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正眼

診家正眼

《診家正眼》,明·李中梓撰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今流傳本系李氏門人尤乘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予考訂、增補而成。2卷,49篇。以《內經》《難經》為基礎,廣引歷代醫家有關脈學論述,以按語或注釋形式闡述脈學基本理論及臨床套用。內容全面,包括脈象機理,切脈部位、時間和方法,切脈注意事項,正常脈象,病理脈象以及婦人、小兒脈法等,並以四言歌訣概括28種常見脈的體象、主病、鑑別方法。其論多有發揮,以為脈象多變,“欲達變探微,非精研《靈》、《素》,博綜百家不可也。”並能客觀對待脈診,提出“不問其症之所由起,先與切脈,未免模糊揣度,必不能切中病情者矣。”故又簡要論述望診、聞診、問診,且力糾高陽生《脈訣》之誤。最後附《脈法總論》,以表里、陰陽、氣血、虛實為綱進行歸納。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診家正眼》
  • 作者:李中梓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李中梓晚年識驗既久,深慨世醫不知脈為何物,嗟以六朝以來,受高陽生《脈訣》之影響,“俗工取其便利,不究原委,家傳戶誦,熟在口頭,守而勿失,寧敢於悖《內經》,不敢於悖《口訣》”,“佯為診候,實盲無所知”,因而援據經旨,燦列圖文,考校典章,衷極理要,辟非糾謬,正本清源,於是有本書之作。

流傳版本

《診家正眼》原刻本已散佚,今流傳本系李氏門人尤乘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予考訂、增補而成。現存清順治十七年二雅堂刻本、清掃葉山房石印本等10餘種版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作者簡介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又字念莪,別號盡凡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父李尚袞,字補之,進士,曾在兵部任職。李中梓12歲時,童試冠軍,但後考科舉,兩次名列副榜。由於體弱多病及兒子被庸醫治死而研究醫術,行醫40年,臨證常有奇效(見《江南通志》)。李氏晚年沉湎於釋道,67歲時,神志清楚,作偈端坐而逝。
李氏對《內經》、《傷寒論》鑽研較深,也重視吸取諸家精華,並與王肯堂、等名醫交流切磋醫學。他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編著了《內經知要》、《醫宗必讀》、《刪補頤生微論》、《傷寒括要》、《運氣考》、《女科微論》、《診家正眼》等20餘種醫學著作,其中以《內經知要》和《醫宗必讀》最為著名。《內經知要》為歷來選注《內經》諸家中最為簡明扼要的一種,頗受初學者歡迎。《醫宗必讀》也以簡明扼要為特點,李氏的序中說此書是“究心三十年”始成。其所著,為醫學的普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章節目錄

卷一
脈之名義
氣口獨以為五臟主
脈辨至數
日夜五十營
診貴平旦
寸關尺之義
三焦分發三部
重輕審察
陰陽辨別
內經分發臟腑定位
六氣分合六部時日診候之圖
政運有不應之脈
人迎氣口
脈分四時六氣
脈分四方
脈分五臟
五臟平脈
五臟病脈
五臟死脈
五臟真脈
脈以胃氣為本
脈貴有神
神門脈
反關脈
沖陽太溪太沖
男女脈異
老少脈異
因形氣以定診說
脈無根有兩說
女人脈法
小兒脈法
諸病宜忌之脈
怪脈
七診
必先問明然後診脈
望色
形診
聞聲
問診
望舌
死候
臟腑分發於面部
診脈要訣
決死生
辨七表八里九道之非
脈決死期
奇經八脈
卷二
浮脈(陽)
沉脈(陰)
遲脈(陰)
數脈(陽)
滑脈(陽中之陰)
澀脈(陰)
虛脈(陰)
實脈(陽)
長脈(陽)
短脈(陰)
洪脈(陽)
微脈(陰)
細脈(陰)
濡脈(陰中之陽)
弱脈(陰)
緊脈(陰中之陽)
緩脈(陰)
弦脈(陽中之陰)
動脈(陽)
促脈(陽)
結脈
代脈(陰)
革脈(陽中之陰)
牢脈(陰中之陽)
散脈
芤脈(陽中之陰)
伏脈(陰)
疾脈(陽)
脈法總論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按上下卷分為兩個部分。上卷47篇,重點論述脈學的基本理論,兼及望、聞、問三種診法。首先介紹脈診的有關知識,諸如脈之名義,切脈部位、時間、方法,及寸口脈分屬臟腑、六氣分合六部時日等。接著論述脈分四時六氣、四方、五臟,及五臟平脈、病脈、死脈、真脈、怪脈等的判斷區別,並就男女老少的脈象差異、脈之胃氣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書中還對望、聞、問三診及其與脈診的關係,脈診的預後判斷等進行了論述,同時還徵引諸家之說對《脈訣》的“七表八里九道脈”之非進行了辯駁。下卷以四言歌訣形式重點論述了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細、濡、弱、緊、緩、弦、動、促、結、代、革、牢、散、芤、伏、疾等28種脈的體象、主病及兼脈等情況,並廣引百家之說,條分縷析,詳加按語,尤其對高陽生《脈訣》多有駁正。書末殿以“脈法總論”一篇,論宗《內經》、仲景,認為脈象雖多,以表里陰陽、氣血、虛實為綱足可概括無遺。

影響評價

本書言簡意明,辨精析詳,且文字通俗,切於實用,每為初學者入門之書,流傳甚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