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
在電子技術中,
脈衝信號是一個按一定電壓幅度,一定時間間隔連續發出的模擬信號。脈衝信號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周期;而將在單位時間(如1秒)內所產生的脈衝個數稱為頻率。頻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環信號(包括脈衝信號)在單位時間內所出現的脈衝數量多少的計量名稱;頻率的標準計量單位是Hz(赫)。電腦中的
系統時鐘就是一個典型的頻率相當精確和穩定的
脈衝信號發生器。頻率在數學表達式中用“f”表示,其相應的單位有:Hz(赫)、kHz(
千赫)、MHz(兆赫)、GHz(
吉赫)。其中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計算脈衝信號周期的
時間單位及相應的換算關係是:s(秒)、ms(毫秒)、μs(微秒)、ns(納秒),
其中:1s=1000ms,1 ms=1000μs,1μs=1000ns。
主頻
計算機的主頻,即
CPU核心工作的
時鐘頻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很多人認為CPU的主頻就是其運行速度,其實不然。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
脈衝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並沒有直接關係。主頻和實際的
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係,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定量兩者的數值關係,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
快取、
指令集,CPU的
位數等等)。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較低的主頻,達到
英特爾公司的
Pentium 4系列CPU較高主頻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
PR值的方式來命名。因此主頻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CPU的主頻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頻對於提高CPU
運算速度卻是至關重要的。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某個CPU在一個
時鐘周期內執行一條運算
指令,那么當CPU運行在100MHz主頻時,將比它運行在50MHz主頻時速度快一倍。因為100MHz的時鐘周期比50MHz的時鐘周期占用時間減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頻的CPU執行一條運算指令所需時間僅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頻時的20ns縮短了一半,自然運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過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不僅取決於CPU運算速度,還與其它各分系統的運行情況有關,只有在提高主頻的同時,各分系統運行速度和各分系統之間的
數據傳輸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電腦整體的運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提高CPU工作主頻主要受到生產工藝的限制。由於CPU是在半導體矽片上製造的,在矽片上的元件之間需要導線進行聯接,由於在高頻狀態下要求導線越細越短越好,這樣才能減小導線分布電容等雜散干擾以保證CPU運算正確。因此製造工藝的限制,是
CPU主頻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DDR記憶體和DDR2記憶體的頻率可以用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兩種方式表示,而DDR2記憶體每個時鐘能夠以四倍於工作頻率的速度讀/寫數據,因此傳輸數據的等效頻率是工作頻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頻率分別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頻率分別是400/533/667/800MHz。
記憶體異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種意義,在廣義上凡是記憶體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頻不一致時都可以稱為記憶體異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記憶體異步工作模式出現在早期的主機板晶片組中,可以使記憶體工作在比
CPU外頻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簡單相差33MHz),從而可以提高系統記憶體性能或者使老記憶體繼續發揮餘熱。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
超頻)下,目前不少主機板
晶片組也支持記憶體異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晶片組,僅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頻,但卻可以搭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時其CPU外頻133MHz與DDR 400的工作頻率200MHz已經相差66MHz了),只不過搭配不同的記憶體其性能有差異罷了。再次,在
CPU超頻的情況下,為了不使記憶體拖CPU超頻能力的後腿,此時可以調低記憶體的工作頻率以便於超頻,例如AMD的Socket 939接口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頻,不少產品的外頻都可以輕鬆超上300MHz,而此如果在記憶體同步的工作模式下,此時記憶體的等效頻率將高達DDR 60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順利超上300MHz外頻,我們可以在超頻前在主機板BIOS中把記憶體設定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頻之後,前者也不過才DDR 500(某些極品記憶體可以達到),而後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標準頻率),由此可見,正確設定記憶體異步模式有助於超頻成功。
說到處理器主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
倍頻與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
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運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運行狀態;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係式:主頻=外頻×倍頻。早期的CPU並沒有“倍頻”這個概念,那時主頻和
系統匯流排的速度是一樣的。隨著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
系統匯流排頻率下,而CPU的主頻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理論上)。我們可以把外頻看作是機器內的一條生產線,而倍頻則是生產線的條數,一台機器生產速度的快慢(主頻)自然就是生產線的速度(外頻)乘以生產線的條數(倍頻)了。現在的廠商基本上都已經把倍頻鎖死,要超頻只有從外頻下手,通過倍頻與外頻的搭配來對主機板的
跳線或在BIOS中設定
軟超頻,從而達到計算機總體性能的部分提升。所以在購買的時候要儘量注意CPU的外頻。
相關參數
外頻也叫CPU外部頻率或
基頻,計量單位為“MHz“。CPU的主頻與外頻有一定的比例(倍頻)關係,由於記憶體和設定在主機板上的L2Cache的工作頻率與CPU外頻同步,所以使用外頻高的CPU組裝電腦,其整體性能比使用相同主頻但外頻低一級的CPU要高。這項參數關係試用於主機板的選擇。
倍頻係數是CPU主頻和外頻之間的比例關係,一般為:主頻=外頻*倍頻。Intel公司所有CPU(少數測試產品例外)的倍頻 通常已被鎖定(
鎖頻),用戶無法用調整倍頻的方法來調整CPU的主頻,但仍然可以通過調整外頻為設定不同的主頻。
AMD和其它公司的CPU未鎖頻。
網友的最佳解決辦法
右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圖示,選擇“屬性”,就可以看到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機按pause break此時由於是系統
開機自檢,就可以看出BIOS里的CPU頻率了!
用
CrystalCPUID軟體看。這是一款
處理器信息檢測
超頻工具。和WCPUID功能基本相同,但是CrystalCPUID對處理器支持的範圍更廣。CrystalCPUID支持幾乎所有類型的處理器檢測,最特別的是CrystalCPUID具備完整的處理器及系統資訊。
關係
CPU的主頻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提升而不斷提高,但外部設備所能承受的頻率極限與
CPU核心無法相提並論,於是外頻的概念產生了。一般說來,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標準外頻有100MHz、133MHz,甚至更高的166MHz,目前又有了200MHz的高外頻。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倍頻的全稱為
倍頻係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係,這個比值就是倍頻係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主頻=外頻×倍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記憶體保持一樣的速度。後來隨著CPU速度的飛速提升,記憶體由於電氣結構關係,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記憶體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於是造成了記憶體和CPU之間出現了速度差異。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於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於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設備(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因此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出現了
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內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從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
倍頻技術就是使
外部設備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於正常情況下外頻和記憶體匯流排頻率相同,所以當CPU外頻提高后,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行速度影響較大。
CPU主頻、外頻和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單位都是Hz,目前通常是以MHz和GHz作為計量單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外頻和FSB頻率混為一談,我們時常在IT媒體上可以看見一些外頻800MHz、533MHz的詞語,其實這些是把外頻和FSB給混淆了。例如Pentium 4處理器的外頻目前有100MHz和133MHz兩種,由於Intel使用了四倍
傳輸技術,受益於Pentium4處理器的四倍數據傳輸(QDR,Quad data Rate)匯流排。該技術可以使系統匯流排在一個
時鐘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於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匯流排來和記憶體發生聯繫。在外頻仍然是133MHZ(如P4 Northwood處理器)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的實際外頻只有133和200。即FSB=CPU外頻×4。AMD Athlon 64處理器基於同樣的道理,也將會以200MHz外頻支持800MHz的
前端匯流排頻率。但是對於AMD Athlon XP處理器,因其前端匯流排使用雙倍數據傳輸技術(DDR,Double Data Rate),它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外頻的兩倍,所以外頻200MHz的Athlon XP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400MHz。對於早期的處理器,如Pentium III,其外頻和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相等的。
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
北橋晶片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
脈衝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信號在每秒鐘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FSB是將CPU連線到北橋晶片的匯流排,也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整機性能影響很大,數據傳輸最大
頻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頻寬=
匯流排頻率×數據
位寬÷8。例如Intel公司的PⅡ333使用6 6MHz的前端匯流排,所以它與記憶體之間的數據交換頻寬為528MB/s =(66×64)/8,而其PⅡ350則使用100MHz的前端匯流排,所以其數據交換
峰值頻寬為800MB/s=(100×64)/8。再比如Intel 845晶片組只支持單通道DDR333記憶體,所以理論最高
記憶體頻寬為333MHz×8Bytes(數據寬度)=2.7GB/s,而Intel 875平台在雙通道下的記憶體頻寬最高可達400MHz×8Bytes(數據寬度)×2=6.4GB/s。目前PC機常用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幾種。
提到外頻,我們就順便再說一下PCI工作頻率。目前電腦上的硬碟、音效卡等許多部件都是採用
PCI匯流排形式,並且工作在33MHz的標準工作頻率之下。PCI匯流排頻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系統匯流排速度,也就是外頻。當外頻為66MHz時,主機板通過二
分頻技術令PCI設備保持33MHz的工作頻率;而當外頻提高到100MHz時,三分頻技術一樣可以令PCI設備的工作頻率不超標;在採用四分頻、五分頻技術的主機板上,當外頻為133MHz、166MHz時,同樣可以讓PCI設備工作在33MHz。但是如果外頻並沒有採用上述標準頻率,而是定格如75MHz、83MHz之下,則PCI匯流排依然只能用二分頻技術,從而令PCI系統的工作頻率為37.5MHz甚至是41.5MHz。這樣一來,許多部件主必須工作在非額定頻率之下,是否能夠正常運作就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質量了。此時,硬碟能否撐得住是最關鍵的,因為PCI匯流排提升後,硬碟與CPU的數據交換速度增加,極有可能導致讀寫不正常,從而產生
當機。
高外頻對系統的影響呈兩面性,有利因素可歸結為兩個,一是提升CPU乃至整體系統的執行效率,二是增加系統可以獲得的記憶體頻寬。兩者帶來的最終結果自然是整體性能明顯提升。
因此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外頻對系統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CPU的主頻由倍頻和外頻綜合決定,前端匯流排頻率根據採用的傳輸技術由外頻來決定,主機板的PCI頻率由外頻和分頻倍數決定,記憶體子系統的數據頻寬也受
外頻決定。
高外頻系統需要有足夠的記憶體頻寬滿足系統需要。理論而言,前端匯流排與記憶體規格同步是最有效率的記憶體系統工作模式。要想充分發揮200MHz外頻的性能,記憶體頻寬就要與外頻、前端匯流排相匹配,否則,記憶體就會成為系統瓶頸。起初,
英特爾之所以採用DDR記憶體,並不是看重了DDR的性能,而是因為
RDRAM記憶體的價格過於昂貴,用戶無法接受。在主流市場上,英特爾所提供的記憶體規格一直無法滿足處理器頻寬的需要,始終給人以落後一步的感覺。只是在高端平台上,雙通道DDR和雙通道RDRAM記憶體才剛好夠用。
當外頻為200MHz時,前端匯流排達到800MHz後,頻寬也隨之提高到6.4GB/s,採用雙通道DDR400可以解決匹配問題,雙通道DDR400的記憶體頻寬將達到6.4GB/s,剛好可以滿足需要。對於Athlon XP來說,因其前端匯流排為400MHz時,頻寬為3.2GB/s,單通道DDR400記憶體頻寬為3.2GB/s,也可以滿足
系統需求。因此,在未來的時間裡,DDR400將會大行其道。這也是為什麼
英特爾轉而支持DDR400的原因所在。
200MHz的外頻、800MHz的前端匯流排及配合雙通道DDR400,將PC的系統性能推到了一個新的台級,並且極大地滿足未來的需要,而且還具有相當大的升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