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天網彌四野》是三國時期作家阮籍的五言詩。這一首詩,也是對自由道路的探尋,同時也是求而不得後的悵惘。“天網彌四野,六翮掩不舒”二句,是比喻當時政治形勢猶如“天網”,而人對自由天性的追求猶如能奮飛萬里的“六翮”。一個“彌”字,足見出當時司馬氏殺戮政策的廣泛和嚴酷,而一個“掩”字,又見得這種政策對詩人理想追求的滯礙與打擊。這二句,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極其形象地描繪了嚴酷的社會現實,寄託了詩人對人生不自由的感慨,為全詩奠定了悲涼慷慨的基調。該作品層次分明,結構完密,是《詠懷詩》中有滋味之佳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懷·天網彌四野
- 作者:阮籍
- 創作年代:三國
-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詠懷
天網彌四野,六翮掩不舒⑴。
隨波紛綸客⑵,泛泛若浮鳧⑶。
生命無期度⑷,朝夕有不虞⑸。
列仙停修齡⑹,養志在沖虛⑺。
飄颻雲日間,邈與世路殊⑻。
榮名非己寶⑼,聲色焉足娛⑽。
採藥無旋返⑾,神仙志不符⑿。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躊躇。
作品注釋
⑴六翮:指健鳥的翅膀。翮(hé),羽莖。掩:收斂。
⑵紛綸:猶紛紛,眾多貌。
⑶泛泛:水鳥浮游的樣子。鳧(fū):野鴨。鷖(yī):鷗。楚辭《卜居》:“將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軀乎?”以上兩句是寫那些無氣節的官場人物們的庸俗卑鄙、隨波逐流。
⑷無期度:猶言無期無度,即無定準。
⑸不虞:意外,指突然死亡。以上寫的是一種人。
⑹停修齡:年歲停住不動,指長生不老。修,長也。
⑺養志:即養心、養神。沖虛:指淡泊寡慾。以上兩句是說,列仙們都追求長生不死,以淡泊寡慾靜養心神。
⑻邈:遠。世路:人間。以上二句是說,列仙們都幻想遨遊天上,遠離人間。
⑼榮名:尊榮,名聲。《古詩十九首》有云:“人生非金石,豈能常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這裡是反用其意。
⑽聲色:指音樂、舞蹈等。
⑾採藥:這是指古代神仙家為希求個人長生,或為欺騙別人而從事的一種勾當。
⑿志不符:指成仙的願望總也不能兌現。符,符合,兌現。《古詩十九首》有云:“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聖賢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意思與此詩相同。以上說的又是一種人。
作品鑑賞
在此不自由的社會裡,對於到底應該怎樣自處於世的問題,詩人提出了兩種處世之方,其一就是“隨波紛綸客,泛泛若浮鳧”。這二句是說,在這不自由的社會裡,詩人若要求得安穩,只能做隨波逐流、庸庸碌碌之人(紛綸,忙碌),就像那浮鳧一樣一任風波浮沉上下。這二句用的是《楚辭·卜居》“將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的典故。但《卜居》是以反詰口氣,表示出對這種人生態度的否定;而此詩卻不是直接否定,這是用典上不拘原意的一例。當然,詩人並非肯定這種人生態度,這只是面對社會不自由而採取的不得已的消極辦法。“生命無期度,朝夕有不虞”二句,意思又一轉:即使如此,也未必能逆料生命之長短,說不定性命之憂會降臨在哪朝哪夕!這二句在結構上暗中兜應了“天網”二句,生命之憂慮,正是因為“天網彌四野”。在文意上這二句又既承且轉,使下文陡起了一層波瀾曲折。
既然第一條道路不通,“列仙停修齡”以下八句,詩人的探尋轉入了對神仙的企望。服食求仙是當時的時尚,從《詠懷詩》中看,詩人在對現實絕望之後,對神仙也曾抱有幻想。何況仙人享有充分、悠長的壽齡,能夠在虛靜中養其志,能夠飄颻雲日之間,遠隔人世,置榮名與聲色於度外。這種擺脫了現實的網羅和塵世的庸俗的生活,對於追求人生自由、力圖擺脫司馬氏政治桎梏的詩人來說,也來必不是一條可行之路。詩至此,似乎詩人可在仙鄉中解脫塵世的煩惱了,但接下“採藥無旋返,神仙志不符”二句,語意又自一轉。詩人從企仙的幻想中清醒過來:入山采長生之藥者並無成功而返的,而真正成仙者也是自古以來史無徵驗的。這就又否定了前面的神仙之想,文意又起了第二層波瀾。最終,詩人還是不得不直面這冷峻嚴酷的人生現實,他的第二次對人生道路的探索又失敗了。
詩人反覆探尋著、追求著奮振“六翮”的人生自由境界,但是一切的道路都蹇礙不通,這是詩人的悲劇,也是正直的知識分子在封建社會裡的共同悲劇,所以詩的最後說:“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躊躇。”“逼”字黃節注引《廣韻》說:“逼,迫也。”“此”字則既是指“天網”句描繪的嚴酷現實,又是指詩人的反覆探尋和道路的一再蹇礙不通。而“惑”字則是表明詩人對究竟如何處世的迷惑惆悵,同時似也暗示了詩人將繼續著自己的探索。這首詩所反映的正是《晉書·阮籍傳》“窮途而哭”的心境。從結構上說,這二句是呼應前文,總收全詩,有言盡而意不盡之妙。
這首詩從字句意思上粗粗看去,似有零落散亂之感,似乎是詩人“心煩意亂”(方東樹語)之作。但仔細分析,雖然多波瀾,多曲折,卻是層次分明,結構完密,是《詠懷詩》中有滋味之佳作。
作者簡介
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