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計算機製造技術)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計算機製造技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簡稱CIMS,是隨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的發展而產生的。它是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與製造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技術把分散在產品設計製造過程中各種孤立的自動化子系統有機地集成起來,形成適用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實現整體效益的集成化和智慧型化製造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 外文名: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 簡稱:CIMS
  • 發展方法:集成化
  • 所屬行業:製造業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概述,效益評價,體系結構,技術構成,製造技術,敏捷製造,虛擬製造,並行工程,發展趨勢,發展核心,發展關鍵,發展焦點,發展前提,發展方法,發展道路,智慧型化,綠色,標準化,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概述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全球化市場的形成,製造技術已成為一個國家在市場競爭中或戰場對抗中獲勝的支柱。製造技術的發達程度也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工業已開發國家普遍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製造技術已成為國家命運的主宰。80年代初,CIM哲理被人們普遍接受,CIMS成為製造工業的發展熱點。很多先進工業國諸如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瑞典、瑞士以及前蘇聯等都紛紛制訂、實施CIMS策略,迫切需要採用能提高生產率、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要求並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現代化製造技術——柔性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對於開發中國家儘管其工業基礎比較差又沒有足夠的經濟力量來發展先進制造技術,但是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卻擺脫不了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市場激烈竟爭的嚴峻形勢,因而也不得不尋求、發展能促進其國民經濟發展的先進制造技術,所以中國、新加坡、韓國、巴西、以色列、南非以及台灣、香港等開發中國家和地區都積極跟蹤研究並迅速發展CIMS技術。
小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小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從生產工藝方面分,CIMS可大致分為離散型製造業、連續性製造業和混合型製造業三種;從體系結構來分,CIMS也可以分成集中性、分散性和混合型三種。

效益評價

CIMS是企業管理運作的一種手段,是一種戰略思想的套用,其初期投資大,涉及面廣,資金回籠周期長,短期內很難見到效益,因此在對CIMS作效益評價時不能單憑貨幣標準來衡量其效益,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其效益指標。所謂綜合效益指CIMS系統對企業和社會所能帶來的各種效益。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理解:
(1) 套用CIMS提高了勞動生產力為企業帶來的利潤,為國家增加國民收入所做出的貢獻。
(2) 套用CIMS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對企業實現經營戰略所做出的貢獻;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技術進步所作的貢獻。
(3) 為提高整個企業員工素質和技術水平作的貢獻。
(4) 為節約天然資源所做出的貢獻。
(5) 通過套用和推廣CIMS技術,為國家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新產業,提高造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作的貢獻。

體系結構

CIMS體系結構是用來描述研究對象整個系統的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的相互關係和層次結構,從大系統理論角度研究,將整個研究對象分為幾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相對獨立自治、分布存在、並發運行和驅動等。我們可以從功能結構和邏輯結構來認識CIMS體系結構。從功能層方面分析,CIMS大致可以分為六層:生產/製造系統,硬事務處理系統,技術設計系統,軟事務處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決策管理系統。

技術構成

製造技術

先進制造技術是傳統製造技術不斷吸收機械、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現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並將其綜合套用於產品設計、製造、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的製造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的生產,並取得理想技術經濟效果的製造技術的總稱。
嵌入式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嵌入式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敏捷製造

(AM-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製造是以競爭力和信譽度為基礎,選擇合作者組成虛擬公司,分工合作,為同一目標共同努力來增強整體競爭能力,對用戶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以滿足用戶的需要。

虛擬製造

(VM-Virtual Manufacturing)
虛擬製造利用信息技術、仿真技術、計算機技術對現實製造活動中的人、物、信息及製造過程進行全面的仿真,以發現製造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產品實際生產前就採取預防措施,從而達到產品一次性製造成功,來達到降低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增強產品競爭力的目的。

並行工程

(CE-Concurrent Engineering)
並行工程是集成地、並行地設計產品及其相關過程(包括製造過程和支持過程)的系統方法。它要求產品開發人員在一開始就考慮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從概念形成到產品報廢的所有因素,包括質量、成本、進度計畫和用戶要求,並行工程的發展為虛擬製造技術的誕生創造了條件,虛擬製造技術將是以並行工程為基礎的,並行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就是虛擬製造技術。
在探討現代集成製造技術未來發展趨勢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一下,當前現代製造業和製造企業的特徵,它們是推動現代製造技術發展的記憶體動力。

發展趨勢

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支持,以滿足製造業市場需求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為目的,現代集成製造技術未來將突出以下八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發展核心

未來世界,“數位化”將勢不可當。“數位化”不僅是“信息化”發展的核心,而且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核心。信息的“數位化”處理同“模擬化”處理相比,有著3個不可比擬的優點:信息精確,信息安全,信息容量大。
數位化製造就是指製造領域的數位化,它是製造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與管理科學的交叉、融和、發展與套用的結果,也是製造企業、製造系統與生產過程、生產系統不斷實現數位化的必然趨勢。
它包含了三大部分:以設計為中心的數字製造,以控制為中心的數字製造和以管理為中心的數字製造。
對製造設備而言,其控制參數均為數位化信號。對製造企業而言,各種信息(如圖形、數據、知識、技能等等)均以數字形式,通過網路,在企業內傳遞,以便根據市場信息,迅速收集資料信息,在虛擬現實、快速原型、資料庫、多媒體等多種數位化技術的支持下,對產品信息、工藝信息與資源信息進行分析、規劃與重組,實現對產品設計和產品功能的仿真,對加工過程與生產組織過程的仿真,或完成原型製造,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的快速重組與對市場的快速回響,以滿足客戶化要求。對全球製造業而言,用戶藉助網路發布信息,各類企業通過網路,根據需求,套用電子商務,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動態聯盟,迅速協同設計與製造出相應的產品。這樣,在數字製造環境下,在廣泛領域乃至跨地區、跨國界形成一個數位化組成的網,企業、車間、設備、員工、經銷商乃至有關市場均可成為網上的一個“結點”,在研究、設計、製造、銷售、服務的過程中,彼此互動,圍繞產品所賦予的數字信息,成為驅動製造業活動的最活躍的因素。

發展關鍵

所謂“精密化”,一方面是指對產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指對產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來越高。 “精”是指加工精度及其發展,精密加工,細微加工,納米加工,如此等等。

發展焦點

“極”就是極端條件,就是指在極端條件下工作的或者有極端要求的產品,從而也是指這類產品的製造技術有“極”的要求。在高溫、高壓、高濕、強磁場、強腐蝕等等條件下工作的,或有高硬度、大彈性等等要求的,或在幾何形體上極大、極小、極厚、極薄、奇形怪狀的。顯然,這些產品都是科技前沿的產品。其中之一就是“微機電系統(MEMS)”。可以說,“極”是前沿科技或前沿科技產品發展的一個焦點。

發展前提

這是所講的“自動化”就是減輕人的勞動,強化、延伸、取代人的有關勞動的技術或手段。自動化總是伴隨有關機械或工具來實現的。可以說,機械是一切技術的載體,也是自動化技術的載體。
“自動化”從自動控制、自動調節、自動補償、自動辨識等發展到自學習、自組織、自維護、自修復等更高的自動化水平;而且自動控制的內涵與水平已遠非昔比,從控制理論、控制技術、控制系統、控制元件,都有著極大的發展。製造業發展的自動化不但極大地解放了人的體力勞動,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有效地提高了腦力勞動,解放了人的部分的腦力勞動。因此,自動化將是現代集成製造技術發展的前提條件。

發展方法

“集成化”,一是技術的集成,二是管理的集成,三是技術與管理的集成;其本質是知識的集成,亦即知識表現形式的集成。如前所述,現代集成製造技術就是製造技術、信息技術、管理科學與有關科學技術的集成。“集成”就是“交叉”,就是“雜交”,就是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集成化”主要指:
(1)、現代技術的集成。機電一體化是個典型,它是高技術裝備的基礎,如微電子製造裝備,信息化、網路化產品及配套設備,儀器、儀表、醫療、生物、環保等高技術設備。
(2)、加工技術的集成、特種加工技術及其裝備是個典型,如增材製造(即快速原型)、雷射加工、高能束加工、電加工等等。
(3)、企業集成,即管理的集成,包括生產信息、功能、過程的集成;包括生產過程的集成。全壽命周期過程的集成;也包括企業內部的集成,企業外部的集成。

發展道路

網路化”是現代集成製造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製造業走向整體化、有序化,這同人類社會發展是同步的。製造技術的網路化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生產組織變革的需要,二是生產技術發展的可能。這是因為製造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多方的壓力:採購成本不斷提高,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客戶定單生產方式迅速發展,全球製造所帶來的衝擊日益加強等等;企業要避免傳統生產組織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在生產組織上實行某種深刻的變革。這種變革體現於兩方面:一方面利用網路,在產品設計、製造與生產管理等活動乃至企業整個業務流程中充分享用有關資源,即快速調集、有機整合與高效利用有關製造資源;與此同時,這必然導致製造過程與組織的分散化網路化,使企業必須集中力量在自己最有競爭力的核心業務上。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生產技術發展到可以使這種變革的需要成為可能。

智慧型化

製造技術的智慧型化是製造技術發展的前景。智慧型化製造模式的基礎是智慧型製造系統,智慧型製造系統既是智慧型和技術的集成而形成的套用環境,也是智慧型製造模式的載體。與傳統的製造相比,智慧型製造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人機一體化;2、自律能力;3、自組織與超柔性;4、學習能力與自我維護能力;5、在未來,具有更高級的類人思維的能力。
製造技術的智慧型化突出了在製造諸環節中,以一種高度柔性與集成的方式,藉助計算機模擬的人類專家的智慧型活動,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構思和決策,取代或延伸製造環境中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同時,收集、存儲、處理、完善、共享、繼承和發展人類專家的製造智慧型。儘管智慧型化製造道路還很漫長,但是必將成為未來製造業的主要生產模式之一。

綠色

“綠色”是從環境保護領域中引用來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必將走向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人與人類社會本質上也是自然世界的一個部分,部分不能脫離整體,更不能對抗與破環整體。因此,人類必須從各方面促使人與人類社會同自然界和諧一致,製造技術也不能例外。
製造業的產品從構思開始,到設計階段、製造階段、銷售階段、使用與維修階段,直到回收階段、再製造各階段,都必須充分計及環境保護。所謂環境保護是廣義的,不僅要保護自然環境,還要保護社會環境、生產環境,還要保護生產者的身心健康。在此前提與內涵下,還必須製造出價廉、物美、供貨期短、售後服務好的產品。作為“綠色”製造,產品還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是藝術品,以與用戶的生產、工作、生活環境相適應,給人以高尚的精神享受,體現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環境文明的高度交融。每發展與採用一項新技術時,應站在哲學高度,慎思“塞翁得馬,安知非禍”,即必須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計及環境文明。製造必然要走向“綠色”製造。

標準化

在製造業向全球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慧型化發展的過程中,標準化技術(STEP、EDI和P-LIB等)已顯得愈來愈重要。它是信息集成、功能集成、過程集成和企業集成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