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專業工程師手冊》是1996年由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0017391
- 頁數:887
- 定價:168.00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08
- 裝幀:精裝
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作者介紹
各章作者簡介
王立吉 第一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
第十四章 務理事兼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
劉智敏 第二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鄒安海 第三章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副教授
段發階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講師
楊自本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徐 毅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科技處處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兼幾何
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員
趙 琪 第四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兼溫度專業
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 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工處副處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流量計量專業
委員會秘書,副研究員
原遵東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溫度專業委員會委
員
韓慧文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施昌彥 第五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兼力學計
附 錄 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員
劉瑞珉 第六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處處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電磁計量專業委
員會秘書,研究員
張鐘華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計量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
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
胡希平 第七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席德熊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無線電處副處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技術諮詢工
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高級工程師
馬風鳴 第八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時間頻率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兼秘書
陳遐舉 第九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光輻射專業委員會副
主任委員
李琳培 第十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之彬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郝潤龍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電離輻射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章句才 第十一章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羅滌明 第十二章 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主
任委員
趙 敏 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分析檢測質量保證
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余元冠 第十三章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張公緒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導師,教授
韓桂香 附 錄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作品目錄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計量概論
1.1概述
1.1.1計量及其特點
1.1.2計量的範圍與領域
1.1.3計量的基本內容
1.1.4計量的分類
1.1.5計量的精密度、正確度、精確度
1.1.6計量的發展階段
1.1.7計量的作用和意義
1.2計量單位制
1.2.1計量單位與單位制
1.2.2國際單位制
1.2.3中國法定計量單位
1.2.4量、數值及下角標
1.3計量器具
1.3.1計量基準器具
1.3.2計量標準器具
1.3.3普通計量器具
1.3.4計量器具的特徵
1.3.5計量器具的輔助設備
1.3.6計量器具的製造、進口、銷售、維修與使用
1.4量值傳遞、溯源與檢定測試
1.4.1量值傳遞
1.4.2溯源
1.4.3檢定測試
1.4.4檢定測試的基本要求
1.4.5檢定測試的主要方法
1.4.6量值傳遞或溯源的傳統方式
1.4.7新的量值傳遞或溯源方式――“計量保證方案”(MAP)
1.4.8國際比對與檢定
1.5計量管理
1.5.1管理的一般概念
1.5.2計量管理的基本任務
1.5.3計量管理方式
1.6國際計量組織
1.6.1“米制公約”組織
1.6.2國際法制計量組織
1.6.3國際計量聯合會
1.6.4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計量規劃組織
1.7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
2.1概述
2.1.1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的意義
2.1.2誤差定義
2.1.3誤差的來源和種類
2.1.4誤差的評定
2.1.5不確定度
2.2機率論基礎
2.2.1機率
2.2.2隨機變數
2.2.3常態分配誤差
2.2.4x2、t、F分布
2.2.5其它分布
2.2.6特徵函式與分布展開
2.3矩陣基礎
2.3.1矩陣概念
2.3.2矩陣運算
2.3.3特殊陣
2.3.4隨機向量
2.4誤差計算基礎
2.4.1平均值原理
2.4.2標準差的傳播
2.4.3標準差的計算
2.4.4不等精度測量
2.5數據處理基礎
2.5.1數字位數
2.5.2數字修約規則
2.5.3運算中的捨入
2.5.4粗大誤差
2.5.5最小二乘法原理
2.5.6最小二乘法
2.6不確定度評定
2.6.1基本術語
2.6.2不確定度評定所用測量模型
2.6.3標準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
2.6.4標準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
2.6.5確定合成標準不確定度與展伸不確定度
2.6.6不確定度報告
2.7實驗設計
2.7.1高一等標準的選取
2.7.2最佳測量條件選取
2.7.3測量次數
2.8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幾何量測量
3.1概述
3.1.1穩頻雷射復現長度單位
3.1.2幾何量計量的主要內容
3.2幾何量標準的形式和復現原理
3.2.1波長
3.2.2刻線量具與量塊
3.2.3光柵
3.2.4感應同步器
3.2.5磁柵
3.2.6容柵
3.2.7正多面稜體
3.2.8多齒分度盤
3.3幾何量測量方法
3.3.1光波干涉與全息干涉法
3.3.2衍射法
3.3.3散斑法
3.3.4顯微放大法
3.3.5參量放大法
3.3.6表面粗糙度測量
3.3.7直線度測量
3.3.8平面度測量
3.3.9圓度測量
3.3.10漸開線測量
3.3.11螺旋線測量
3.4量儀結構
3.4.1典型機械結構
3.4.2顯微鏡基本結構
3.4.3干涉儀基本光路
3.4.4典型電路
3.5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熱工計量
4.1概述
4.2溫度和溫標
4.2.1溫度的概念
4.2.2經驗溫標和熱力學溫度
4.2.3溫標的歷史
4.2.41990年國際溫標(ITS-90)的基本內容
4.3輻射測溫法
4.3.1概述
4.3.2熱輻射的基本理論
4.3.3亮度溫度法
4.3.4全輻射測溫法
4.3.5色溫法
4.3.6熱圖象法
4.4熱電測溫法
4.4.1熱電偶測溫法及塞貝克效應
4.4.2常見的幾種熱電偶
4.4.3熱電偶的分度方法
4.4.4熱電偶測溫的主要誤差來源
4.5電阻測溫法
4.5.1純金屬、合金、導體電阻-溫度特性
4.5.2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與TTS-90
4.5.3工業用電阻溫度計
4.6玻璃液體溫度計
4.6.1特性與分類
4.6.2原理與結構
4.6.3使用注意事項及測量誤差
4.7固定點在溫度測量中的套用
4.7.1概述
4.7.2金屬固定點
4.7.3三相點
4.8壓力計量
4.8.1概述
4.8.2流體壓力計
4.8.3活塞壓力計
4.8.4彈簧式壓力計
4.8.5壓力感測器、變送器
4.8.6數字式壓力計
4.9真空計量
4.9.1概述
4.9.2U形壓力計
4.9.3壓縮式真空計
4.9.4靜態膨脹法真空標準裝置
4.9.5動態流導法真空標準裝置
4.10流量計量
4.10.1基本概念
4.10.2流量計量中常用的物性參數
4.10.3流量測量方法及流量計
4.10.4流量標準裝置
4.11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力學計量
5.1概述
5.1.1力學計量的內容和分類
5.1.2力學計量的方法和原理
5.2質量計量
5.2.1質量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2.2衡量方法和衡器分類
5.2.3天平
5.2.4砝碼
5.2.5秤
5.3力值計量
5.3.1力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3.2力基準機和力標準機
5.3.3標準測力儀和測力感測器
5.3.4扭矩基、標準機和標準扭矩儀
5.3.5材料機械性能試驗和試驗機
5.4密度計量
5.4.1密度、相對密度和濃度的概念及其單位
5.4.2固體密度
5.4.3液體密度
5.4.4氣體密度
5.5容量計量
5.5.1容量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5.2容量的絕對測量和直接比較
5.5.3玻璃量器
5.5.4金屬量器
5.5.5油罐容量計量
5.6硬度計量
5.6.1硬度的概念和試驗方法
5.6.2布氏硬度
5.6.3洛氏和表面洛氏硬度
5.6.4維氏和顯微硬度
5.6.5肖氏、里氏和其他硬度
5.7振動與衝擊計量
5.7.1振動與衝擊計量的概念和內容
5.7.2振動與衝擊的絕對校準和比較校準
5.7.3振動感測器的分類和壓電加速度感測器
5.7.4振動與衝擊的量值傳遞
5.8轉速計量
5.8.1轉速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8.2轉速的測量方法和轉速表
5.8.3測速儀和出租汽車計價器
5.9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電磁計量
6.1概述
6.1.1電磁計量的主要內容和分類
6.1.2電磁計量測試的基本方法
6.2有關的電工和電路基礎知識
6.2.1幾個重要的基本定律
6.2.2一些基本概念、常用的公式和計算方法
6.3直流電學計量
6.3.1電流單位安培的定義及其復現
6.3.2電壓計量
6.3.3電阻計量
6.4交流阻抗計量(1MHz以下)
6.4.1電容、電感、交流電阻的概念及其單位的復現
6.4.2電容計量
6.4.3電感計量
6.4.4交流電阻測量
6.5交流電量計量(1MHz以下)
6.5.1交流電壓、電流、功率及其量值溯源
6.5.2交直流轉換技術
6.5.3交流比例技術及交流電量測量儀器的檢定
6.6磁學計量
6.6.1磁感應強度及磁通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6.6.2磁感應強度量具、測量儀器及其檢定
6.6.3磁通量具和測量儀器的檢定
6.6.4磁性材料和磁記錄材料特性參數的測量
6.7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無線電計量
7.1概述
7.2集總參數和分布參數電路基礎
7.2.1交流信號及其幅度量值的表示
7.2.2集總參數元件的高頻參量
7.2.3信號的頻譜和調製
7.2.4脈衝波形及其頻譜
7.2.5分布參數電路
7.3電磁場理論基礎
7.3.1電磁場與電磁波
7.3.2輻射場區的劃分
7.4傳輸線基本知識和微波網路基礎
7.4.1同軸傳輸線
7.4.2矩形波導
7.4.3微波網路基礎
7.5高頻電壓計量
7.5.1概述
7.5.2基本測量方法
7.5.3電壓標準裝置
7.5.4電壓測量注意事項
7.6高頻和微波功率計量
7.6.1概述
7.6.2基本測量方法
7.6.3功率標準裝置
7.6.4功率計的校準和量值傳遞
7.7高頻和微波衰減計量
7.7.1概述
7.7.2標準衰減器
7.7.3衰減測量方法
7.7.4 衰減測量和量值傳遞中注意的問題
7.8高頻阻抗計量
7.8.1概述
7.8.2高頻阻抗的測量方法
7.8.3量值傳遞和檢定
7.9微波阻抗計量
7.9.1概述
7.9.2特性阻抗標準與標準負載
7.9.3測量方法和常用儀表
7.9.4微波阻抗標準量值的傳遞
7.10高頻和微波嗓聲計量
7.10.1概述
7.10.2噪聲源和標準噪聲源
7.10.3噪聲特性測量方法與測量儀表
7.10.4噪聲量值的傳遞和校準系統
7.11脈衝計量
7.11.1概述
7.11.2用示波器觀測脈衝波形參數
7.11.3示波器的檢定與示波器校準儀
7.11.4脈衝幅度和時間參數的測量和標準
7.11.5自動脈衝測量系統和時域自動網路分析儀
7.12高頻和微波場強計量
7.12.1概述
7.12.2遠區場的測量儀表和校準方法
7.12.3遠場場強標準
7.12.4近區場的測量儀表和校準方法
7.12.5近場場強標準
7.13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時頻計量
8.1概述
8.2秒定義及其復現
8.2.1平太陽秒
8.2.2曆書秒
8.2.3原子秒
8.2.4原子秒的復現
8.3頻率標準
8.3.1石英晶體頻標
8.3.2原子頻標
8.4頻標的技術指標
8.4.1頻率準確度
8.4.2頻率飄移(老化)
8.4.3頻率穩定度
8.4.4相位噪聲
8.4.5頻率重現性
8.4.6頻率的環境特性
8.4.7頻標的開機特性及頻率日波動
8.5頻率測量技術
8.5.1普通計數法
8.5.2多周期同步法
8.5.3頻差倍增法
8.5.4頻差倍增-綜合-測周期法
8.5.5比相法
8.6時間間隔標準及其測量
8.6.1標準時間間隔發生器
8.6.2時間間隔測量
8.7標準時間的保持一時標
8.7.1世界時UT1
8.7.2國際原子時TAI
8.7.3協調世界時UIC
8.7.4時標的國際比對
8.7.5時標的技術指標
8.8利用電視信號傳送時間頻率
8.8.1標準頻率的傳送
8.8.2副載頻校頻儀
8.8.3標準時間的傳送
8.9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光學計量
9.1概述
9.2套用光學基礎知識
9.2.1光學輻射的基本性質
9.2.2幾何光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
9.2.3物理光學中的一些基本定律
9.3輻射度學基礎知識
9.3.1輻射計量中的常用定律
9.3.2以輻射源為標準的輻射度計量
9.3.3以接收器為標準的輻射度計量
9.3.4輻射度量值傳遞與計量儀器
附錄V 行政執法處罰規定
V.1計量違法行為處罰細則
V.2技術監督行政執法處罰規定
V.3技術監督行政案件辦理程式的規定
附錄Ⅵ 國家計量技術規範
Ⅵ.1通用計量名詞及定義
Ⅵ.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
序言
第一章 計量概論
1.1概述
1.1.1計量及其特點
1.1.2計量的範圍與領域
1.1.3計量的基本內容
1.1.4計量的分類
1.1.5計量的精密度、正確度、精確度
1.1.6計量的發展階段
1.1.7計量的作用和意義
1.2計量單位制
1.2.1計量單位與單位制
1.2.2國際單位制
1.2.3中國法定計量單位
1.2.4量、數值及下角標
1.3計量器具
1.3.1計量基準器具
1.3.2計量標準器具
1.3.3普通計量器具
1.3.4計量器具的特徵
1.3.5計量器具的輔助設備
1.3.6計量器具的製造、進口、銷售、維修與使用
1.4量值傳遞、溯源與檢定測試
1.4.1量值傳遞
1.4.2溯源
1.4.3檢定測試
1.4.4檢定測試的基本要求
1.4.5檢定測試的主要方法
1.4.6量值傳遞或溯源的傳統方式
1.4.7新的量值傳遞或溯源方式――“計量保證方案”(MAP)
1.4.8國際比對與檢定
1.5計量管理
1.5.1管理的一般概念
1.5.2計量管理的基本任務
1.5.3計量管理方式
1.6國際計量組織
1.6.1“米制公約”組織
1.6.2國際法制計量組織
1.6.3國際計量聯合會
1.6.4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計量規劃組織
1.7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
2.1概述
2.1.1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的意義
2.1.2誤差定義
2.1.3誤差的來源和種類
2.1.4誤差的評定
2.1.5不確定度
2.2機率論基礎
2.2.1機率
2.2.2隨機變數
2.2.3常態分配誤差
2.2.4x2、t、F分布
2.2.5其它分布
2.2.6特徵函式與分布展開
2.3矩陣基礎
2.3.1矩陣概念
2.3.2矩陣運算
2.3.3特殊陣
2.3.4隨機向量
2.4誤差計算基礎
2.4.1平均值原理
2.4.2標準差的傳播
2.4.3標準差的計算
2.4.4不等精度測量
2.5數據處理基礎
2.5.1數字位數
2.5.2數字修約規則
2.5.3運算中的捨入
2.5.4粗大誤差
2.5.5最小二乘法原理
2.5.6最小二乘法
2.6不確定度評定
2.6.1基本術語
2.6.2不確定度評定所用測量模型
2.6.3標準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
2.6.4標準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
2.6.5確定合成標準不確定度與展伸不確定度
2.6.6不確定度報告
2.7實驗設計
2.7.1高一等標準的選取
2.7.2最佳測量條件選取
2.7.3測量次數
2.8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幾何量測量
3.1概述
3.1.1穩頻雷射復現長度單位
3.1.2幾何量計量的主要內容
3.2幾何量標準的形式和復現原理
3.2.1波長
3.2.2刻線量具與量塊
3.2.3光柵
3.2.4感應同步器
3.2.5磁柵
3.2.6容柵
3.2.7正多面稜體
3.2.8多齒分度盤
3.3幾何量測量方法
3.3.1光波干涉與全息干涉法
3.3.2衍射法
3.3.3散斑法
3.3.4顯微放大法
3.3.5參量放大法
3.3.6表面粗糙度測量
3.3.7直線度測量
3.3.8平面度測量
3.3.9圓度測量
3.3.10漸開線測量
3.3.11螺旋線測量
3.4量儀結構
3.4.1典型機械結構
3.4.2顯微鏡基本結構
3.4.3干涉儀基本光路
3.4.4典型電路
3.5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熱工計量
4.1概述
4.2溫度和溫標
4.2.1溫度的概念
4.2.2經驗溫標和熱力學溫度
4.2.3溫標的歷史
4.2.41990年國際溫標(ITS-90)的基本內容
4.3輻射測溫法
4.3.1概述
4.3.2熱輻射的基本理論
4.3.3亮度溫度法
4.3.4全輻射測溫法
4.3.5色溫法
4.3.6熱圖象法
4.4熱電測溫法
4.4.1熱電偶測溫法及塞貝克效應
4.4.2常見的幾種熱電偶
4.4.3熱電偶的分度方法
4.4.4熱電偶測溫的主要誤差來源
4.5電阻測溫法
4.5.1純金屬、合金、導體電阻-溫度特性
4.5.2標準鉑電阻溫度計與TTS-90
4.5.3工業用電阻溫度計
4.6玻璃液體溫度計
4.6.1特性與分類
4.6.2原理與結構
4.6.3使用注意事項及測量誤差
4.7固定點在溫度測量中的套用
4.7.1概述
4.7.2金屬固定點
4.7.3三相點
4.8壓力計量
4.8.1概述
4.8.2流體壓力計
4.8.3活塞壓力計
4.8.4彈簧式壓力計
4.8.5壓力感測器、變送器
4.8.6數字式壓力計
4.9真空計量
4.9.1概述
4.9.2U形壓力計
4.9.3壓縮式真空計
4.9.4靜態膨脹法真空標準裝置
4.9.5動態流導法真空標準裝置
4.10流量計量
4.10.1基本概念
4.10.2流量計量中常用的物性參數
4.10.3流量測量方法及流量計
4.10.4流量標準裝置
4.11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力學計量
5.1概述
5.1.1力學計量的內容和分類
5.1.2力學計量的方法和原理
5.2質量計量
5.2.1質量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2.2衡量方法和衡器分類
5.2.3天平
5.2.4砝碼
5.2.5秤
5.3力值計量
5.3.1力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3.2力基準機和力標準機
5.3.3標準測力儀和測力感測器
5.3.4扭矩基、標準機和標準扭矩儀
5.3.5材料機械性能試驗和試驗機
5.4密度計量
5.4.1密度、相對密度和濃度的概念及其單位
5.4.2固體密度
5.4.3液體密度
5.4.4氣體密度
5.5容量計量
5.5.1容量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5.2容量的絕對測量和直接比較
5.5.3玻璃量器
5.5.4金屬量器
5.5.5油罐容量計量
5.6硬度計量
5.6.1硬度的概念和試驗方法
5.6.2布氏硬度
5.6.3洛氏和表面洛氏硬度
5.6.4維氏和顯微硬度
5.6.5肖氏、里氏和其他硬度
5.7振動與衝擊計量
5.7.1振動與衝擊計量的概念和內容
5.7.2振動與衝擊的絕對校準和比較校準
5.7.3振動感測器的分類和壓電加速度感測器
5.7.4振動與衝擊的量值傳遞
5.8轉速計量
5.8.1轉速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5.8.2轉速的測量方法和轉速表
5.8.3測速儀和出租汽車計價器
5.9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電磁計量
6.1概述
6.1.1電磁計量的主要內容和分類
6.1.2電磁計量測試的基本方法
6.2有關的電工和電路基礎知識
6.2.1幾個重要的基本定律
6.2.2一些基本概念、常用的公式和計算方法
6.3直流電學計量
6.3.1電流單位安培的定義及其復現
6.3.2電壓計量
6.3.3電阻計量
6.4交流阻抗計量(1MHz以下)
6.4.1電容、電感、交流電阻的概念及其單位的復現
6.4.2電容計量
6.4.3電感計量
6.4.4交流電阻測量
6.5交流電量計量(1MHz以下)
6.5.1交流電壓、電流、功率及其量值溯源
6.5.2交直流轉換技術
6.5.3交流比例技術及交流電量測量儀器的檢定
6.6磁學計量
6.6.1磁感應強度及磁通的概念、單位及其復現
6.6.2磁感應強度量具、測量儀器及其檢定
6.6.3磁通量具和測量儀器的檢定
6.6.4磁性材料和磁記錄材料特性參數的測量
6.7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無線電計量
7.1概述
7.2集總參數和分布參數電路基礎
7.2.1交流信號及其幅度量值的表示
7.2.2集總參數元件的高頻參量
7.2.3信號的頻譜和調製
7.2.4脈衝波形及其頻譜
7.2.5分布參數電路
7.3電磁場理論基礎
7.3.1電磁場與電磁波
7.3.2輻射場區的劃分
7.4傳輸線基本知識和微波網路基礎
7.4.1同軸傳輸線
7.4.2矩形波導
7.4.3微波網路基礎
7.5高頻電壓計量
7.5.1概述
7.5.2基本測量方法
7.5.3電壓標準裝置
7.5.4電壓測量注意事項
7.6高頻和微波功率計量
7.6.1概述
7.6.2基本測量方法
7.6.3功率標準裝置
7.6.4功率計的校準和量值傳遞
7.7高頻和微波衰減計量
7.7.1概述
7.7.2標準衰減器
7.7.3衰減測量方法
7.7.4 衰減測量和量值傳遞中注意的問題
7.8高頻阻抗計量
7.8.1概述
7.8.2高頻阻抗的測量方法
7.8.3量值傳遞和檢定
7.9微波阻抗計量
7.9.1概述
7.9.2特性阻抗標準與標準負載
7.9.3測量方法和常用儀表
7.9.4微波阻抗標準量值的傳遞
7.10高頻和微波嗓聲計量
7.10.1概述
7.10.2噪聲源和標準噪聲源
7.10.3噪聲特性測量方法與測量儀表
7.10.4噪聲量值的傳遞和校準系統
7.11脈衝計量
7.11.1概述
7.11.2用示波器觀測脈衝波形參數
7.11.3示波器的檢定與示波器校準儀
7.11.4脈衝幅度和時間參數的測量和標準
7.11.5自動脈衝測量系統和時域自動網路分析儀
7.12高頻和微波場強計量
7.12.1概述
7.12.2遠區場的測量儀表和校準方法
7.12.3遠場場強標準
7.12.4近區場的測量儀表和校準方法
7.12.5近場場強標準
7.13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時頻計量
8.1概述
8.2秒定義及其復現
8.2.1平太陽秒
8.2.2曆書秒
8.2.3原子秒
8.2.4原子秒的復現
8.3頻率標準
8.3.1石英晶體頻標
8.3.2原子頻標
8.4頻標的技術指標
8.4.1頻率準確度
8.4.2頻率飄移(老化)
8.4.3頻率穩定度
8.4.4相位噪聲
8.4.5頻率重現性
8.4.6頻率的環境特性
8.4.7頻標的開機特性及頻率日波動
8.5頻率測量技術
8.5.1普通計數法
8.5.2多周期同步法
8.5.3頻差倍增法
8.5.4頻差倍增-綜合-測周期法
8.5.5比相法
8.6時間間隔標準及其測量
8.6.1標準時間間隔發生器
8.6.2時間間隔測量
8.7標準時間的保持一時標
8.7.1世界時UT1
8.7.2國際原子時TAI
8.7.3協調世界時UIC
8.7.4時標的國際比對
8.7.5時標的技術指標
8.8利用電視信號傳送時間頻率
8.8.1標準頻率的傳送
8.8.2副載頻校頻儀
8.8.3標準時間的傳送
8.9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光學計量
9.1概述
9.2套用光學基礎知識
9.2.1光學輻射的基本性質
9.2.2幾何光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
9.2.3物理光學中的一些基本定律
9.3輻射度學基礎知識
9.3.1輻射計量中的常用定律
9.3.2以輻射源為標準的輻射度計量
9.3.3以接收器為標準的輻射度計量
9.3.4輻射度量值傳遞與計量儀器
附錄V 行政執法處罰規定
V.1計量違法行為處罰細則
V.2技術監督行政執法處罰規定
V.3技術監督行政案件辦理程式的規定
附錄Ⅵ 國家計量技術規範
Ⅵ.1通用計量名詞及定義
Ⅵ.2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