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分類模型在中醫證候量化及臨床診斷的套用研究

《診斷分類模型在中醫證候量化及臨床診斷的套用研究》是依託東南大學,由陳炳為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診斷分類模型在中醫證候量化及臨床診斷的套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炳為
  • 依託單位:東南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課題以西醫高血壓病為病種,針對中醫證候、證候要素不可直接觀測的性質,醫師採集病人的四診信息為兩分類或等級分類的特點,以診斷分類模型研究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要素提取及個體化診斷。首先採用多項相關係數下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型對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進行初步分類、研究證候與四診信息關係及證候間的關係。同時,通過數據模擬,以期得到不同條件下,等級資料利用多項相關係數與傳統結構方程模型的結果是否存在差異,從理論上探討臨床實際中的套用條件。通過中醫專家諮詢調查表的構建及結構方程模型結果,得到診斷模型中不同的Q-矩陣。然後,採用診斷分類模型探索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要素提取及對個體進行統計診斷。研究結果所建立的方法,可能為中醫量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不僅對中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有參考價值,對臨床醫學診斷及療效評定中分類資料的潛在變數問題處理都具有參考價值,對於醫學統計學在中醫研究套用條件有其理論上的指導意義

結題摘要

中醫收集的四診信息往往是兩分類或等級資料,無法滿足因子分析、結構方程等模型的顯在變數與潛在變數均為連續變數的前提條件。期望通過基於多項相關係數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修正及最佳化,解決高血壓病證候的主要四診信息與證候要素和證候間的關係;以診斷分類模型研究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要素提取及個體化診斷。 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病主要的中醫證型可以分為五類,分別為:肝火亢盛、痰濁內蘊、肝腎陰虛、陰虛陽亢、心腎兩虛。對比兩種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結果,傳統協方差的方法與多項相關性係數的方法的結果差別不大。但多項相關係數方法的模型擬合指數結果略優。二階證實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高血壓病的5個證候分別可以提取2-3個證候要素,並從病位和病性兩方面對高血壓病的證候要素進行命名,其中病位類證候要素為肝、腎、脾、肝腎、心腎等,病性類證候要素為氣虛、氣鬱、陰虛、陰虛、陽亢、實熱、濕盛等。 Monte Carlo的模擬結果為:在處理分類或者等級資料時,基於多項相關係數的證實性因子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在數據樣本量較小、因子載荷係數較小、模型因子數較多時,優於基於協方差的證實性因子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當樣本量較大、因子載荷係數較大、模型因子數較少時,兩種方法結果基本一致。 通過中醫專家諮詢調查表的構建及結構方程模型的結果,分別得到五個證候的診斷模型中的Q-矩陣。然後,利用診斷分類模型中 DINA模型、DINO模型、GDINA模型及Reduced RUM模型分別探索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要素,並對個體進行統計診斷,計算每個個體的Bayesian後驗機率。構建的模型對中醫個體化證候要素的判斷提供參考依據,對療效評定中分類資料的潛在變數問題處理也具有參考價值。所建立的模型為我們正在建立的中醫證候診斷分類輔助平台提供理論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