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計算機排印文獻
- 性質:排印文獻
- 屬性:計算機
- 世紀:20世紀
計算機排印文獻,第三代照排機,第四代,
計算機排印文獻
20世紀50年代中,照相排版技術開始由手選照排發展到光機式自動照排,出現了第二代照排機。它用計算機控制排字組版和字型變換,用光學和機械方法在字模板、片等上選取字元,逐字照相組版,照排速度可達每秒100個字元。後來它又配備了顯示、校對、修版等裝置,但其整體結構仍是機械式,很難提高速度;組版方式只能以整個字元為單元;而且無法與傳真和電視等新技術系統溝通。
第三代照排機
60年代中期出現了全電子式的數位化點陣式照排機,稱為第三代照排機。它把字元轉換為二進制代碼,存儲在計算機內,用掃描打點方式在陰極射線管上顯示出高質量的文字,然後照相成版,其速度比光機式高10餘倍。70年代中期又出現了第四代照排機即計算機—雷射掃描照排機。它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雷射束在感光材料上掃描打點,形成版面,速度可達每分鐘千餘行以上(西文字元),印出的文字非常清晰70年代末,用雷射直接製版的第五代照排機也已研製成功。
第四代
它在第四代機基礎上將計算機編排好的版面經雷射束在高速的預塗感光版(即PS版)上掃描成版,並自動處理成可供膠印機印刷用的印版,免除了照相、沖洗底片等工序,進一步提高了製版速度和質量。計算機照排技術取代了高溫鑄字、手工揀字拼版、高溫澆版等落後笨重的排版工藝,使印刷術從“鉛與火”的時代進入了“電子與光”的時代 (計算機排版原理見圖)。中國80 年代初研製成功的“華光”系列計算機—雷射漢字編輯排版系統屬於第四代照排機。它由計算機輸出漢字點陣,經雷射照排機在感光片上形成文字組版,再用此底片製版印刷。 80 年代末已有多家國內外新聞、出版、印刷單位採用了該系統。可與該系統聯接的第五代漢字照排機也於1989年在中國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