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以行道:慶曆士大夫與北宋政治文化的轉型

言以行道:慶曆士大夫與北宋政治文化的轉型

《言以行道:慶曆士大夫與北宋政治文化的轉型》是202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言以行道:慶曆士大夫與北宋政治文化的轉型
  • 作者:王啟瑋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31742
  • 定價:298.00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宋仁宗朝(1022—1063)是兩宋思想、文學、政治各領域發生重大變革並形成自身特色的關鍵歷史階段。此期的儒學復興、詩文革新和政治變遷彼此交融互滲,均主要由慶曆士大夫這一複合型士人群體來承當和推動。本書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轉型的過程,由黨爭、改革、言事、輿論、聲望、貶謫、吏治、邊事、文武關係、代際互動諸議題入手,全景展現慶曆士大夫在長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經由體制內外的一系列言說活動展開自我辯護,在闡發本群體政治亞文化的同時為我方飽受爭議的社會行為正名,進而重建儒家理想主義的合法性,最終促成仁宗朝的理念革命與權力重組。本書力圖藉助典型個案,超越傳統上政治影響文學或文學反映政治的單向視角,一面在歷史語境中打開文本,一面從修辭維度重估士大夫文學在政治中的位置和功能,深入揭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與文學之間互動以及聯動的複雜圖景。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修辭轉換與理念革新:政治文化視閾下的范、呂黨爭
第一節 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論一觀念”的結構性對立
第二節 歧異的士風評判和當代史書寫
第三節 “黨爭”的展開:一系列基於觀念的呼應與對抗行為
第四節 從“兩截事”到一以貫通:由角色叢考察觀念衝突的緣起
第五節 仁宗朝前期精英士大夫的派別和譜系
本章附錄 仁宗朝前期士大夫言論關係表的文獻來源
第二章 寧鳴不默:慶曆士大夫的“言者”風采與仁宗朝輿論權力的興起
第一節 慶曆之際公共言論空間的盈縮軌跡
第二節 “犯顏納說”何以為忠——范仲淹上晏殊書所見士人言論觀的轉向
第三節 通向“不諱之朝”:景祜黨爭與仁宗朝政治輿論寫作的展開
第四節 被懲戒的“醉歌”:政治與詩學交錯中的“奏邸獄”
第三章 名的自覺:慶曆士大夫主導的聲望觀革命及其與文學的聯動
第一節 “近名”褒義化運動的背景及展開
第二節 北宋中期“聲望政治”的形成與解體
第三節 美勸與言道:“聲望政治”背景下的書體文新變
第四節 變異的頌聲:《慶曆聖德頌》的文本結構與輿論效應
第四章 儒者奉武:宋夏戰爭背景下慶曆士大夫的角色意識與自我表達
第一節 宋夏戰爭對仁宗朝朝野及詩壇的影響
第二節 “儒帥”的創生——范、韓“閱古堂”唱和中的角色論與文武觀
第三節 從談兵儒者到“邊幕僚佐”:作為邊塞詩人的梅堯臣
第四節 蘇舜欽邊塞詩中的武將想像與烈士嚮慕
第五章 憂樂之際:後新政時代慶曆士大夫的謫守體驗與集體言說
第一節 後新政時代的政治態勢與慶曆士大夫的外貶經歷
第二節 尹洙之死:唐宋思想變遷中的死亡及其書寫
第三節 “眾樂”:一場後新政時代的文化實踐
第四節 憂濟者的內在轉向與自我正名:《岳陽樓記》的思想世界
第六章 何以為士:慶曆士大夫中晚年的思想趨向與代際互動
第一節 思想·交遊·仕宦:慶曆士大夫後半公共生涯的三個面相
第二節 以文字報知己:慶曆士大夫的集體紀念文字及其政治文化意涵
第三節 成士之道:歐、曾互動與青年曾鞏的士夫化歷程
第四節 “今之韓愈”的負累:歐陽修晚年的角色自覺與書寫策略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王啟瑋,1990年生,浙江杭州人。2009-2018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師從張鳴教授。2018-2020年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合作導師葛曉音教授。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特聘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唐宋文學、思想及政治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各1項。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