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教程(韓利凱著圖書)

計算機網路教程(韓利凱著圖書)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計算機網路教程 
  • 作者:韓利凱 張慶剛 王倩 
  • ISBN:9787567742253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計算機網路教程
圖書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計算機網路教程
作者:
韓利凱 張慶剛 王倩
定價:
39.80
ISBN號:
9787567742253
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原理與技術,包括緒論、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路、網路層、傳輸層、套用層和網路安全內容。《計算機網路教程》定位於套用型學科專業的計算機網路教學,深入淺出,強調了基礎知識和套用的統一,在內容上,兼顧了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計算機網路”課的大綱範圍。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路在資訊時代中的作用 1
1.2 網際網路概述 3
1.2.1 網路的網路 3
1.2.2 網際網路發展的三個階段 4
1.2.3 網際網路的標準化工作 7
1.3 網際網路的組成 8
1.3.1 網際網路的邊緣部分 8
1.3.2 網際網路的核心部分 10
1.4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分類 15
1.4.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5
1.4.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5
1.5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16
1.6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0
1.6.1 網路協定 20
1.6.2 層次模型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1
1.6.3 具有五層協定的原理體系結構 23
1.6.4 實體、協定和服務 26
1.6.5 TCP/IP的體系結構 27
1.7 計算機網路在我國的發展 27
1.8 兩個重要的新興網路技術 28
1.8.1 雲計算 29
1.8.2 物聯網 30
本章的重要概念 31
習題 31
第2章 物理層 33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33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34
2.2.1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34
2.2.2 編碼與調製 35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36
2.2.4 傳輸方式 38
2.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39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40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43
2.4 信道復用技術 45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46
2.4.2 波分復用 48
2.4.3 碼分復用 48
2.5 數字傳輸系統 50
2.5.1 PCM速率體制 50
2.5.2 SONET/SDH 51
2.5.3 光網路 52
2.6 網際網路接入技術 53
2.6.1 電話網撥號接入 53
2.6.2 數字用戶線接入 53
2.6.3 光纖同軸混合網接入 56
2.6.4 光纖接入 57
2.6.5 乙太網接入 58
2.6.6 無線接入 58
本章的重要概念 59
習題 60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62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62
3.1.1 數據鏈路層所處的地位 62
3.1.2 數據鏈路和幀 63
3.1.3 封裝成幀 64
3.1.4 差錯檢測 67
3.1.5 可靠傳輸 69
3.2 點對點協定PPP 75
3.2.1 PPP的特點 76
3.2.2 PPP的組成 76
3.2.3 PPP的幀格式 77
3.2.4 PPP的工作狀態 78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79
3.3.1 媒體接入控制 79
3.3.2 區域網路 80
3.4 共享式乙太網 84
3.4.1 CSMA/CD協定 84
3.4.2 共享式乙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88
3.4.3 使用集線器的星形拓撲 89
3.4.4 乙太網的幀格式 90
3.5 網橋和乙太網交換機 92
3.5.1 在物理層擴展乙太網 92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乙太網 93
3.5.3 乙太網交換機 98
3.5.4 虛擬區域網路VLAN 99
3.6 乙太網的演進 101
3.6.1 100BASE—T乙太網 101
3.6.2 吉比特乙太網 102
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乙太網 103
3.6.4 使用乙太網進行寬頻接入 104
3.7 無線區域網路 105
3.7.1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成 105
3.7.2 802.11區域網路的物理層 109
3.7.3 802.11區域網路的MAC協定 109
3.7.4 802.11區域網路的MAC幀 113
3.7.5 其他無線計算機網路 115
本章的重要概念 116
習題 118
第4章 網路層與網路互連 121
4.1 網路層概述 121
4.1.1 分組轉發和路由選擇 121
4.1.2 網路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122
4.1.3 虛電路網路 124
4.2 網際協定IP 125
4.2.1 異構網路互連 126
4.2.2 IP位址及編址方式 128
4.2.3 IP位址與物理地址 134
4.2.4 地址解析協定ARP 136
4.2.5 IP數據報的格式 139
4.2.6 IP數據報的轉發 143
4.3 網際控制報文協定ICMP 147
4.3.1 ICMP報文的種類 147
4.3.2 ICMP的套用舉例 149
4.4 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定 151
4.4.1 有關路由選擇協定的幾個基本概念 151
4.4.2 內部網關協定RIP 153
4.4.3 內部網關協定OSPF 156
4.4.4 外部網關協定BGP 159
4.5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62
4.5.1 路由器的構成 162
4.5.2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比較 165
4.5.3 三層交換機 166
4.6 VPN與NAT 167
4.6.1 虛擬專用網VPN 167
4.6.2 網路地址轉換NAT 169
4.7 IP多播 171
4.7.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171
4.7.2 在區域網路上進行硬體多播 173
4.7.3 IP多播需要兩種協定 173
4.7.4 網際組管理協定IGMP 175
4.7.5 多播路由選擇協定 176
4.8 移動IP 179
4.8.1 移動性對網路套用的影響 179
4.8.2 移動IP的工作原理 180
4.8.3 移動IP的標準 182
4.8.4 蜂窩移動通信網中的移動性管理 182
4.9 下一代的網際協定IPv6 183
4.9.1 解決IP位址耗盡的根本措施 183
4.9.2 IPv6的基本首部 183
4.9.3 IPv6的編址 185
4.9.4 從IPv4向IPv6過渡 187
4.9.5 ICMPv6 188
4.10 多協定標籤交換MPLS 189
本章的重要概念 191
習題 194
第5章 運輸層 199
5.1 運輸層協定概述 199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199
5.1.2 網際網路的運輸層協定 201
5.1.3 運輸層的復用與分用 202
5.2 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203
5.2.1 UDP概述 203
5.2.2 UDP的首部格式 204
5.3 傳輸控制協定TCP 205
5.3.1 TCP的主要特點 205
5.3.2 TCP報文段結構 207
5.3.3 TCP的可靠傳輸 209
5.3.4 TCP的流量控制 215
5.3.5 TCP的連線管理 217
5.4 擁塞控制 220
5.4.1 擁塞的原因與危害 221
5.4.2 擁塞控制的基本方法 222
5.4.3 TCP的擁塞控制 223
本章的重要概念 227
習題 229
第6章 網路套用 232
6.1 套用層概述 232
6.1.1 網路應用程式體系結構 232
6.1.2 套用層協定 234
6.1.3 選擇運輸層協定 235
6.2 域名系統DNS 235
6.2.1 域名系統概述 236
6.2.2 網際網路的域名結構 237
6.2.3 域名伺服器 238
6.2.4 域名解析的過程 240
6.3 全球資訊網WWW 241
6.3.1 全球資訊網概述 241
6.3.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243
6.3.3 超文本傳送協定HTTP 244
6.3.4 全球資訊網的文檔 250
6.3.5 移動Web 253
6.3.6 全球資訊網搜尋引擎 254
6.3.7 部落格與微博 256
6.4 電子郵件 258
6.4.1 電子郵件系統的組成 258
6.4.2 簡單郵件傳送協定SMTP 260
6.4.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261
6.4.4 郵件讀取協定POP3和IMAP 262
6.4.5 基於全球資訊網的電子郵件 263
6.4.6 通用網際網路郵件擴展MIME 264
6.5 檔案傳送協定FTP 267
6.6 遠程終端協定TELNET 269
6.7 動態主機配置協定DHCP 270
6.8 P2P檔案共享 271
6.8.1 P2P檔案分發 272
6.8.2 在P2P對等方中搜尋對象 273
6.8.3 案例:BitTorrent 275
6.9 多媒體網路套用 276
6.9.1 實時多媒體數據傳輸中的問題 277
6.9.2 實時運輸協定RTP 279
6.9.3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280
6.9.4 流式實況音頻/視頻 282
6.9.5 實時互動音頻/視頻 283
6.10 網路套用編程接口 285
6.10.1 TCP套接字編程 286
6.10.2 一個簡單的代碼實例 287
本章的重要概念 289
習題 291
第7章 網路安全 294
7.1 網路安全概述 294
7.1.1 安全威脅 294
7.1.2 安全服務 296
7.2 機密性與密碼學 296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297
7.2.2 公鑰密碼體制 298
7.3 完整性與鑑別 299
7.3.1 報文摘要和報文鑑別碼 299
7.3.2 數字簽名 301
7.3.3 實體鑑別 302
7.4 密鑰分發與公鑰認證 303
7.4.1 對稱密鑰的分發 303
7.4.2 公鑰的簽發與認證 304
7.5 訪問控制 304
7.5.1 訪問控制的基本概念 305
7.5.2 訪問控制策略 306
7.6 網路各層的安全實例 307
7.6.1 物理層實例:信道加密機 307
7.6.2 數據鏈路層實例:802.11i 308
7.6.3 網路層實例:IPsec 310
7.6.4 運輸層實例:SSL/TLS 312
7.6.5 套用層實例:PGP 314
7.7 系統安全:防火牆與入侵檢測系統 315
7.7.1 防火牆 315
7.7.2 入侵檢測系統 317
7.8 網路攻擊及其防範 318
7.8.1 網路掃描 318
7.8.2 網路監聽 319
7.8.3 拒絕服務攻擊 320
本章的重要概念 322
習題 324
附錄A 最短路徑算法——Dijkstra算法 326
附錄B 配套實驗建議 328
附錄C 英文縮寫詞 334
附錄D 參考書目 3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