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編纂模型又稱詞典編輯式規則,類似編纂詞典所採用的詞條排序法,即消費者先將產品的各種屬性按照自己所認為的重要性程度排列出順序,然後按順序比較不同品牌各種屬性的優劣,不斷汰劣存優,直至找出最優產品[1]。
詞典編纂模型的具體做法
消費者首先比較第一重要屬性,如果各品牌中第一重要屬性最優或達到要求的產品只有一個,則該品牌將被選擇購買;如果第一重要屬性最優或符合要求的品牌有兩個以上,則比較第二重要屬性;如果第二重要屬性最優或符合要求的品牌也有兩個以上,就比較第三重要屬性;如此繼續下去,直至找到最後剩下的那個品牌。
表1 購買者對各種品牌的評價
品牌 | 價格(元) | 遙控距離(分米) | 功能數目 | 圖像清晰度 | 外觀 |
A | 5200 | 35 | 8 | 10 | 9 |
B | 4500 | 30 | 7 | 10 | 8 |
C | 3000 | 40 | 5 | 7 | 7 |
D | 2500 | 47 | 4 | 8 | 4 |
假設消費者對彩電各種屬性的重要性排列順序為:圖像清晰度、功能數目、遙控距離、價格和外觀,則第一重要屬性最優的有品牌A和品牌B,其餘品牌被排除。在品牌A和品牌B中,第二重要性最優的為品牌A,則品牌B被排除。在編纂模型中,各屬性的優劣也是不可以互相補償的,重要性順序排列在後面的屬性再優也不能補償排列在前面的較差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