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

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

《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冊。 上冊:國史論衡-先秦至隋唐編 下冊:兩宋至明清 以直述形式為主,即以歷代先後,自周及清末,有關治亂興衰,民族發展及斷代重要政論與歷代財政經濟;中央、地方政治興革,歷代重要戰事,軍事體制;交通,中西文化與學術之演變,旁及歷代帝王宰執興替的得失與黨爭宦禍等,其內容論析,大體上一洗坊間流水賬形式通史的缺點,而更能迎合國內讀者閱讀通史的需求. 《國史論衡》編撰方式以論史為本,除了參考坊間流行的或較難看到的通史,與有關的斷代史百數十種之外,主要是吸納了數百篇近百年來有關史事的學術的論文,因此,《國史論衡》並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義的史論.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966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愛智達人
  • 作者:鄺士元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501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編撰一本通史並不困難,要寫一本較為理想的通史則殊非易事.坊間可買到的通史,不下百數十種之多,然述史者多,論史者少,述史則僅能得其概略,對於史事的因果得失影響,懵然不論.
鄺士元先生著作的《國史論衡》(套裝共2冊)長於分析,詳於試論,自成體系,實屬中國通史著

作者簡介

鄺士元,歷任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歷史學科教授,博採群書,對我國數千年來發生的重要史實皆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對於史實發生的時代背景、原因.以及治道得失與影響的分析等,皆能全面且獨到,使讀者能一覽盡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漢族及其文化的由來
第一節 民族的定義
第二節 漢民族由來的各家說法
外來說
中國本地說
第三節 華夏名稱的起源
釋“華”
釋“夏”
第四節 我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春秋時代
漢與魏晉南北朝時代
五代及遼、金、元時代
清朝
第二章 西周的封建統治及其興衰
第一節 封建制度及其起源
封建的定義
封建制度的起源
第二節 封建宗法與西歐的比較
封建與宗法的關係
中歐封建制度的比較
第三節 周代推行二次封建的原因及經過
周行封建的原因
周室推行二次封建的經過
第四節 西周封建的內容與崩潰原因
西周封建的內容與組織
封建制度崩潰的原因
共主資格逐漸沒落
第五節 封建社會狀態及對後世的影響
封建社會的狀態
封建制度對後世的影響
第三章 春秋戰國的紛爭
第一節 春秋戰國分期與霸政的興起
時代分期與東周的式微
東周王室式微原因
第二節 霸政的意義與各國的稱霸
霸政的意義
齊桓的霸業
晉文的霸業
秦、楚的霸業
弭兵運動與吳、越爭霸
第三節 戰國的養士風氣
養士風氣的歷史背景
戰國四公子的養士
第四節 春秋戰國期間的變法
東方各國的變法
管仲相齊的改革
商鞅變法
第五節 戰國形勢與七雄爭霸
戰國初期的各國疆域
七國爭雄
第六節 春秋戰國期間各方面的轉變
政治制度的轉變
經濟的轉變
社會方面的轉變
學術思想的轉變
第四章 秦的統一及其衰亡
第一節 秦的兼併與六國滅亡
秦的兼併
秦滅六國的經過
第二節 秦統一六國的原因與意義
秦能統一六國的原因
秦統一中國的意義
第三節 秦的創建措施
政治方面的創建
制度方面的創建
軍事方面的措施
文化方面的創建
勞民傷財的措施
4 國史論衡
第四節 秦速亡原因的分析
人民感受方面
政治社會方面
第五節 秦焚書坑儒的討論
焚書的討論
坑儒的討論
第六節 東土文化西漸的討論
第五章 西漢的政教與治亂
第一節 楚漢相爭及劉勝項敗的分析
楚漢之爭
劉勝項敗的分析
第二節 漢初的政治社會情態
漢初的國際形勢
漢初內部的統治力量
漢初的社會民生
漢初的教化治道
第三節 漢初的政教學術
賈誼與漢初的政教學術
董仲舒與漢初的政教學術
第四節 漢初封建與吳楚七國之亂
漢初封建原因的分析
七國亂後漢廷的對策與影響
第五節 漢代土地政策的檢討
土地失均原因與“限田”政策的推行
兩漢課徵及輕稅原因的分析
第六節 文景治績的討論
文景致治的原因
文景功過的討論
第六章 漢代的文治武功
第一節 漢代的崇儒
漢代崇儒原因的分析
漢武帝崇儒的措施
崇儒的影響
第二節 塞外民族入侵原因與漢化的分析
塞外民族入侵的分析
塞外民族漢化的分析
第三節 漢對匈奴的討伐
匈奴對漢的禍害
漢擊匈奴的原因
漢與匈奴的爭霸經過
漢擊匈奴的影響
第四節 漢對四夷的同化
對東方的華化
對北方的華化
對西方的華化
對西南夷的華化
第五節 漢武帝與桑弘羊的經濟措施
財政改革的時代背景
財政措施的評論
政府對財政措施的立場
民間對財政措施的立場
政策的評價
第六節 昭、宣時代的政治
第七節 西漢式微與王莽變法
改革的時代背景
財政經濟的改革
失敗原因的分析
第七章 東漢的政教治亂
第一節 光武中興及其政治評價
劉秀的起家及其治績
光武帝的錯誤措施
第二節 明、章之治道及其評價
治績的表現
明、章施政的缺點
施政的影響
第三節 東漢的士風
東漢士風形成的分析
東漢士風的特質
對當代及後世的影響
第四節 漢代的內朝、外朝與外戚
內朝與外朝的關係
內朝、外朝與外戚
外戚執政的原因
第五節 東漢的宦官及其得勢原因
宦官取得權勢的分析
宦官與外戚之爭
宦官與外戚鬥爭的結果及影響
名士與宦官之爭
民亂的蔓延
第六節 東漢與西羌的擾亂
漢代後期的羌患與應付辦法
後果與影響
第七節 東漢衰亡原因的分析
第八章 魏晉時期的治亂與興衰
第二節 曹魏興亡及其未能統一中國的分析
曹操能統一北方的原因
曹操未能統一中國的原因
曹魏亡國原因的分析
第三節 赤壁之戰及其影響的分析
第四節 三國鼎立與吳、蜀滅亡原因
第五節 晉初的社會政治情態與八王之亂
晉初的社會政治情態
西晉八王之亂
第九章 東晉南朝的社會形態
第一節 東晉南朝的政治社會文化
東晉的立國背景
南朝的社會政治基礎
南北士族之爭
士庶貴賤的隔離
第二節 東晉的立國與偏安原因
第三節 淝水之戰及其影響
戰前背景
戰爭經過
晉勝秦敗的原因
淝水戰後的影響
第四節 門第社會制度的形成與背景
第五節 門第社會衰落原因的分析
南北朝士族的沒落情況
隋唐時代士族的沒落情況
宋代士族勢力的沒落情況
第六節 東晉亡國原因的分析
第十章“五胡亂華”與北朝之漢化
第一節“五胡亂華”與民族的遷徙
晉初西北民族的紛擾
“五胡亂華”原因的分析
五胡入據後對中國的影響
流人遷徙的影響
第二節 五胡對中國文化漸染與貢獻
五胡君主的漢化
北方漢人政治勢力的發展
第三節 河西文化及其影響
河西文化的形成
河西文化的影響
第四節 北魏漢化的過程與盛衰關係
魏孝文帝以前的漢化
魏孝文帝的漢化及其後果
漢化的影響與評價
第五節 胡漢矛盾與兩者勢力的消長
胡漢的待遇與地位
漢人(指世族或豪宗)的待遇與地位
胡漢矛盾原因的分析
第十一章 隋的開國及其盛治
第一節 隋統一天下在歷史上的意義
第二節 隋統一前的社會與政治
第三節 隋唐皇室血統的討論
隋代皇室的血統問題
唐代皇室的血統問題
第四節 篡周經過與得國原因
北周初年的政局
篡周的經過
篡周的原因
第五節 隋伐陳
隋滅陳的經過
隋統一江南的原因
第六節 隋代的隆盛
開皇盛世的表現
隋初致富原因的分析
第十二章 隋代建設及其衰亡
第一節 隋唐運河在國防、經濟上的意義
隋代的運河
唐代運河及其改革
隋唐運河對當代後世的影響及貢獻
第二節 隋代置倉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意義
隋代置倉的動機
文帝時代設定的四倉
煬帝時代所建造的倉窖
隋代的義倉
第三節 隋亡原因的分析
第四節 秦、隋亡國原因比較
秦、隋立國背景比較
秦、隋衰亡異同
第十三章 盛唐政治的商榷
第一節 李唐的開國
開國功業紛爭的討論
統一群雄的經過
剪滅群雄與統一中國的分析
“玄武門之變”與唐初政局
第二節 貞觀政治的得失
太宗的文治
政治得失方面的討論
軍事方面的討論
經濟政策的討論
私德方面的討論
開皇與貞觀政治事功的比較
第三節 武周時代之政治得失
武曌的出身及其奪權經過
武曌的政治措施
武曌改字對文化的影響
武曌對唐代政治的影響
第四節 開元天寶的政治得失
盛治的表現
行政缺點的討論
軍事缺點的討論
經濟政策的討論
貞觀與開元政治事功的比較
第十四章 隋唐對外的武功
第一節 隋唐對高麗用兵的得失與影響
隋用兵動機與失敗的分析
唐用兵動機與先敗後勝的分析
唐征高麗的經過
第二節 隋唐對突厥的經營
隋對突厥的政策及其成功原因的分析
唐對突厥的經營與得失
第三節 隋唐對西域的經營
隋對西域的經營
唐經營西域的得失與影響
第四節 隋通海外與對吐谷渾的征討
隋對南洋諸國的用兵
隋通海外對中國的貢獻
隋對吐谷渾的征討
第五節 唐對四夷經營的成功與影響
唐初經略異族所以成功的原因
唐天可汗與國際聲望
漢、唐文治武功的比較
第十五章 安史之亂與唐代的弊政
第一節 安史之亂及其影響
安史作亂原因的分析
安史肇亂的經過
馬嵬驛之變
安史失敗原因的分析
安史之亂的影響
第二節 藩鎮割據及其影響
藩鎮割據勢力的形成
藩鎮擁有權力的分析
鎮兵與府兵性質的比較
藩鎮割據的遠因
藩鎮為患的近因
藩鎮割據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 唐宦官擅權及其相關的弊政
唐宦官權勢形成的過程與因素
宦官掌權所產生的現象
永貞改革及其失敗的分析
甘露之變及其影響
第四節 唐代朋黨之爭與影響
唐代朋黨相爭原因的分析
唐代黨爭的經過
黨爭的後果與影響
第十六章 唐代社會經濟與外擾內患
第一節 劉晏與中唐的經濟改革
13 目 錄
劉晏以前的經濟改革及其得失
劉晏改革的內容
中唐後經濟得失及其影響
劉晏的各種改革措施與影響
第二節 唐代馬政與中唐之經濟、政治關係
唐以前馬政的沿革
馬政與中唐以後之經濟、政治關係
第三節 唐代的外患
南詔崛起及其對唐代的影響
回紇興起及其與唐代盛衰的關係
吐蕃邊患
第四節 唐代的民變與衰亡
唐末民變的時代背景
黃巢變亂的經過
黃巢失敗原因及其影響
第五節 安史之亂後國運的掙扎
政治上的掙扎
經濟上的改革
交通的發展
唐代衰亡原因總論
第十七章 北宋的立國及其政治措施
第一節 北宋立國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形態
國家興替
五代軍人之跋扈情形
五代十國的社會經濟
五代的社會風氣
第二節 宋太祖創業與開國
第三節 宋初的政爭與趙普功過
趙普對太宗攻擊的事例
太宗對趙普攻擊的事例
太宗與趙普對軍權的爭奪
太宗與趙普相爭的目的與結果
第四節 北宋初年的對外政策
國策的決定
宋初對外采守勢的原因
結果及其影響
第五節 宋初內政和經濟政策
內政方面的整頓
經濟方面的整頓
第六節 宋初政制及其改革
北宋的“強幹弱枝”措施
後果與影響
第七節 燕雲十六州的地理與宋的國防
燕雲十六州的地理形勢
燕雲十六州與宋代的國防
第八節 宋棄長安、洛陽而都汴的分析
軍事、經濟、文化方面
國策兵制與關中的殘破
漕運與交通的因素
其他方面的因素
第九節 北宋特別禮待士人的分析
北宋對士人特別禮待的原因
對士人禮待的表現
北宋特別禮待士人的影響
第十八章 北宋的變法與黨爭
第一節 慶曆變法及其失敗原因
慶曆變法的時代背景
變法的經過與內容
慶曆變法失敗的原因
慶曆變法的影響
第二節 熙寧變法的得失與影響
熙寧變法的時代背景
新法的內容
新法失敗原因的分析
新法部分成效的表現
第三節 慶曆、熙寧變法得失之比較
兩次變法的得失比較
兩次變法失敗原因比較
兩次變法產生的影響
第四節 宋代黨爭與政風
促成宋代黨爭的原因
宋代黨爭的經過
黨爭的結果與影響
兩代黨爭影響的比較
第十九章 北宋的衰亡
第一節 澶淵之盟及其影響
澶淵之盟的經過
促成澶淵之盟的原因
澶淵之盟的影響
第二節 宋代宰相蔡京當權誤國及其影響
蔡京的出身
奪權的原因
誤國事例
對宋代政治的影響
第三節 宋徽宗與北宋的亡國
宋徽宗的弊政與誤國
宋徽宗迷信道教及其影響
宋徽宗荒政的影響
第四節 靖康之難
時代背景
靖康之難原因的分析
靖康蒙塵的經過
第五節 靖康之亂與北方人口的南遷
戰爭影響民族的遷移
流民遷徙各處的情況
流民對南宋的影響
第六節 北宋積弱原因的檢討
政治上的積弊
經濟上的積弊
軍事上的積弊
制度上的積弊
第二十章 遼、金與西夏興亡經過
第一節“五胡亂華”與遼、金等犯宋之比較
第二節 遼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遼的興起
遼的建國
宋遼戰爭的經過
遼的衰亡
第三節 西夏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西夏的起源及其建國
西夏興起的分析
西夏的衰亡
第四節 金的興起及衰亡經過
金的起源及建國
金勢力的發展
金人南渡後的弊政
金衰亡的原因
第二十一章 宋與遼、金、夏的和戰及其影響
第一節 宋夏戰爭經過及影響
宋夏交惡與戰爭經過
宋與西夏戰爭的平息
第二節 促成宋金媾和的原因及其結果
宋金媾和的原因
和約內容
和議後的影響
第三節 北宋聯金與南宋聯蒙得失討論
聯金滅遼經過
聯蒙滅金經過
聯金滅遼得失的討論
聯蒙滅金得失的討論
第四節 岳飛與秦檜的冤案
高宗殺岳飛的動機
宋代官僚和儒學忠君觀念的影響
秦檜對岳飛被殺的責任
第二十二章 南宋的立國及其衰亡
第一節 宋室南渡初年的國勢
盜賊的問題
民生的情況
財經的困敝
兵力單薄
第二節 南宋的開國與偏安
南宋開國的條件
南宋能偏安江左的原因
第三節 東晉、南宋立國與偏安的比較
東晉、南宋立國的時代背景
東晉、南宋建國的經過
東晉、南宋得以偏安江南原因的比較
東晉、南宋偏安的影響
第四節 東晉、南宋意圖規復的事功的比較
東晉意圖規復的事功
南宋意圖規復的事功
第五節 南宋式微原因的分析
南宋亡國與二王搬遷的經過
政治上的積弊
經濟上的積弊
軍政上的積弊
第六節 兩宋滅亡原因的比較
地理形勢方面
政治方面
財經方面
社會民生方面
軍事方面
外交方面
第二十三章 元代的興起與立國
第一節 蒙古的興起與亡宋原因
蒙古的興起與亡宋的分析
元初的建國與用儒
漢文人對蒙元政治“中國化”的貢獻
元初用儒與影響
第二節 元代統治漢人的政策
政制方面的措施
經濟方面的措施
宗教方面的政策
軍事方面的政策
社會方面的政策
第三節 元代色目人的貢獻
色目的涵義
元代所稱的色目人的涵義
對中國經濟的貢獻
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第四節 元代的海運與國運
元代大量推行海運的原因
元代海運的路線
元代海運的貢獻
對元代衰亡的影響
第五節 元代的吏治及其速亡原因
元代吏治敗壞原因的分析
元代速亡原因的分析
第二十四章 明初的政製得失
第一節 明初開國及其政治措施
明太祖剪滅群雄取得政權的原因
明初的惠政與吏治
明初弊政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二節 明初廢宰相的原因與後果
明初設定宰相的前後經過
明初廢相原因的分析
明初廢相的影響
第三節 明初知識分子的遭遇
太祖開國對儒生的依賴
太祖到處訪儒生的經過
儒生不願襄助太祖的原因
第四節 明初削藩經過及其影響
明初的封建
“靖難之役”的經過
削藩失敗的分析
“靖難之役”的影響
第五節 明成祖的政治、經濟措施
成祖開拓北方的背景
對北方經濟、政治的整頓
成祖對北方軍事的措施
對海陸運輸的整頓
第二十五章 明代宦官專政與黨爭
第一節 明代宦官干政與閣權的消長
太祖抑制宦官權力的原因
成祖重用宦官的原因
宦官專權的事實與經過
明代宦官權勢形成的分析
內閣與宦官權力的比較
第二節 明代廠衛制與司禮監
明代的廠衛制
明代的司禮監
第三節 唐、明宦官的比較
唐、明宦禍的形成
兩代宦官為禍的經過
對唐、明兩代宦官的評論
第四節 明代黨爭及其影響
明代黨爭原因的分析
明代黨爭的經過
明代黨爭的影響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外患與影響
第一節 明代外患原因的分析
明代外患的遠因
明代外患的近因
第二節 土木堡之役及其影響
瓦剌的興起
瓦剌為患原因的分析
瓦剌入侵的經過(土木之變)
明反擊瓦剌的緊急措施
“土木之變”的影響
第三節 明代倭寇為患的因果
倭寇為患的原因
倭寇為患的經過
平定倭寇
倭寇對明室的影響
第四節 明萬曆援朝之役及其影響
明遣兵援朝的動機
明援朝之役的經過
明援朝一役的影響
第五節 葡萄牙的入侵與商業交通
歐亞交通的起源
對中西文化商業交通的影響
第六節 漢至明清長城、黃河、長江對中原文化的保全
歷代的形勢
長城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黃河在國防上的價值
長江在北騎南下時阻止了女真的擴張與拯救南宋
第二十七章 明清的社會經濟與科技
第一節 明初的對外貿易及其影響
明代的海禁政策
明代海禁政策下的貿易方式
貿易影響方面
第二節 明中葉的社會經濟與張居正的改革
改革時代背景
張居正對邊防的整飭
潘季馴治河
“一條鞭法”的推行
田賦積弊的剷除
國用的節省
對張居正的評價
第三節 清代的社會經濟與吏治得失
清初的社會現象
清初的財政經濟狀況
清初吏治的惠民
清中葉的吏治與和珅用事
第四節 明清西學輸入中國概述
西方天文學的輸入
數理及其他學術的輸入
西學不振的原因
西學輸入對我國學術的影響
第五節 近世中國文化的西傳
中國文化對歐洲的影響
中國對洛可可藝術的影響
中國思想對西歐的影響
中國文化外傳終止原因的分析
第二十八章 晚明民變與衰亡原因的分析
第一節 晚明民變的分析與影響
晚明的時代背景
晚明民變的發展
晚明民變興起的遠因
晚明民變興起的近因
李、張等致敗原因的分析
第二節 明代亡國原因的分析
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
社會方面
學術方面
外患頻繁
軍事方面
民變的影響
名將被誅
第二十九章 清代立國及其政治措施
第一節 清代的興起及其代明原因
政治軍事上的基礎
武略與軍威的優勝
反清復明勢力的剪滅
第二節 清初的統治措施
實行武力駕馭中國
清初之統治根基
統治手段剛柔並濟
高壓政策
第三節 清初對漢人及少數民族的政策
清初對漢人的統治政策
清廷對少數民族的政策
分化政策所產生的影響
第四節 清代削藩及三藩之亂
清廷削藩動機
削藩經過與三藩起兵
三藩失敗經過
三藩失敗原因的分析
第三十章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的政治措施
第一節 順治朝的政治措施
積極方面
缺點方面
第二節 康熙朝的政治措施
積極方面
缺點方面
第三節 雍正朝的政治措施
積極方面
缺點方面
第四節 乾隆朝的政治措施
積極方面
缺點方面
第三十一章 不平等條約與對外戰爭的失敗
第一節《尼布楚條約》及其影響
26 國史論衡
俄人勢力的擴張
條約的完成及其內容
條約的影響
第二節 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戰爭前國外的社會形勢
戰爭前國內的社會形勢
戰爭爆發的原因
戰爭的經過與條約的訂立
中國戰敗的原因
戰敗的影響
第三節 英法聯軍之役及其影響
戰爭爆發的遠因
戰爭爆發的近因
戰爭經過
美俄聯軍之役
戰爭失敗的影響
第四節 中日甲午戰爭
戰爭的時代背景
促成甲午戰爭的原因
戰爭的經過與《馬關條約》
戰敗後果
甲午戰爭的影響
第三十二章 自強運動失敗與革命的爆發
第一節 太平天國的興起與滅亡
革命發生原因的分析
太平天國的極權統治
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分析
太平天國革命的影響
第二節 天地會的起源與太平天國的關係
天地會的起源
天地會的組織
天地會與太平天國的關係
第三節 洋務運動的失敗與影響
促成洋務運動原因的分析
洋務運動的內容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洋務運動的影響
第四節 戊戌政變的經過及其影響
維新的時代背景
促成維新運動的原因
維新運動的內容
新政失敗的原因
新政失敗的影響
康梁的貢獻與影響
第五節 庚子拳變及其影響
時代背景
排外經過與原因
拳變經過
義和團的影響
第六節 辛亥革命成功的分析
客觀方面
主觀方面
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影響
第七節 清代衰亡原因的分析
財政困難
列強入侵
太平天國的影響
晚清的衰運
思想上的覺醒

序言

編撰一本通史並不困難,但要寫一本較為理想的通史則殊非容易,目前市面流行而可買得到的不下百數十種之多,陳陳相因,然述史者多,論史者少,述史則僅能得其概略,對於史事的因果得失影響,懵然不論.雖則在流行的通史或斷代史中,不少有“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可是說到重要處,往往“點到即止”,或於無關史事發生者,則長篇大論.且學術一如科學,時代愈後,則愈見創新與精密,目前要編撰一本合乎理想的通史,除了著重論史與分析之外,更要注意近儒學術研究的成果,個人以為“成一家之言”式的通史,已不能滿足時代需要,對於近儒的創見絕不能掠美.職此之故,《國史論衡》撰寫的主要資料,乃以近儒的研究心得為主,並參酌個人淺見,融會貫通.
就一般而論,歷史著作大略有考史、述史與論史.考史為述史而用,述史為論史而作,論史則必兼考史、述史的才學與識力方能勝任.明代有張溥及較晚的王船山等,都有論史之作,其才學識力之深,就當代而論,無出其右.但張、王之史論往往囿於時代背景與知識的限制,對於帝王正統觀念或歷代的盛衰得失,時又歸諸天數等的歷史觀,更未能系統地分析得失與興衰的所由,採用文體艱深以致不能句讀.故《國史論衡》的編撰內容體例上,考史、述史方面較為簡略,而專以論史為詳,更重於朝代興衰得失影響的分析,使讀者對我國數千年的政治文化、財經,及各種制度,能有明確的認識.
《國史論衡》的編撰,對我國數千年來發生的重要史實,儘可能個別提出分析討論,例如對於史實發生的時代背景、原因、治道得失的討論與影響的分析等,務使讀者一覽盡得.但我國數千年歷史豈能每事細論?故僅擇其較重要者而論析之.然則何者為重要?何者為次要?除較明確的史事之外,鄺士元先生對史事之輕重去取,自成體系,重新組織,編成一通史體裁,名為《國史論衡》.
《國史論衡》分為上、下兩冊,以直述形式為主,即以歷代先後,自周及清末,有關治亂興衰,民族發展及斷代重要政論與歷代財政經濟;中央、地方政治興革,歷代重要戰事,軍事體制;交通,中西文化與學術之演變,旁及歷代帝王宰執興替的得失與黨爭宦禍等,其內容論析,大體上一洗坊間流水賬形式通史的缺點,而更能迎合國內讀者閱讀通史的需求.
《國史論衡》編撰方式以論史為本,除了參考坊間流行的或較難看到的通史,與有關的斷代史百數十種之外,主要是吸納了數百篇近百年來有關史事的學術的論文,因此,《國史論衡》並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義的史論.除了在內容方面提及某著作之外,本擬於每章書後略列曾經引用或參考的重要著作,以示不敢掠美,且可作為一種參考性的資料,唯《國史論衡》草印倉促,致使每章畢後,未能空出位置列敘書名、鄺士元先生頗引為憾事,期在改版時重新補上.
《國史論衡》的編撰由於時間倉促,仍然存有很多未符理想的地方.例如文體時有雜亂,未見統一.一本通史的對象,應以廣大讀者為主,但過於口語化或文字過於艱深,同樣影響該書的流通量,故《國史論衡》的論撰,儘量採用文從字順的原則.其次,每節史論文字多少的分配亦未能普遍適當編排.關於引用原文方面,由於《國史論衡》旨在論析史事,故原文的引用儘可能削減.而原文的引用亦發覺時有錯漏,雖在校對時屢經修改,但其他的錯漏在所難免,期於改版時加以修正,祈請通人學者指正至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