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薴蘿山

詠薴蘿山

《詠薴蘿山》是李白寫的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勾踐故事的詩詞,此詩介紹了西施的出身,頌揚了西施可貴的獻身精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薴蘿山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李白《詠薴蘿山》詩意圖李白《詠薴蘿山》詩意圖
詠薴蘿山
【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薴蘿山:位於臨浦鎮東北,海拔127米,歷史上曾屬薴蘿鄉,相傳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紅粉石,相傳西施妝畢將胭脂水潑於石上,天長日久,石頭變成紅色。
西施廟:位於浣紗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東,面對薴蘿山。相傳,這座廟原是薴蘿村中的西施宅,後鄉人為紀念西施,改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間,西施受封為薴蘿鄉48村的土穀神,改稱娘娘廟。西施廟主體建築現拆建為臨浦鎮通濟中心學校,僅存余屋數間。西施廟門額為石刻陽文,是清光緒二年四月重修廟宇時的遺物,今尚存。
③浣紗溪:傍依薴蘿山,屬西小江古道。相傳,西施父親以賣柴為業,家境貧寒。西施自幼勤勞善織,常常幫助母親在溪邊浣紗。范蠡尋訪越中美人時,正是在這溪邊發現了浣紗的西施。唐代范攄《雲溪友議》一文載:王軒游西小江,泊舟薴蘿山際,感國色埋塵,愴然題西施石曰:“嶺上青峰秀,江邊細草青;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④西施洗腳潭:在薴蘿山西麓。相傳,西施未離故里時,常在這裡洗腳沐浴,現已淤積為農田,稱西施畈。
范蠡庵:俗稱“日思庵”,位於臨浦鎮施家渡村柴灣浣紗溪畔。相傳,范蠡大夫在此訪得西施,當地鄉人為紀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傳是當年西施入吳時的下船埠。
後江廟:又稱起埠廟,在西施廟南,背依浣紗溪。相傳,越滅吳後,范蠡攜西施歸越隱居,在此起埠上岸,現尚存。

作品譯文

西施是越國溪邊的一個女子,出身自薴蘿山。她的魅力過去今天都在流傳,荷花見了她也會害羞。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撥動綠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樣悠閒。確實很少能見她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直像在碧雲間沉吟。越王勾踐徵集全國絕色,西施揚起娥眉就到吳國去了。她深受吳王寵愛,被安置在館娃宮里,渺茫不可覲見。等到吳國被打敗之後,竟然千年也沒有回來。

作品鑑賞

這首《詠薴蘿山》的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為頌揚西施可貴的獻身精神而吟就的。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西施本是越國鄉村平凡農家人的女兒,但她天生麗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從古到今,所有的美麗女子和她比起來都要遜色,她的美貌令清艷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魚之容”是謂西施也。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西施不僅美貌,而且情韻動人,得江南女兒之仙態。“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她冰清玉潔,閒情無限。一個“弄”字把女兒家戲水的嬌柔情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閒”字展現了少女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細心的讀者大可以展開聯想,碧水見手如柔荑浮,清波見眼如秋波橫。古人以“語不露齒、笑不露齒”為美,哪怕牙再皓白細碎整齊,這種“皓齒信難開”是一種含蓄之美。“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比上句更美,因為它情韻更動人。西施為什麼“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呢?其實,這兩句是承接上兩句而來的,場景同一,還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識到了自己的美,於是以水為鏡,淺窩含笑,對著水中的“碧雲”“沉吟”,自我陶醉起來,一定要注意“碧雲”,說明雲在水裡。這樣,一幅少女浣紗弄水,後來顧“鏡”自憐的圖景便飄在眼前了。一個“吟”說盡了“正當最好年齡的女子”無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悅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緒飄著,叫人又愛又憐了。
“勾踐征絕艷,揚蛾入吳關”,西施從一個“越溪女”成為“吳宮妃”的過程一筆帶過,“絕艷”“揚蛾”再次表現了西施之美。這兩句比較平庸。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隱約透露出詩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詩人才華卓絕,建功立業理所當然,“杳渺詎可攀”說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績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為,是超出一般的“詎可攀”的作為。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承接上兩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強烈的政治述求。
從全詩,我們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詩人才華的自況、自比,西施終於“一破夫差國”,而詩人在政治上一事無成,“千秋竟不還”既有對西施歷史功績的讚賞,也有自嘆自傷的裊裊愁緒升騰。
全詩最有文采的是“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四句。李白又詩云:“兩人對坐山花開,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後一杯是斟酌給山花的,李白與大自然是無隔離的,故能把景寫活。

作者簡介

李白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於唐武后長安元年出生,在西域碎葉。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使。從二十五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鈞等推薦,於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使他對當時政治腐敗,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在洛陽與詩人杜甫結交。安史之亂中,懷著平亂的志願,曾為永王幕僚,因兵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開當途。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