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於好

言歸於好

言歸於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yán guī yú hǎo,指彼此重新和好,出自 《左傳·僖公九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言歸於好
  • 出處:《左傳·僖公九年》
  • 近義詞:重修盟好
  • 反義詞:話不投機
  • 用法:動賓式
  • 解釋:指彼此重新和好
  • 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解釋,出處,成語典故,用法,成語示例,

解釋

言:句首助詞,無義;歸於: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出處

《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乃回書衛侯,書中但言:‘奉教撤兵,言歸於好。滑雖有罪,但逆弟止此一子,乞留上國,以延段祀。’”

成語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斷。齊桓公建立霸業後,為了重修諸侯之好,於公元前651年在葵丘召開結盟會議,史稱“葵丘會盟”。
參與會議的諸侯國有魯、秦、衛、鄭、許、曹等。在結盟大會上,諸侯國各抒已見,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達成了一決議:第一,不得阻塞水源;第二,不得阻撓糧食的流通;第三,要尊賢育才,選拔賢士,不得世襲官職。盟會結束時,齊桓公最後要求:“凡是參加同盟的各國,大家訂立了盟約之後,一定要遵照執行,消除過去的隔閡,重新友好相處。”後來,人們用“言歸於好”來表示重新和好。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人或組織等之間

成語示例

示例:郭沫若《再談郁達夫》:“我們幾位老朋友,儘管鬧翻過一次,結果還是~了。”
示 例 :奉教撤兵,~。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
造句:他們摒棄前嫌,言歸於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