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難》是一篇古文。
解難:解除災難。《明史·雲南土司傳三·寮國》:“帝以 寮國 、 交阯 皆服屬中國久,恤災解難,中國體也,令 琮 慎遣人諭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解難
- 文學體裁:古文
客難揚子曰:「凡著書者,為眾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於比耳。今吾子乃抗辭幽說,閎意眇指,獨馳聘於有亡之際,而陶冶大爐,旁薄群生,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費精神於此,而煩學者於彼。譬畫者畫於無形,弦者放於無聲。(《文選》曹子建《七啟》注引作「譬若畫者放於無形,弦者放於無聲」)殆不可乎?
揚子曰:「俞,若夫閎言崇議,幽微之塗,蓋難與覽者同也。昔人有觀象於天,視度於地,察法於人者,天麗且彌,地普而深。昔人之辭,乃玉乃金。彼豈好為艱難哉,勢不得已也。獨不見翠虬絳螭之將登乎天,必聳身於蒼梧之淵。不階浮雲,翼疾風,虛舉而上升,則不能扌戟膠葛,騰九閎,日月之經不千里,則不能燭六合,耀八弦。(《文選》劉楨《贈徐幹詩》注引「自日月之經」至此同)泰山之高不焦,則不能氵孛氵翁,雲而散蒸。是以宓犧氏之作《易》也,綿絡天地。(《北堂書鈔》十七製作引「伏羲作易綿絡天地」)經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錯其象而彖其辭,然後發天地之臧,定萬物之基典謨之篇,雅頌之聲,不溫純深潤,則不足以揚鴻烈而章緝熙。蓋胥靡為宰,寂寞為屍,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語叫叫,大道低回。是以聲之眇者,不可同於眾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於世俗之目。辭之衍者,不可齊於庸人之聽。今夫弦者,(《文選》張協《七命》注引「弦」作「糹玄」)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試為之施《鹹池》,揄《六莖》,發《簫韶》,詠《九成》,則莫有和也。是故鐘期死,伯牙絕弦破琴,而不肯號眾鼓;夔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斫。師曠之調鐘,俟知音者之在後也;孔子作《春秋》,幾君子之前睹也。(陸績《述玄》引「俟知音之在後;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將睹」。)老聃有遺言,貴知我者希,此非其操與」。(梅鼎祚《文紀》)