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與音樂曲調

詩詞與音樂曲調

古詩皆詠之①,然後以聲依詠以成曲,謂之“協律②”。其志安和③,則以安和之聲詠之;其志怨思,則以怨思之聲詠之。故治世④之音安以樂,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安且樂;亂世之音怨以怒,則詩與志、聲與曲,莫不怨且怒。此所以審⑤音而知政也。詩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古樂府⑥皆有聲有詞,連屬⑦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弦⑧之中纏聲⑨,亦其遺法也。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此格雖雲自王涯⑩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又小曲有“鹹陽沽酒寶釵空”之句,雲是李白所制,然李白集中有《清平樂》詞四首,獨欠是詩;而《花間集》所載“鹹陽沽酒寶釵空”,乃雲是張泌所為。莫知孰是也。今聲詞相從,唯里巷間歌謠及《陽關》《搗練》之類,稍類舊俗。然唐人填曲,多詠其曲名,所以哀樂與聲尚相諧會。今人則不復知有聲矣,哀聲而歌樂詞,樂聲而歌怨詞。故語雖切而不能感動人情,由聲與意不相諧故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詩詞與音樂曲調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夢溪筆談
  • 作者:沈括
注釋,譯文,出處,作者,

注釋

①古詩皆詠之:古代的詩歌都是可以吟唱的。
②協律:編排聲律,類似於現代的譜曲。
③安和:安逸平和。
④治世:太平盛世。
⑤審:認真研究,考察。
⑥古樂府:樂府詩歌,指漢魏時代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合樂的詩歌。樂府,原為漢武帝時所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也負責採集民歌並配以音樂供宮廷演唱,後來人們就把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都叫樂府了。
⑦連屬(zhǔ):相連線。
⑧管弦:管弦樂器,這裡泛指器樂曲。
⑨纏聲:古代歌曲中的虛聲,用於弦、管演奏的稱“纏聲”,相當於現代樂曲中用樂器演奏的過門。
⑩王涯:唐代宰相,字廣津,太原人。
貞元:唐德宗李适(kuò)年號(785—805年)。
元和:唐憲宗李純年號(806—820年)。
小曲:樂曲的一種體裁。
鹹陽沽酒寶釵空:此句引自《花間集》卷四張泌詞,意思是說,在鹹陽因為要買酒喝,把貴重的首飾都賣光了。
張泌:五代南唐詞人,字子澄,淮南人。
相從:緊密配合,協調一致。
里巷間:這裡指民間。
《陽關》:古曲名,即《陽關三疊》。
《搗練》:古曲名,即《搗練子》。

譯文

古代的詩歌都是可以吟詠的,然後依照吟詠時抑揚頓挫的韻律來譜成曲子,就叫做“協律”。當詩歌表達安逸平和的感情時,就用安逸平和的音調來吟詠;當詩歌表達哀怨幽憤的感情時,就用哀怨幽憤的音調來吟詠。所以,太平時代的音樂安逸而歡樂,詩歌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音調和曲子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沒有不安逸而歡樂的;動亂時代的音樂哀怨而幽憤,詩歌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音調和曲子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就沒有不哀怨幽憤的了。這就是通過仔細考察音樂就可以知道政治情況的道理所在。詩之外又有所謂的和聲,就叫做“曲”。古代的樂府詩都既有和聲又有詞句,連起來寫在一塊兒。如“賀賀賀”、“何何何”之類,都是和聲。如今演奏樂曲時的過門“纏聲”,也就是和聲遺留下來的手法。唐代人把詞句填入樂曲中,於是不再使用和聲了。這種方法雖說是從王涯開始的,不過在貞元、元和年間,用這種方法的人已經很多了,還有一些甚至是在王涯之前使用的。此外,小曲中有“鹹陽沽酒寶釵空”的句子,相傳是李白所作,但是在李白的詩集中只有《清平樂》詞四首,唯獨沒有這首詩;而在《花間集》中雖記載有“鹹陽沽酒寶釵空”的句子,卻傳是張泌所作。這兩種說法,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種是對的。現今時代曲調和詞意能夠密切配合的,只有民間歌謠和《陽關三疊》《搗練子》一類的曲子,還比較接近於過去傳統的格式。但是唐代人填曲時,大多是按照曲調名稱的含義來填詞的,所以所表達的悲哀、歡樂的情感與曲調還是配合得當的。如今的人卻不再懂得曲調原本是有悲哀、歡樂之別的,所以往往用悲哀的曲調去吟唱歡樂的歌詞,或者用歡樂的曲調去吟唱悲哀的歌詞。即使歌詞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非常深切,也不能打動人,原因就在於曲調與歌詞意義搭配得不夠妥當。

出處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

作者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帶,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公元1063年(仁宗嘉祐八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公元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1082年(元豐五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沈括像沈括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