲先生事略》就高度概括了詹大悲先生的革命功勳;詹大悲先生的夫人陳希慧撰寫的《詹大悲先生遇難前後》,讓人詳細了解到先生殉難經過……,如此等等,足以說明《革命先驅詹大悲》是一部系統地、較全面地反映詹大悲生平的好史料,啟迪教育後人的好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